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这三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这些经济学思想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学,而其“政治”从根本上体现为在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摆在发展的指导原则之首,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民本情怀。这也是对过去一些地方在经济实践和经济工作以及经济理论中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倾向的一种矫正。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民本情怀,集中体现为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所在。

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从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体现了其经济学思想的民本情怀。他强调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又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不仅如此,“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体现着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从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上强调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体现了其经济思想的民本情怀。

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即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质,就是要适应转换发展模式进程所形成的新的状态。过去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物质驱动”,靠物质性要素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主要立足于消耗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投资、开办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厂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种发展模式功不可没,为我国物质财富的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支点越来越不牢固,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发展的代价越来越大。

当下中国,人的创新活力不足,进而导致在发展模式转换中促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动能也不足。这就把如何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问题凸显出来了。实现动力转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动力,是新常态下我国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时代性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已涉及到激发人的创新活力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涉及到了把人民当做主体、一切依靠人民的问题。“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创新”的发展理念,也体现着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上强调把人民当做主体、一切依靠人民,也体现其经济思想的民本情怀。

把人民根本利益当作标准或尺度,一切尊重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根本利益当作标准或尺度,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而,要把人民放在我们心目中最高的位置。具体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解决这里所讲的“老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扶贫开发”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这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是把人民根本利益当作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标准或尺度,一切经济工作和经济发展都要尊重人民,以人民为中心。

【参考文献】

①《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习近平与父亲习仲勋、妻子彭丽媛、女儿的家庭照。(新华社发)

新春佳节将至,远行的游子纷纷踏上归家团聚的旅途。在去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吟诵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他说,这首诗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结。

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深刻地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习近平如何笃行“齐家”而后“治国”,值得我们深思。

继承“习氏家风”:

勤俭持家,清清白白做人

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无法出席习家为父亲习仲勋举办的88岁寿宴,于是他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祝寿信。信中写道,他“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学父亲做人、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也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习近平深情地回忆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据习近平母亲齐心在回忆录《我与习仲勋风雨相伴的55年》中介绍,在习近平幼时,时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职务的习仲勋尽管工作繁忙,仍重视子女教育。习仲勋家里没有请保姆,“他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管孩子们一些,有时还要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对此,他视之为天伦之乐”。“也许是仲勋特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就是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近平曾经为穿他姐姐的旧鞋子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父亲就让他把花鞋染黑了穿。

父辈所传承的家风对习近平影响深远。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在《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导言中说,习近平“具有爱国主义和忠于信仰的基因”。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阿让·安德烈则在他的著作中介绍:“晚上,习仲勋经常和他的孩子们一对一地谈话,晚饭时间也是他教育孩子的机会。习近平的父亲经常引用孔夫子的话,包括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强烈影响了习近平。”

习近平夫妇为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其中寄托了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体现了这种质朴家风的传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上强调,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习近平将他从家庭中学习到的廉洁俭朴、实事求是,贯彻到他治国理政过程的每个细节之中,用来要求自己,也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在习近平走上领导岗位后,母亲齐心专门开家庭会,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他工作的领域从事经商活动。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在他主编的《习近平时代》一书中说,习近平“继承了父亲实事求是、节俭诚朴的品格,并直截了当地呈现在施政方略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他中止了春节期间国家领导人下基层的惯例——工作热情不必非得体现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假日,地方干部也可以安心与家人团聚;他简化了高层领导出行警车开道、中断交通的安保环节,并且放弃小轿车,集中乘坐面包车,而他的父亲以中央书记处书记之职去地方调研时,曾严肃制止了当地警车鸣笛开道的做法。”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对广大领导干部提出了“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要求。

“齐家”首次被列入党内规章:

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必将开创党风、政风、社风建设的崭新局面。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老百姓不仅关心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问题,还十分注意其配偶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

近年来,领导干部的亲属子女利用权力关系谋取私利、“合作腐败”的例子颇受舆论关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之子,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之子,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达球之子等,利用父亲职权或被父亲作为收受贿赂或非法经营的中间人,从而聚敛巨额财富。不仅个人触犯法律,而且影响了领导干部群体形象和威信,更会严重地损害党的声誉。

《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发表评论称,作为先锋队,党员干部在家风的道德标准上应该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应该高于普通党员干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与党风、政风是有紧密联系的,因为在群众看来,领导干部的家庭与干部个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家风的好坏反映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好坏。

对领导干部来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抓好家风,对自己的配偶子女,经常进行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齐家治国必先修身,每一个领导干部家风正,每一个共产党员家风正,党风必正,政风必正,社会风气必正。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弘扬良好的家庭品德,其实也是遵守党纪法规的表现。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局长薛庆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实际上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组成部分。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习近平总书记2日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去年全国人代会,总书记参加江西团审议,代表们向他发出邀请,这次总书记应约而至,首站就是井冈山。这是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上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圣地,现有16.8万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让广大党员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雪花飞舞,习近平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认真听取讲解。他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组成。纪念堂设有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井冈山斗争时期有4.8万革命英雄壮烈牺牲,吊唁大厅石碑上镌刻着15744名烈士的英名;为纪念3万多无名烈士,大厅内特设了一块无名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书记参观八角楼

习近平来到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这里是他向往的地方:“我们唱过《八角楼的灯光》……”从“枫石”到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从毛泽东、朱德住室到士兵委员会旧址,他认真察看,不时提问,了解情况。听说毛泽东当年住室里的桌、床、凳都是原物,他嘱咐一定要保护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看望全国道德模范和英烈后人

在八角楼革命旧址,习近平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向几位老人家致以新春祝福。习近平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希望你们继续作出贡献。

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位于茅坪乡茅坪村,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领导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当年毛泽东居住在进深左侧第四间楼上,卧室顶有一个斗八藻井,故称为“八角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书记罗霄山脉深处看望老区群众

连日的雨夹雪,使井冈山的冬季道路变得十分湿滑。习近平乘车沿着山路辗转来到黄洋界脚下的茅坪乡神山村。小村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一派喜庆气氛。总书记走进村党支部了解基层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拿起台账和村居改造的设计图认真察看,不时询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和村民一起打糍粑

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一家正在准备年货。总书记来到他家门前,拿起木槌,同村民一起打糍粑。看到左家加工竹制工艺品,养娃娃鱼,听说年后要改造房子,总书记十分高兴,希望一家人早日住上新房,生活越来越好。他叮嘱老人的孙子好好学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书记看望困难村民:“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

在贫困户张成德家,总书记进厨房、看卧室,询问生产生活情况,还察看了羊圈、娃娃鱼池、水冲厕所。张成德老伴拉着总书记的手说:“感谢您来看我们,您可是国家的当家人啊。”总书记接过话茬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向老区和全国人民拜年

村路一侧挤满了人,总书记向大家拜年,一一热情握手。他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临行前,习近平再次向村民们表示:“祝神山村村民生活幸福、老人健康、孩子好好成长,祝乡亲们猴年吉祥!”

神山村:茅坪乡神山村属于“十二五”期间省定贫困村,54户,现有贫困户13户。近年来,神山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通过推广毛竹加工、养殖黑山羊、发展娃娃鱼养殖、种植黄桃等方式,对全村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户户通水泥路,喝上自来水,用上水冲厕。(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习近平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央广网井冈山2月2日消息(记者马闯)雪花飞舞,习近平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认真听取讲解。他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2日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去年全国人代会,总书记参加江西团审议,代表们向他发出邀请,这次总书记应约而至,首站就是井冈山。这是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上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圣地,现有16.8万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习近平:让广大党员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雪花飞舞,习近平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认真听取讲解。他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组成。纪念堂设有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井冈山斗争时期有4.8万革命英雄壮烈牺牲,吊唁大厅石碑上镌刻着15744名烈士的英名;为纪念3万多无名烈士,大厅内特设了一块无名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习近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有关活动后,到琼海、三亚等地深入渔港、特色农业产业园、国际邮轮港考察调研。习近平十分关心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每到一地都要同当地干部共商生态环境保护大计。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专家点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更重要

公共产品包括涉及全体国民或大多数国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如国防、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吴必虎博士认为,生态环境中清洁的大气每个人都需要呼吸,清洁的淡水每个人都需要饮用,不受污染的土壤更是生产粮食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更重要。

吴必虎博士称,由于空气、水体、土壤质量的保持与维护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在保护它们不受污染的时候,可能会与某些小集体的经济发展产生冲突,从而发生公地悲剧现象。小集体往往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认为总体生态环境是社会的事情、国家的事情。当大家都这样以邻为壑地发展时,其最终结果就是整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冲击甚至完全破坏。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深刻认识到以人类自身公共产品为发展代价的模式存在着严重危机,发展是硬道理,但要更有道理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把握,习近平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国策调整:收紧工业用地,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调整城镇化的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崇高目标。相信在这一思想引导下,配合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会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当然,要彻底根治雾霾、水质、土壤污染等严峻问题,可能还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要为长期奋斗做好思想准备。

奋力迈向中高端 2016-02-02 12:55

原标题:奋力迈向中高端(治国理政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启示

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起伏震荡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迎战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的同时,逐步走上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持续释放的发展新路。

因势而谋:以新理念拓展新境界引领新作为

日前闭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经济依然是牵动与会者神经的热门话题。尽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9%,但全球财经界“大腕”们依然看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前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论坛上表示,相信中国政府可以控制好经济转型,从依赖投资和制造业到更加注重服务业和消费。

“中国的成绩仍是了不起的表现。”波士顿咨询集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说,当前谈论转型的经济体不在少数,但中国的改革和转型比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更具有确定性。

看好中国发展潜力与中国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是人们纷纷投出“信任票”的关键所在。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纵观历史与现实,深刻洞察经济发展大局——

环顾全球,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有利条件与风险挑战交织。

放眼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品价格下降、钢铁等行业利润下滑等问题凸显,病根在于供给结构错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的前景十分光明。

把握大势才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即使增速“下台阶”,依然坚定追求“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习近平2013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审时度势方能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的阐释层层递进,深刻揭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引领摆脱“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开启了调控理念与实践的新境界。

2015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注重创新驱动、注重公平公正、注重绿色低碳、注重对外开放的理念,向外界有效传递了发展的信心。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因势而动:创新调控释放潜力打赢转型“攻坚战”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这个昔日主要发展旅游经济的水乡,正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摇篮,“双创”热情喷涌。

在浙江全省,一批乌镇这样的聚焦于信息、环保、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特色小镇”正在崛起,成为当地创新发展的载体。

这是中国新时期经济转型大未来的一个缩影。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审时度势,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与工具,坚持市场化取向,兼顾总量和结构调控,供需两端共同发力,补短板强实体,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重大工程包到投融资体制改革,从降准降息到减税降负、降本增效,从创新创业到简政放权,从推进“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战略,到国际产能合作、推进兼并重组,加大化解过剩产能……

这些政策措施在确保增速“换挡不失势”的同时,兼顾了长远发展的目标。例如,投资主要投向了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增强了发展后劲,而消费热情被激发不仅有效扩大了内需,还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溢出效应。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温和回升。未来增长加快将有赖于高收入国家保持复苏势头、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和中国逐步转变到消费和服务主导的增长模式。

各种政策中,创新驱动是助力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的关键。“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1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增至13015.6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国;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科研人员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处置权、收益权;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投入增加、改革发力、立法保障,一系列举措有利于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还是实现创新驱动,最终都要通过释放改革能量,为经济的转型升级、稳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寓改革创新于调控之中,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国企、价格等领域改革,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为“中国号”经济列车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因势而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跃升

日前出炉的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显示,在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的同时,一系列长期以来我们孜孜以求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

——第三产业撑起GDP“半壁江山”。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增速换挡之际,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并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因素。

——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网购等新业态表现抢眼。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消费将更好地发挥对增长的基础作用,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出口整体下滑的局面下,机电产品出口额逆市增长。

——区域经济协调性继续增强。2015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均快于东部地区。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从去年数据观察,中国经济总体趋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渐形成。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需长久之功。过去长期积累的矛盾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专家提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美元关口,经济运行惯性大、区域差异突出,要做好下一步结构调整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的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可能会对眼前的增长产生一定压力。”庄健说,但通过创新与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有利于中长期中国经济向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发展转型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的任务是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至少包括形成建立在高生产率基础上的发展方式、更加平衡的经济结构关系、产业技术水平的中高端化以及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攀升到价值链的中高端位置等四方面的特征。

“中高端水平上的经济不可能轻易形成。”李伟说,这需要我们运用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谋划正确的战略和政策,并以不懈的努力落实既定部署。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当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海上钻探、同步光源、大望远镜、天河系列、高铁奔腾、高温超导、纳米科技、移动通信、北斗导航成为中国科技的代名词;当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海洋石油981”平台、高铁核电等工程技术威名远扬;当“创客”一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络热词;当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成果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创新发展铸造的中国奇迹,令全体中国人民为之振奋,为之骄傲。

治国理政这三年,中国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科技界捷报频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连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潜能,中国创新发展世界瞩目,中国人民共享创新发展的伟大成果。中国创造走向全球,名扬四海,真可谓“天下何人不识君”,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一张令地球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名片”。

日新月异的世界,逼我创新;飞速前进的历史,我要创新;发展瓶颈的现实,必须创新。创新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治国理政这三年,在最高决策层的思考与实践中,创新发展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决策者从战略的高度,高瞻远瞩,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这一理念,化为创新发展的最新方略,登高望远,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创新置于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创新发展理念在治国理政三年中日趋完善,不断探索,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认真贯彻实施与不断实践。他们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求新求实,重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上海实际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对于创新发展,上海主政者的认识具有更强的自信心与前瞻性,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韩正提出,创新引领上海未来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深刻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通过发展动力的转换,真正使创新驱动成为主动力,使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结构更优、更可持续。要以更大的胸怀,把上海建设成为天下英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上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支线大飞机模拟机、目前国内最大科学装置的上海光源、首个国产药物支架系统的上海微创、性能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佘山射望远镜、自主研发高端影像诊断产品的上海联影,这被媒体称为“上海科技创新五大亮点”的最新成果,炫酷我国科技研发创新的家族。在2015年上海的重点工作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位列第一。正是创新发展理念,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动力加油,催发源源不竭的创新活力,引领东方大都市在创新发展中扬帆远航,向着新的彼岸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国的创新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敞开胸襟取他人之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经济迅猛发展,急需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从此,综合性学术大学与应用科技大学成为德国大学体系中的两根支柱,就像一只哑铃,保证了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应用科技大学茁壮成长,成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借鉴德国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应走出象牙之塔,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拓宽制度空间。通过向德国学习职业教育经验,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新风尚,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升级提速。

“英雄不问出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高尖端人才在创新发展中起到四梁八柱的作用,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必须肯定的,也是必须持之以恒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普通劳动者群体,也储存着丰富的创新种子,有的已经在发芽,结出了甜蜜的果实。

因此,要认识到创新的深厚伟力在于民众之中,制度倾斜,政策引导,汇聚众智众力,开发创新源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启动更大的动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生动局面,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创新发展中成为新常态。

雨果说:“思想就是力量。”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与创新的思想,必须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担当。挑战日坚,创新愈强。创新发展要制度政策先导,要放手大胆尝试,要有接受试错与失败的勇气,不惧风险的创新有,才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人都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天天都是创新发展的刻度。人们期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面向未来,鼎力创新,自强不息,探索不止,在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下,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月30日和2月1日,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向广大文化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

刘云山首先来到著名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专家江流家中,关切询问江流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对他93岁高龄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付出心血表示感谢,江流就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编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等提出建议。在著名诗人贺敬之家中,刘云山赞扬贺敬之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对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扎根和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表示敬意,贺敬之建议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多出好的文艺作品。在看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时,刘云山悉心了解京剧艺术传承发展情况,表示要加大支持力度,挖掘和用好名师大家的文化成果,更好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在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家中,刘云山对靳尚谊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有机结合的创作实践给予肯定,靳尚谊就推进艺术创新、重视艺术人才基本功培养、推动文化走出去等提出建议。在看望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时,刘云山称赞他为民族声乐表演做出的成绩,并就加强音乐创作、传承民族艺术等听取意见。

文化界知名人士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表示感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赞誉,认为文化发展面临很好机遇、文化工作大有可为。刘云山指出,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化工作者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肩负起为民族塑魂铸魂的文化使命。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作品质量,聚力繁荣创作,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作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文化工作者,创造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刘奇葆陪同看望。

[视频]刘云山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 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文化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习近平眼中的好干部 2016-02-01 21:29

中国网2月1日讯据党建网微平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详细阐述了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做一个守纪律、讲规矩的“明白人”。我们选编了习近平给领导干部的一些忠告,供大家学习。

“这种聚会最好不要搞,这种饭最好不要吃”

党内绝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如何防微杜渐?要从规矩抓起,要有这个意识。有些干部聚在一起,搞个同乡会、同学会,一段时间聚一下,黄埔一期二期三期的这么论,看着好像漫无目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结交情谊,将来好相互提携、互通款曲,这就不符合规矩了。这种聚会最好不要搞,这种饭最好不要吃。有的人只要是他工作过的地方,都利用手中的权力“正正规规”地搞团团伙伙,全要搞成他自己的领地,到处插手人事安排,关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结果他们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明确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关键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出轨、越轨,许多腐败问题都与权力配置不科学、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有关。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要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合理确定权力归属,划清权力边界,厘清权力清单,明确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强化权力流程控制,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杜绝各种暗箱操作,把权力运行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要守住纪律底线。中央最近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细化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和纪律要求,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与时俱进。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两项法规,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拿起纪律这把戒尺,既要奔向高标准,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又要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越雷池一步。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0月29日)

“遇到敏感性问题没有立场、无动于衷,岂非咄咄怪事”

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态度,出了政治性事件、遇到敏感性问题没有立场、无动于衷,岂非咄咄怪事!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载于《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9页

“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

要强化程序观念,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打招呼的必须打招呼,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

——《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2013年1月22日),载于《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133页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国法都有明确规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年3月5日)

“绝不搞看人下菜、翻云覆雨那一套”

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绝不搞弄虚作假、口是心非那一套;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不成为不正当社会关系的编织者,绝不搞看人下菜、翻云覆雨那一套;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绝不搞逃避责任、明哲保身那一套;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

(据《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践行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 传播政策落实好方法

首届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首战成功 传播效果显著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遵义进行实地考察时说:“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

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种因素,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百姓生活水平较低。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在“十三五”期间提出“大扶贫”与“大数据”两大战略,“大扶贫”又是重中之重。贫困人口的现状牵动总书记的心,贵州脱贫攻坚的成果更成为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时,走入老乡家与百姓话家常,从乡亲们收入高不高到孩子们上学远不远,从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温室大棚建设到土生土长手工艺人的百年传承,关心无处不在。

2016年1月中旬,由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的网络媒体“走转改”系列采访活动以贵州为第一站拉开序幕。来自全国60多家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120余名记者编辑,带着总书记的关切,一路沿着总书记当年的考察路,看成果、传经验;一路深入贫困山区的田间地头,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与普通百姓心贴心,用镜头再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用第一手材料呈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给贵州带来的沧桑巨变。

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系列报道千余篇,视野开阔、文风多元、情感细腻、形式多样,据大数据分析显示,活动相关报道有效传播近10亿人次,覆盖数亿网友,用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全媒体报道为贵州乃至全国“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鼓足干劲,为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打响第一枪。

 

本次主题采访活动是2015年11月颁发首批网络媒体记者证后,首次开展的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媒体代表手举大旗,整装待发。(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书记惦记的贵州乡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令人感叹,催人奋进。

贫困问题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痛点,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贫困问题,他曾说“他们(困难群众)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一直是习总书记心中所系。近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了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更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略。“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来自中国发展门户网记者的报道: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身着苗族服饰的丹寨绣娘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本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她们,因为有了体面的工作,而变得更加自信。(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魏博 摄)

从当年陪同习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的村第一书记周成军,到带领村民从人均收入800元提高到人均纯收入5600元的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从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鸟笼西施”汤晓春绽放的美丽笑容,到哒啦仙谷吉玉开一家八口人的开怀大笑;从颠簸蜿蜒的乡村土路到纵横贵州全省的逆天大桥和高速公路,一路上“走转改”一行记者编辑们经历了太多的发展和攻坚,见证了太多的变化和感动。通过媒体的镜头和笔端,真实再现了乡亲们在脱贫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和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网络记者编辑们了解了中央政策落地时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和集思广益下的成功突围。通过互联网和媒体记者编辑们的报道,把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实践转化为贵州干部的苦干实干、转化为贫困乡村的改天换地,转化为脱贫群众的开怀笑脸。

 

哒啦仙谷吉玉开一家。28岁的二儿子吉成旭说起曾经的贫困:10多亩土地所出只够养活一家,养猪是为了过年吃肉,“收入、盈余”当年想都不敢想。为了生计,兄弟两人当年带着老婆孩子都在外打工,很辛苦、也很无助,老人在家更是无人照顾。现在扶持政策好,都回来了,政府帮忙办证、出资,一家人开了一个面条加工厂,每天面条产量1吨左右,销路不愁,全家年收入在7、8万。孩子上学在乡镇都能得到解决。他说“一家人在一起,能孝顺老人照顾孩子,真的很开心,感谢政府,对我们这地方的大力支持,对我们个人产业的积极扶持。”乡亲们发自肺腑的笑容无法掩饰,孩子们的生活无忧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和美好未来。(中国网信网徐可 摄)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一路走下来,除了焕发我更加深刻的职业自豪感,也更加深了我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了解,刷新了我本人对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全面认识和深刻体会。”央视记者王佳勇如是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走下去体会,俯下身感受,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温度

如何让新闻网站成为正能量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如何在舆论多元化的今天能够不断让网络正面舆论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网络媒体“走转改”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活动让刚刚获得采编权的网络媒体记者们从电脑前走出来,深入一线,用心、用情、用功去触摸、去体会,用听、用看、用交流去感受真实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让网页上的文字更具深度和温度,让传播的声音更具民意倾听和人文关怀。

 

来自新华网记者的报道:张永常是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贫困户,“以前地里种玉米,不值钱,孩子又多,刚刚够吃饱肚子。”说起过去的贫困日子,张永常满脸无奈,眼里泛着泪花。去年 7 月,当地政府推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后,让张永常感到一家人的生活充满希望,靠山吃山,勤劳致富。午后,满是欢喜的张永常穿着布满泥巴的胶皮鞋,开始忙着放牛。一头头健壮的牛,争先恐后地往山上跑,此起彼伏牛叫声响彻山谷。山路蜿蜒,寒气逼人,看到张永常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记者心里忽然涌起温暖的感动。(中国网信网 徐可 摄)

 

月霞村位于关岭县西南面的普利乡,是一个苗族村寨,村子石漠化严重,村民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贫困村。2010年以前,村里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年人均收入仅3000元左右,村民生活困难。“关岭牛”的“寄养模式”吸引着乡亲们从打工之地回到家乡,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搞生态畜牧、生态养殖,在这个从前封闭的小山村中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没有过度开发,环境保住了;通过养牛,农民也能在家乡致富了。夜幕中的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11岁,个头相差悬殊,笑容却一样腼腆。孩子说,他们在学校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记者问:“你会多少英语词汇?”孩子说:“我还不会,因为我学的不好”。道路让他们走出大山,但教育却是他们得以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扶贫政策在向教育领域倾斜,在我们经过的很多地方,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部实现免费,9 3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步推行中。“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教育本身,更适用于亟待通过教育实现脱贫的山里的孩子们。(中国网信网徐可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国西藏网记者宋家丽说:来贵州之前,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对于我来说只是个冰冷的数字。这次“走转改”活动,让我觉得7000万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信念,一个到2020年底一定能脱贫的信念;一个目标,一个“一个都不能少”地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五天的采访,记者们兵分两路深入到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贵安新区等脱贫攻坚一线,行程3000余公里。记者编辑们躬行大地、翻山越岭,切身感受了贫穷带给百姓的切肤之痛,更亲眼见证了基层政府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干劲。人民网记者杨翼在采访结束时感慨:“我所看到的贵州贫困群众的眼神都是明亮的,精神都是饱满的,思想富足积极向上。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这样有志气的贫困群众肯定可以成功脱贫!”

 

毕节市政协党组书记、七星关区委书记宫晓农向媒体记者编辑们介绍七星关区的扶贫政策,当地在精准扶贫“四看法”基础上,探索了“四看三公开,两议一公告”精准识别法。在介绍本辖区的贫困户状况、扶贫政策、扶贫攻坚成果时宫晓农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数字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由于网络媒体记者编辑们的热情极高和宫晓农书记的认真解答,在不知不觉中将采访时间延长了近一个小时。(中国网信网徐可 摄)

 

“脱贫攻坚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毕节脱贫看威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冯兴忠对于本地区的贫困情况也是信手拈来。他说:我们当中有很多人一年之中有1/3的时间走乡进村,实地调查、了解情况、督促政策落实。他说: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件必须接地气的事,地方官员不接地气不行。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从教育到医疗、从生活到养老,扶贫面广、范围大、措施多、力度强,通过因地制宜积极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带领辖区百姓脱贫致富,国家的政策让基层干部更有底气、更坚定信心,很多基层干部已经不仅把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当做工作,更成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中国网信网徐可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国经济网年巍在回顾“走转改”之行时谈到:“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是习总书记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承诺,也是对各级干部的要求。从贵州省的各级领导和基层党员干部,从企业家和村民,我真正感受到了‘好政策’如何一点一点的实现,回到熟悉的电脑前,屏幕后或许不再是虚幻的网络世界,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诉求。”

“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曾经的迤那镇是国家二类贫困乡,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853元。在贵州的很多山区,迤那镇的情况是具有代表性的。迤那镇照片墙上呈现出当年的贫困状况令人触目,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家徒四壁的贫困户和晴通雨阻的泥巴路(见上图),都随着贵州村村通公路的普及而得到了改善,技术、资金引进来,特色产品走出去,“迤那镇路子”成为脱贫攻坚的有效蓝本。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让贫困户可以用很低的价格,通过自筹资金、银行抵息贷款等方式进行购买。从低矮破旧、四面漏风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感受可谓天壤之别。(见下图)

 

(贵州画报社 傅泊霖 摄)

全媒体发力,众筹社会力量助力扶贫公益,打响“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1月12日,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在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正式提出“精准扶贫9 1”。次日,百度关键词相关搜索链接达379万条,引发网上热议。当天,他在接受《互联网改变中国》摄制组专访时,对好莱坞克里斯蒂·里比导演提出,要在2020年前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同时,用互联网的方式,号召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假如每9个网民帮助1个贫困人口,爱心传递,心手相连,我们中国一定能实现全面小康。

“精准扶贫9 1”唱响了“互联网扶贫”优美旋律,受到了网友热烈追捧,该字段一度荣登新浪微博社会板块最热话题第一名。参与此次“走转改”的记者编辑们也纷纷践行“9 1”,网上组团精准帮扶贫困对象。活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齐力发声,充分展示全媒体的众筹力量,掀起了宣传贵州、支持扶贫的良好声势,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全国网络媒体“脱贫攻坚看贵州”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贵州省有关领导同志和网络媒体代表共同举起“脱贫攻坚”接力棒,从贵州出发,向全国行进。此时此刻,网络媒体人感受到的是责任,看到的更是希望。(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700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心中的牵挂。中央网信办将继续组织网络媒体深入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借助网络平台,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基层干部群众在中央坚强领导下,鼓足干劲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画面,为脱贫攻坚鼓与呼,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媒体正能量、善动力。

脱贫攻坚,网络媒体和你携手同行。(中国网信网 徐可)

这三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2013年3月,习近平提出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2015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涉及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是寸步不让的。要旗帜鲜明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内部事务不容干涉,中华民族大团结不容破坏,西藏主权归属不容置疑,西藏发展进步不容阻碍。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网

一个“寸步不让”,一个“旗帜鲜明”,再次亮明了中央对达赖集团和国际社会的原则立场,也彻底断了一些人借“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的念想。在习近平治下,西方人“懂事了”,纷纷转变对十四世达赖的观点和对中国的态度。

  对达赖避而不见一事上,英法德三国领导人达成一致。资料图来源:华夏图片网

十四世达赖成“烫手山芋”,西方政要避而不见

曾几何时,西方把十四世达赖作为制约中国的一张牌,又是授予什么诺贝尔和平奖、国会金奖,又是安排国家政要会见达赖,甚至还有外国领导人公开放言:作为独立国家,见什么人不见什么人,不用看中国的脸色。

古人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世界上的事变化很快,有的根本就用不了三十年。你看这三年,越来越多的外国政要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不容侵犯的,见达赖得不偿失的。十四世达赖这个昔日的座上宾,一下子成了“烫手的山芋”。

据公开报道,早年不顾中国反对,会见达赖的法国总统、德国总理和英国及丹麦首相等,2015年统统对达赖“Say no!”就连“亲密好友”梵蒂冈教皇方济各,也找了个理由避见达赖。

陈年往事被挖出,西方舆论不再一边倒

还曾记得,前些年在西方只要一提起西藏,西方人对中国政府除了指责,还是指责。谁要在公开场合替中国讲几句真话,必遭唾骂。2011年,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瓦维斯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达赖并非如此“禅”》。该书出版后,他却在国内遭到排挤。《当代价值》杂志刊登的书评这样说道:“维瓦斯破坏的是法国、西方媒体与政界舆论里一个不可触动的偶像。”

像变戏法似的,到了2014年,情况却来了个大反转。2014年10月和2015年3月,卢森堡学者阿尔贝特·艾廷格先后顺利地出版了两本书,揭露旧西藏的落后、十四世达赖的真实面目以及“藏独”势力的所作所为,点破了西方有关西藏的种种谎言。在他的书中,达赖是“永恒的阴谋家、机会主义者、伪君子和骗子”。

无独有偶。美国一家出版社还出版了达赖亲哥嘉乐顿珠的回忆录,书中称与美国中情局合作“是我一生都懊悔的事情”。《纽约时报》也对达赖亲弟弟丹增曲杰进行专访,报道了丹增曲杰公开反对达赖倡导的“中间道路”的观点。2015年12月,也是这家报纸,发表了连载文章,以罕见的清醒剖析了暮年的达赖——西方政界的“政治负担”、“肉体和精神的流亡”、“两个身份”、“失败的政治谈判者”。

更为热闹的是,西方媒体还爆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猛料,翻出了十四世达赖年轻时,曾与一女子在欧洲的一个小湖上幽会的陈年往事。

马克西姆·维瓦斯的《达赖并非如此“禅”》是西方第一本系统揭露达赖真实面目著作。来源:观察者网

到西藏来“学习”,国际话语权大挪移

过去,一些外国政要来华包括去西藏访问,不向中方提几句“西藏问题”,回去是没法交差的。如果要说西藏的好话,那就有可能等着下台吧。

这三年,情况似乎在改变。2014年8月,英国一内阁成员参加“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公开赞扬中国在西藏取得的“杰出成就”。BBC评论认为,这似乎说明,随着中国同西方国家交往加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波及关于“西藏问题”的海外话语权。

2015年底,美国议长佩洛西率团访华,还去了西藏。她在与西藏负责人的会见中,不但肯定了西藏的发展,还说是来西藏“学习”的。你看这位长期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议长,变得谦虚起来了。

  佩洛西曾与达赖关系不一般。来源:新华网

(中国西藏网 文/夏炎)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论述,本网摘登书中内容,敬请关注。

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6-27页

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制度化、经常化,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31日)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明纪律,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我们把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为重要任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在查办违纪案件中重点审查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问题,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不要语焉不详、闪烁其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白在党内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跟组织玩小聪明,权欲膨胀、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往上爬,为了自己什么事都敢干,总有一天是会自己毁了自己的。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纲纪不彰,党将不党,国将不国。要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中进一步重申,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搞“独立王国”、自行其是,任何人都不得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胡作非为,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徇私枉法,任何人都不得把司法权力作为私器牟取私利、满足私欲。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今年是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是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一步。如何开好局并取得最后胜利?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我们提出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就是着眼于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如何画这个最大的同心圆?习近平指出:“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俞正声、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一、凝聚共识

共识是谋事的前提,团结的基础。没有共识,画不出那个最大的同心圆,中国梦也无法圆。幸好,我们有统一战线,这一独创法宝。凝聚共识是统一战线建立之基,也是贯穿始终的任务。当前,统一战线就是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凝聚全民族的共同意志,构建中华民族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一是凝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人民经过千辛万苦、历经磨难后作出的选择,是被历史和事实证明了的正确选择,我们要世代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就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与时俱进,保持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以思想灵魂、前进方向、发展动力。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各党派和各族人民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拓展了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统一战线的定义中,《条例》指出,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

三是凝聚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指出:“政党协商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更加需要形成共识,通过政党协商,广泛凝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11日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统一战线有自己的优势,应该也完全能够为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征途上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全民族都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共识。习近平指出:“2016年,‘十三五’时期正式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正式拉开。今后5年,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部署、来落实、来推进。我国发展航船要抵达全面小康社会的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为这艘巨轮掌好舵,也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一起划好桨。”

凝聚起13多亿人的共识,就能筑起世界上最美丽、最坚固、最长久的发展道路,直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殿堂。


图为: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二、凝聚智慧

“乘众智者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光有共识还不够,还必须有智慧,用亿万人民神奇的智慧去点亮那富强的“神灯”。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能光靠我们党“千里走单骑”,必须汇聚各方智慧,共谋发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决定性阶段,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多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科学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尤为重要。习近平指出:“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可以说是一个大智库。希望同志们着眼‘十三五’时期发展,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推动创新创造的关键问题,为中共中央决策和施政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用实劲、做实事、求实效,特别是要在补短板上聚焦发力,把统一战线各界智力凝聚起来、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一是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凝聚智慧。人民政协作为社会发展人才库、国家决策智囊团、统一战线粘合剂,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聚焦改革与发展履行职能建言献策。越是在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越需要发挥人民政协联系群众广泛、各方人才荟萃的优势,越需要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参政议政,在协商民主的舞台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有效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质量,最大限度集中民智,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以更加主动、更富创造性的协商民主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形成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协商氛围,以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鼓励不同意见交流和讨论,容得下不同意见,听得进逆耳之言,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二是推进政党协商,凝聚智慧。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完善政党协商制度,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政党协商能力和水平。”

三是延揽党外人才,凝聚智慧。统一战线具有显著的人才智力优势,是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智囊团”、“人才库”。统一战线内拥有大量专家学者和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延揽党外人才、汇集党外智慧的最大党外智库。通过统一战线,可以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充分发挥其各自专长,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帮助我们党优化决策。习近平指出:“统一战线人才集聚、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成员中有很多法律方面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有的直接从事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在法治建设环节大有可为。”通过统一战线,可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成员的意见想法,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使我们党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起到借鉴参考、帮助提醒等作用。要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要组织政协委员、统战成员通过多种形式,针对重大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深入研究论证,多提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选择事关改革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邀请党派团体和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协商议政,为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图为: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俞正声、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三、凝聚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众智才能成伟业,聚合力方可谱新篇。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主要体现在,把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消极因素转化过来,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力量。习近平指出:“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作用,各方面成员要共同使劲。”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革命战争年代,通过统一战线,更多的党派和爱国人士了解和支持我们党的政策主张,跟我们党走到一起,共产党最终带领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有效协调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五大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当前,我们正处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共同献计出力,参与创新创造;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一战线凝聚改革共识,引导各方面成员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统一战线积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确保“五大关系”和谐;促进祖国统一,需要统一战线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形成反“独”促统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成为法宝的根本保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体现为党委领导而不是部门领导,是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领导。习近平指出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统战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统一战线之所以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根本原因在于它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与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始终息息相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出:“如果我们不善于依靠人民群众,不善于同党外的人员合作,那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必须广泛团结方方面面人士,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所谓“大”,就是团结的面宜宽不宜窄,团结的人宜多不宜少,团结的程度宜深不宜浅。统一战线既要巩固基本力量,又要团结新生力量,把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纳入工作视野,加强联系沟通,引导他们发挥正能量。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这是统战工作的方针。只有不断增进一致性,才能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只有尊重、包容和引导好多样性,才能激发出统一战线的活力。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涓流汇海,聚沙成塔。统一战线是党凝心聚智、汇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伟大法宝。此宝在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下,在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助推下,民族复兴的巨轮,正在劈波斩浪,画出那个最大的同心圆。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准确把握和抓好我国发展战略重点扎实把“十三五”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做到胸中有数、落实有策、行动有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拼搏意志、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把“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春贤、韩正就这个问题作了重点发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五大支柱性政策、补短板防风险来把握发展战略重点。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国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

习近平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习近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抓住能够带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习近平指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组合,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政策。贯彻落实这五大政策,都要注意突出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习近平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脱贫开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突出短板,要举全国之力抓好,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工作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牵扯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抓紧工作,确保我国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监测防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