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这三年”

新安百姓讲堂成为读者汲取精神食粮的课堂

  新安百姓讲堂成为读者汲取精神食粮的课堂

央视网讯(记者孔华)每周六下午,家住合肥市政务区的范洪华老人都会乘坐129路公交车,赶到安徽省图书馆主楼四楼听一场讲座。2006年3月,安徽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堂开讲。

10年时间,570多期,超10万听众,新安百姓讲堂成为一个市民的文化殿堂,一座图书馆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包容的舞台 既为百姓办也让百姓讲

杨民生老师讲汉字

  杨民生老师讲汉字

2013年11月5日,作为安徽图书馆百年馆庆的压轴大戏,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来到新安百家讲堂。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年过八旬的王蒙以《中国文化的几个特点》为题,与300多位听众分享了他对文化的看法及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碰撞。

央视《百家讲台》嘉宾阎崇年、鲍鹏山、郦波、钱斌均来过新安百姓讲堂,为普通百姓讲演、回答普通百姓问答。

“这些‘大家’来新安百姓讲堂几乎是公益性出场。他们来安徽,一是对安徽的历史文化有浓浓的兴趣;二是他们对图书馆都有深厚的情感,所以他们愿意为读者奉献研究的精华。”安徽省图书馆读者活动部主任朱海峰说。

新安百姓讲堂是一个包容的舞台,除了知名的“大家”,普通百姓精彩的人生故事同样可以在这里得到展示。

盛海琳,今年66岁,2009年她的女儿和女婿不幸因煤气中毒身亡。盛海琳强忍悲痛、吃尽苦头,冒着生命危险在60岁那年通过试管婴儿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2015母亲节这天, 盛海琳站上了新安百家讲堂,讲述一个高龄妈妈的心路历程。

杨民生,一位退休中学语文老师,主动找到安徽省图书馆,多次登台讲述中国汉字魅力……

既为百姓办,也让百姓讲,新安百姓讲堂的专家库,既有大家也有普通百姓。

10多年来,新安百姓讲堂一直秉承公益性、服务型、人文性和广泛性。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之“服务奖”。

线上+线下 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功能

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5月,长江经济带上的湘鄂赣皖四个省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都会推荐一个专家或学者,围绕同一话题,联袂在四个省轮流讲座。

2013年的主题是文化名人,四家省级公共图书馆推荐的主讲人分别讲了曹操、王安石、屈原、曾国藩;2014年的主题是名山大川,四位讲座者联袂在四地图书馆讲述了九华山、庐山、武当山、衡山;2015年的主题是上善若水,四省派出专家讲巢湖、鄱阳湖、洪湖、洞庭湖;今年的主题是梨园雅韵(戏曲文化解读)……

类似模式,多个省及地市抱团或者共享资源的图书馆联盟正在发酵,惠及更多读者。

朱海峰介绍,图书馆联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讲座资源同时上传到各图书馆联盟网站,很多读者在家就能看到、听到讲座。

10年来,安徽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坛积累了200多名讲座老师资源库,全部向其他联盟图书馆推荐。目前安徽省建立了全省公共馆阅读推广联盟,省、市、县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讲座服务。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告诉央视网记者:“公共图书馆讲座搭建了知识普及的教室,架起优秀文化传播的通道,丰富了图书馆服务内容,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图书馆吸引读者、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开展阅读推广的有效形式。”

央视网讯(记着 高宇婷)4月11日,“绿色交通 清新福建”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在厦门市拉开帷幕。央视网记者采访发现,厦门市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新能源”已成为当地政府、公交公司、客车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据了解,厦门市机动车保有量在2015年8月时已经接近130万辆,其中有汽车90万辆,年均增长20%以上,而近些年该市的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仅有3.11%,城区主干道交通流量基本呈饱和状态。

一方面是城市交通拥堵,另一方面是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此时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使用以及公共交通的建设对于厦门而言,显得极为迫切。

以厦门公交集团为例,集团现有公交车4600余辆,其中三分之一的公交车是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为了鼓励市民搭乘公交车绿色出行,厦门公交从2006年至2011年实行了5次票价改革。“学生卡打5折,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搭乘公交,票价1元刷卡8折,最高不超过2元。”公交公司副总高雁说。

自从掌上公交APP上线后,厦门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更加方便。厦门金旅公司常务副总彭东庆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家小孩要去打球,我说我开车送你吧,小孩说不用,手机上看公交车还有两站就到了,要做公交车过去。”彭庆东说,“果然,也就是两站路的时间,公交车就来了。”

厦门金旅公司是国内一流客车生产企业,从这家企业的销售记录或许可以窥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这家公司从2002年起便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2008年至2015年底,新能源纯电车辆共销售4116台,分布在全国的43个市,其中纯电公交车辆1320台,遍布全国22个市的公交公司。新能源混动公交车辆5063台,遍布全国63个市。

厦门市交通局局长阮跃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实现厦门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率达到60%以上,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十三五”时期,厦门还将进一步强化绿色交通发展,推进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建设,使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40%。

人民网合肥4月15日电(张磊 韩畅)“十里炉火旺、万人铸造忙。”曾经的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铸造业盛极一时。但河是黑的,路是黑的,天也是黑的,让来考察的客商掉头就走。痛定思痛,污染超标的小厂被叫停,合并、整改、升级,一批新厂脱胎换骨。“华东铸造之乡”含山抽去“傻大黑粗”的底色,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含山的转型,正是安徽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的生动样本。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发展理念”成为最强音,指向中国发展的下一个关键五年。这五年,如何抓住转型机遇,实现弯道超越,对于安徽这个农业大省、资源大省来说至关重要。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当前,安徽正以坚定的步伐和壮士断腕的气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调转促”攻坚战,锻造经济升级版。

  淮南市江淮云产业平台

“给力”决策助推逆势上扬

“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新常态下,曾领跑安徽经济的淮南、淮北、铜陵等资源型城市均出现发展乏力,特别是淮南,2014年几项重要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铜陵也遭遇同样的困境,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达到10.1%,2013年增速仅为0.9%,2014年增速也仅仅为1.5%。

吃资源老本的传统行业日渐式微,依靠低成本要素和投资拉动难以为继。怎么办?“调转促”!对于省情,安徽人认识清醒。2015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吹响转型发展“集结号”。

王学军在会上指出,“调转促”是顺应发展大势、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迫切要求,是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更是安徽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根本之举。

大会提出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确立产业结构优化等四大发展目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推进强化项目带动等五大保障措施,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科学、笃定的决策下,安徽各地“调转促”开展得如火如荼。

因钢立市、以钢兴市的马鞍山,二产比重曾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现正围绕产业链延伸、发挥港口经济优势、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完成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老工业城市蚌埠,过去传统工业多,对环境、土地、人力资源占有度高,如今正全力打造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开辟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天地。

多个资源型城市逐渐走出困境。2015年,淮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6亿元,增幅“由负转正”,增长2.8%;财政收入131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增长3.5%。

这组数字让安徽省委副书记李国英很是触动。在今年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淮南代表团会议上,李国英提到去年上半年到淮南调研时,一度认为淮南2015年负增长无疑,“年底的结果,超出省委省政府的预期,太不容易!”


  蚌埠玻璃设计院新装备

因地制宜做好“差异化”文章

调转促关键是结构调整。怎么调?逐新弃旧彻底转型还是深耕细作盘活存量?安徽各地因地制宜,给出了和而不同的答案。

结合人力资源众多、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淮北市决心在非煤产业上做文章,把产业转型瞄向了食品工业。安徽曦强乳业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焕发勃勃生机。去年,淮北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70.8%,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对财税贡献首次超过煤炭行业。

“去产能、调结构是淮南的必然选择。用‘做减法’的‘刀子’去破解长期积累的问题,难免会产生‘难与痛’。要通过添增量,培养优质接续产业,化解去产能之‘痛’。”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淮南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几乎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都和“煤”骨肉相连。结构调整中,淮南采取煤与非煤“双轮”驱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转型新路子——新型能源基地建设水平逐步提升,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主导地位逐渐凸显,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光电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速成长。

今年4月,含山县采茶节期间,含眉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自章忙得不亦乐乎。从事茶叶种植20年来,徐自章的生意一直不愠不火,在含山“文旅兴县”背景下,他从“互联网 旅游”中找到了出路。

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含山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限制开发不是不让发展,相反,含山县完全可以错位发展,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协调上谋思路,在绿色上求突破,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到无限大。

采茶节期间,含山茶文化园吸引了来自南京、合肥等地的2万多名游客,带动销售40余万元。经过采茶节的辐射带动,含眉茶业去年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销售足足上涨了20%。


“高大上”项目带动产业集聚

“用重点工程带动整体推进,用保障措施突破瓶颈制约,奋力做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大文章。”在“调转促”动员大会上,王学军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高、潜力大、带动性强,是实现安徽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途径。

“面对持续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4%,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有一大批像海尔、美的等竞争力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伟说。

  合肥中车生产车间

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新兴领域,一大批“高精尖”项目在合肥陆续集中开工:2015年10月,合肥经开区25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75亿元;11月,合肥蜀山区41个重点项目迎来集中开工,总投资182亿元;今年2月,合肥新站区21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9.8亿元;4月,合肥高新区2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3亿元。

以“自主创新”为城市特色的芜湖,同样在“聚焦突破”上做文章,通过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资源向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集聚,围绕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组织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2015年,奇瑞汽车建立了新的研发体系和品牌体系,艾瑞泽7、瑞虎5等新产品陆续上市,集聚了400多家零部件企业。芜湖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2.2%。

“‘十二五’时期,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了2.8倍,未来5年要形成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省长李锦斌说,“十三五”安徽将继续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立足供给侧改革抓产业化创新,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说,过去一年安徽14个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9.1%,税收增长37%,创新平台也有了大幅度增加。“只要我们用五大发展理念来统筹‘调转促’的主要工作,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一定会实现安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芜湖埃夫特机器人

“双创”增添发展新活力

“牢牢攥住开启新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尤其要让驱动发展的第一引擎释放更大能量。”李锦斌说,“抓创新聚焦点在供给侧,着重点是创新链,要以高效率的创新链撑起高效率的供给体系。”

作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首席技术主管,黄萍对“金钥匙”的理解尤为深刻,她所在的生产线上,铜矿石经筛选提炼,剩下的“废渣”进一步精炼,选出其中的贵金属,实现“物尽其用”。“过去粗放、扩张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上来。大家都琢磨着如何依靠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以创新作为撬动转型发展的引擎,铜陵尝到了甜头。去年,以铜陵有色为引领的铜基新材料产业成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之一。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0%提高到32.9%。

“只有不断创新、提升科技水平才有出路。”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咏鸽是“调转促”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公司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投资1亿多元优化工艺流程和生产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目前,他们生产的电子元器件新材料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三星、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开展,催生了一批新业态,为社会注入创新活力。

在外乡打工多年的张松峰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安徽省界首市创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单独或合伙成立了4家金属回收公司,带动了300多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去年完成销售额8000万元,税收就上缴了200多万元。

作为全国典型的农民工输出大市,近年来,阜阳涌起一股农民工回乡创业潮,完善扶持政策鼓舞下,成千上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涌现出了无数个“张松峰”。阜阳市委书记于勇表示,农民工返乡当“创客”,在阜阳已经成为新趋势。

凝聚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江淮大地上,“调转促”成为热得发烫的词汇,战鼓隆隆。“十三五”开局之年,安徽转型发展的脚步更加笃定有力。“将开展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扶持30个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团队。全力推进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实施813个重大项目,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完成投资6000亿元。”李锦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自述者:李朝正,淳安县姜家镇双溪村人,蔬果超市老板。

我做了快40年的农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老板。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我的老家在淳安县姜家镇双溪村,离县城近40公里。我平时就在家打打零工、卖卖蔬菜。

一天,我们村的党总支书记汪红球和村委会副主任汪红勇找上我,让我开一家蔬菜超市,说是村里要趁着县里发展绿道经济的东风,开发旅游业,让城里人来村里买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千岛湖的名气大,很多人去那里旅游,双溪村有山有水风光好,却没什么人来。虽然这几年,县里环湖建了绿道,很多骑行爱好者来这里骑车,但是绿道离村里还有10公里,距离太远,我们很难赚钱。所以当时我摇摇头说,不行。

汪书记那天没有多说什么,但之后每隔几天就会来我家里坐坐,顺便讲讲村里未来的发展思路。听着听着,我感觉村里的旅游业有可能搞得起来。“开个超市要多少钱?”我试探着问了一句。汪书记说:“不多,7万元就可以。你不用担心钱,我们会帮你去贷款。”

“贷款利息太高了,不行不行。”我马上回绝了,还没赚到钱,就要付利息,万一赚的还没利息多呢?

过了几天,汪书记和汪副主任分别拿了3万元和2万元的钱给我,说免费借给我开超市,还将店铺租金降到了每年3000元。我拿着钱,心里一股暖流涌上,“行!我一定要把这个超市开起来。”

我永远都记得签合同那天的心情。7万元的投入不是个小数目,我上有老,下有小,万一亏了,这些血汗钱就打水漂了啊!我在村委会门口进出了3次,最后鼓起勇气走进汪书记办公室。我说起自己的担忧,汪书记给我倒上水、点上烟,耐心地替我分析了一个多小时。签完合同,我才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汗。“你放心,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们。”汪书记拍拍我的肩膀说。

之后真的没少麻烦他们。跑杭州、义乌看了好几家货架的价钱,都要五六千元,我迟迟不敢下手。村干部听说了,马上帮我在网上下单,才花了2500元。我不知道该怎么装饰超市,村干部又从网上淘来塑料绿藤、画有大拇指的宣传版,帮着一起布置……

终于等到要开业了!收拾货架、摆放蔬菜,我们夫妻俩忙忙碌碌,一直到凌晨4时。全部整理完毕,我们坐在门口休息,老婆问我,万一等会儿开门,没有生意怎么办。我笑着说,不会的——其实啊,我心里也没底,只能一支接一支抽烟。

早上7时,开门鞭炮响起,一个,两个,三个……来超市买菜的村民、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手忙脚乱,连饭都顾不上吃,心里却乐开了花。一天很快过去了,晚上,我们算了算账,当天竟然有8000元营业额!

过了几天,汪书记和汪副主任又来找我商量,说能不能让村里的农户把菜放在超市卖。我马上就答应了,村民家里菜种多了,要么扔掉,要么喂猪,造成浪费,放在我这里,他们可以赚钱,也解决了我进货的烦恼。现在,已经有50多个农户成为我的“供应商”了呢。

眼看着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我再也不担心收不回成本了,每天睡着都能笑出声来。我还想继续扩大超市的规模,让更多的城里人吃上我们的绿色蔬菜。

【一年成绩单】

打造绿道经济金名片

近年来,淳安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但由于结构不平衡,绝大部分游客仍然集中在中心湖区和城区。2015年初,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将绿道经济进行到底,推动千岛湖旅游从湖区观光游向全域式旅游转型。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品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推进服务点(驿站)、乡村旅游景点、休闲农业园、乡村精品酒店、民宿民居、运载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带动沿线10个乡镇130个村10余万人致富增收,使千岛湖绿道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努力打造成淳安的又一张“金名片”。

2015年,淳安乡村旅游接待4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4%和26.97%,其中骑行游客75万人,同比增长134%,带动经济总收入超3.2亿元。在旅游业的强劲带动下,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批观光休闲农林项目投入使用,多条水果精品带推进建设,带动10余万农户就业致富。2015年,绿道沿线共引进驿站、综合营地、休闲园区、精品酒店、民宿民居等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14.38亿元;新增运动产品装备制造企业8家、工业旅游项目10个;新增农家乐110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带动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

【县委书记如是说】

秀水富民更幸福

淳安县委书记朱党其:护一湖秀水、富一方百姓,是淳安最大的政治担当。要处理好“秀水”与“富民”之间的关系,水秀了、人富了,这才是我们的目标。“秀水富民”的方向就是要让环境更好更美,让老百姓更富裕更幸福。

我们要让秀美山川变成造福百姓的“摇钱树”。今后淳安将继续以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手工业加工基地、生态农产品基地“五个基地”建设为抓手,因村制宜推动美与富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推动农村由“最美”向“最富”转变,由“美丽乡村”建设向“富丽乡村”建设转型升级。

浙江在线04月15日讯今年1月,海宁市袁花镇原镇东村小学操场上,一幢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违建厂房历经曲折,终于被拆除。一拆到底的决心,应拆尽拆的魄力,让海宁跻身2015年度全省14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同时评选出的还有杭州市富阳区等12个2015年度“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

经过3年攻坚,我省“三改一拆”正向纵深推进。面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针对一些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三改一拆”工作迎来“找短板、补短板”的新任务。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为进一步全面防控和治理违法建筑,扎实有效地推进长效管理,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省范围内的“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创建“无违建县(市、区)”不是一蹴而就,要分三步走:从“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到“基本无违建县(市、区)”,最后才能摘得“无违建县(市、区)”桂冠。

三步走,步步见功夫。“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走在前列的地方已经探索出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一步步向“无违建县(市、区)”迈进。

问题导向创新方法

“洞天福地、从此开头”,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诠释百岛洞头。

作为宜人的“海上桃源”,温州市洞头区拥有大小岛屿302个,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将洞头建成温州海上花园”的战略构想,多年来一直是洞头绘制转型发展蓝图的基石。

在海岛上,早期渔民违建众多,不少还是拆违的“硬骨头”。在全面拆违推进过程中,洞头曾拆除“违建王”13个,有效发挥了警示作用。

铁腕拆违,还要配合柔性服务。在大刀阔斧拆违的同时,为了解决拆违后渔民的实际困难,洞头区政府出资对渔具房进行了统一规范安置,妥善处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违建。

拆除渔民违建后,洞头形成了两种特色安置方法:一种是将渔具房作为渔业基础设施,由街道(乡镇)统一设计建设,区乡两级财政按7∶3比例补助,建成渔具房安置点27个,供渔民低价租用;另一种是利用集装箱结构牢、可移动、可回收的特点,适当改造后作为渔具房使用,建成集装箱结构渔具房227个,统一规范安置面积超5000平方米。

分类处置,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力求拆惠民生。

我省各地违法建筑的主要类型、成因和矛盾聚焦等不尽相同,许多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绍兴市柯桥区出台涉违房产“四不予”政策,对涉违建筑的商住用房不予登记、不予抵押、不予行政许可、不予提供服务,极大压缩了违法建筑的利益空间。泰顺县作为山区县,通过推行农房集聚,形成了“山上生产、山下生活”的模式,解决了农民建房散乱无序的问题,有效整合了土地资源,为当地发展腾出了空间……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低小散”企业违建较多,当地通过制订政策分类处置,关停淘汰一批、整改补办一批,清理了历史遗留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拆用结合惠民利民

什么样的地方够得上“无违建县(市、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拆后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结合地区实际,各地推进低效土地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生态建设等工程,在优化城乡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惠民工程上下功夫。

一些生态环境优越的县(市、区),着眼于保护青山绿水,走绿色发展之路,拆除了大量违建畜牧养殖点,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重点助推当地旅游业发展。

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通过拆违,淘汰了一大批“低小散”企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并将拆后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引进重大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桐庐县在全县183个行政村落实一名规划员、国土员,编制违法建筑拆后利用土地规划实施方案,落实“一村一规划,一点一方案”,明确每一个地块用途、控制指标。所有地块实现即拆即清,建筑垃圾确保在30日内清理完毕;符合条件复垦的坚决予以复垦。

两年来,桐庐共复垦拆后土地60.36万平方米;计划远期利用的则严格落实绿化。以“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活动为重点,建立路(段)长制,完成各类问题点位整治826处,荣获首批全省美丽公路建设示范县。

还有的地方同步跟进老小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将拆后土地改建成公共停车场、滨水公园、景观绿化等公共设施或休闲场所,有效实现“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保稳定、惠民生”目标。

翻开宁波市海曙区拆后土地利用规划表,看到的是一幅新画卷:西门街道拆除海曙公园内一棋牌室违建,增加了近1000平方米市民休闲设施场所;望春街道黄家河边违建拆除后,再造了一片5500平方米的绿地公园……

在拆违中,海曙区还拆出了一个准“5A级景区”。修葺一新的宁波“天一阁·月湖”景区近期重新亮相,沿街一路粉墙黛瓦,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上千平方米的违建。

拆违拆出百姓的获得感,是这些地方拆后治理成绩单上的亮点。我省不少地方以拆违为机遇,让一个个城乡老商圈、老业态脱胎换骨。

强化防控巩固成果

“无违建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且复评标准高于首次评定标准。

我省正是以“无违建县(市、区)”创建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违法建筑防控长效机制。不少地方建立了集违法建筑快速处理、信息互通、部门协作等功能为一体的防违控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结合三级网格化巡查制度,有效提高了对违建的管控水平。

防控新增违建,有些地方也摸索出了一些好经验。

浦江县在工作中发现,大多数违建较为集中在节假日突击抢建。为了以快制快,当地各部门整合了500多人的机动力量,成立“假日违建综合执法队”,全天待命,全域巡查,发现一起拆除一起,不让抢建成为既成事实。

浦阳街道群生村某村民在春节长假期间,顶风抢建一幢7层楼房,执法队迅速介入,赶在元宵节前将其彻底拆除。每到长假来临,县政府会发布公告,要求“长假期间抢建的违建必须在一周内彻底拆除,否则将对乡镇主要领导约谈问责”。

近年来,浦江的违建卫星图斑数大幅下降,由2011年的1598个下降到2015年的36个。

纵观各地拆违共同经验和主要工作亮点,就是从严从快,更要反复突击。

玉环县建立了“三改一拆”快速反应执法中心,利用GPS定位和实时可视系统,确保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到位。此外,建立土地民主管理制度,村级管理成效突出的,由县财政给予奖励,优先安排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充分调动村民自主管理积极性。

诸暨市依托全市2.12万个基层管理网格和防控信息平台,结合对网格巡查到位率和问题处置率等项目的量化考核,使处置流程更畅通,处置责任更明确,让违建处置、防控责任追究成为常态。

“十三五”开局之年,“三改一拆”肩负新的使命。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长效是关键。从14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和12个“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出发,浙江正在向“无违建”逐步迈进。

“十三五”开局之年,南粤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提出了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构建“区域一体化节点城市”等五大领域新定位。作为佛山五区之一,高明携六入全国百强县区的发展积累,以及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向建设创新高明、协调高明、绿色高明、开放高明、共享高明、廉洁高明的发展目标大力前进。

以高明为样本,从一个县域解读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粤东西北区域协调发展,本报今起推出广佛高地·新秀高明——高明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观察,敬请垂注。

近日,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东召开《树脂型合成石板材》、《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盐雾老化测试》两项国家标准审查会,审查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审查并向主管部门报批。这两项标准一旦获得批准实施,将实现我国人造合成石产品国家标准零的突破。

作为两项国家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制定工作的所有重要环节。这是该公司2009年进驻佛山高明后,第四次参与或主导相关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标准化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明区区长黄棋泰表示,近年高明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不断扩大传统优势产业在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截至目前,该区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54项、地方标准21项,备案企业标准300多项。

企业标准化话语权不断扩大

走进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的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块块人造石英石板在质检工位上有序地通过,在强光的照射下,质检工人仔细查看这些石英石板的平整度,将有瑕疵的不合格产品剔除。

在距离8公里之外的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专门成立了标准化办公室,将源头材料到制成成品所经过的所有工序做成标准化模块,并在生产车间进行公布。

沿高明大道这一产业聚集轴,很多高明企业已建立起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内部标准体系,并把此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在此基础上,不少高明企业还积极参与乃至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3月1日,经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行业标准——《电自动控制器双金属片式防水温控器》、《电自动控制器磁敏温控开关》正式发布实施,使国内温控器产业领域增添了两项新的行业标准。

而在此之前,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主导制定了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人造石英石板》,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在标准发布以前,人造石英石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质量优劣。”该公司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标准制定实施之后,众多生产厂家逐渐向行业标准靠拢,人造石英石行业实现了有序竞争。

据高明区市场监管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54项、地方标准21项,备案企业标准300多项。“高明企业参与制修订的各类标准逐年增加,并集中在纺织、塑胶、新材料、陶瓷建材等高明传统优势产业,表明高明传统优势产业在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正在不断扩大。”黄棋泰说。


实施标准化“收益远大于成本”

2015年12月25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布28家企业为2015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智能制造领域),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长期重视标准化建设是企业能够入围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公司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龙克文说,目前企业已成为全国家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形成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专利转化为行业标准的标准化战略实施路径。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发布实施3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争取到省、市财政支持超过600万元,拉动企业新增投资超过2000万元,实现企业新增收入超过1亿元。“与在标准化建设上的投入相比,产出与收益是它的五倍。”龙克文说。

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明另外一家科技型企业,其近年主导制定了《高强低压紫外线杀菌灯》、《荧光灯用汞齐》广东省地方标准,参与制定了《紫外线水消毒反应器剂量测试方法》、《紫外线消毒技术术语》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在此推动下,该公司继2014年首次闯进佛山市大专利新秀榜后,2015年跨入佛山十大专利富豪榜,成为这一专利富豪榜中唯一的中小企业。

“得益于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柯维光电引领了紫外线灯行业标准的发展,近几年来,柯维光电的紫外线消毒产品销量都是以每年30%-50%的速度在增长。”该公司副总经理廖辉说。

向制定国际标准进军

值得关注的是,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也培养了一批“创新达人”。

以龙克文为例,他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7件,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7篇,先后获得佛山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在龙克文和其他创新团队成员努力下,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首次进入佛山十大专利新秀榜,并夺得桂冠。

而廖辉则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42技术委员会全体成员投票同意,成为ISO/NP 15727 《UV-C装置UVC灯输出测量》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目前正主导编制紫外线灯测量方法的国际标准。

“ISO标准对于国内甚至于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主导制定ISO框架下的国际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紫外线消毒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动我国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持续发展。”廖辉说。

高明区政府党组成员、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臧继炎表示,这是高明企业首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将推动提升高明产业及相关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撰文:叶能军欧嘉明)

4月14日下午,记者从我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一系列环境执法行动已经在全省全面铺开,采用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形式,对省内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等进行专项检查,年内还将再推3次较大规模的执法行动。会上同时公布了11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处理结果。

从全国来看,浙江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居前。2015年,浙江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513件,罚款4.63亿元。为打造环境监管最严、环境秩序最优省份,2016年,我省环保执法将持续“加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综合惩处力度,保卫碧水蓝天。

执法史上最严

2015年1月,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赋予了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杀手锏”。我省各级环保部门以此为推动力,致力打造环境监管最严、环境秩序最优省份。

据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介绍,去年初,我省就制定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围绕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情况、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情况、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或突出环境问题督查情况等5项重点任务开展检查。

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检查企业24万家次,查处违法建设企业1.1万余家、违法排污企业5000余家。截至2016年2月底,全省共完成清理未批先建项目3.1万余个、未验先投建设项目5.5万余个。

据悉,“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完成行政处罚案件5万余件,罚款22亿余元,环境执法力度一直位列全国前茅。2015年浙江实施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四类案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检查突击行动

据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总队长李全胜介绍,2016年,围绕“五水共治”、G20杭州峰会保障等中心工作,省环保厅将开展7次环保执法督查行动。

一季度已开展了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全省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和刷卡排污系统的企业相关设备运行和管理情况。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2万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近1.2万家,

今年1月7日,在桐庐经济开发区,杭州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杭州笑雪服饰有限公司操作工未及时在脱硫循环液中添加碱液,致使废气无法有效处理。

杭州市环保局对企业作出罚款18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杭州市公安局经立案调查,对涉案的2名人员予以行政拘留。

李全胜表示,按照《2016年浙江省环保执法督查行动工作计划》,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以G20杭州峰会环境质量保障为核心,分阶段组织对火电、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各类工业园区和集聚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治,严格惩处一批具有典型性、震撼力的案件,坚决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曝光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

此外,省环保厅也将不定期组织突击检查行动。坚决做到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

惩处绝不手软

今年一季度,我省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47件,罚款6800余万元,其中行政拘留92人,刑事拘留103人。

1月13日,临海市头门港新区环保分局会同园区环保处人员在北洋工业区开展日常巡查,发现北洋河水质异常。

经查,德尔玛轴承有限公司将日常循环池内的14吨磨削液通过雨水管道排外河,造成河道严重污染。该公司非法排放危险废物(废磨削液)3吨以上的行为,已涉嫌污染环境罪,目前公安机关已刑事拘留3名涉案人员。

3月8日,金华市婺城区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对金华市宏和喷塑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酸洗生产线直接将酸性废水向外排放,废水的总锌浓度超标355倍,对河道生物产生致命伤害,金华市环保局婺城分局立即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已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1人。

“我们将用对、用足、用好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刚性手段;深化环保公检法联动,强化环境违法行为行政拘留和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坚决做到铁腕执法、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涉刑必移。”

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副总队长蔡文祥介绍,环保行政执法与司法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将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起到极大震慑作用。

中国山东网临沂频道4月11日讯 (记者 冯丽媛 实习记者 郭佳 通讯员 吴瑞峰 李文进) 医药价格改革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破除“以药养医”的重要举措。11日,记者从临沂市物价局了解到,按照临沂市委和临沂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放管结合、动态调整,采取五项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机制。

临沂通过价格补偿,确保改革群众负担不增加。经测算,全市确定的12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80%和降低大型仪器补偿总额为2.53亿元,通过提高专家诊察费、手术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并平衡医院之间收入差别。物价部门将加强与人社、财政、卫生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考虑价格改革与财政、卫生、医保等政策的配套衔接,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确保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做出贡献。

此外,今年将先行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和康复、种植、生殖、中医、眼科、精神卫生等13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放宽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管理价格,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试行价格。定价权放开下放到位,确保激发公立医院活力。按照改革部署,将于4月中下旬召开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论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前引导宣传价格政策的变化,4月底前正式出台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4月底前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2016年底前,按病种收费数量达到50个。

同时,督促指导公立医院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落实明码标价、一日费用清单等制定,完善查询等便民措施。加强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监督检查,成立专项检查小组,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价格违法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乡村旅游圆了“小康梦”———甘肃省陇南市探索精准扶贫新途径

编者按:4月7日《中国县域经济报》刊登了《乡村旅游圆了“小康梦”———甘肃省陇南市探索精准扶贫新途径》的稿件,本报今日全文转载,敬请关注。

记者 牛新建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干以胜等6位委员联合提案“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为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建言献策。而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已然成为甘肃省陇南市精准扶贫的新途径,实现小康的新产业。

据统计,去年一年,陇南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86.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6%,旅游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51.2%。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青瓦白墙,小桥人家,“这两年,村子建得越来越漂亮,前来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陇南康县大水沟村肖九宏感慨地说。

门前河里群鸭戏水,山上林中鸟声清脆……去年国庆假期,大水沟村就接待了5000多位游客,实现经济收入20余万元。

的确,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有硬件保障。陇南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更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

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农家小院,精美别致,幽雅静谧。洁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农家……短短几年,陇南山乡发生巨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依托自然景观、原始森林、茶园风光、乡村文化等资源,陇南坚持扶贫开发、旅游开发、产业开发相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今的陇南,农家客栈、农家乐正在不断增多。仅去年,全市新建农家客栈226家,新增农家乐110户,新发展旅游商品销售门店20家。不少在外面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借助当地自然资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探索机制让贫困户受益“互联网+”促进农民增收

陇南很多大山深处的村庄原本贫穷落后,却因为植被生态良好,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生态优势与刚性需求相结合,促成了这里以生态休闲为切入点发展乡村旅游。陇南选择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

基于此,陇南依托独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抢抓旅游富民工程,依托已建成的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启动实施了“百村千户万床”工程,让不少贫困户因此而受益。

按照规划,到2017年,陇南将建成65个乡村旅游扶贫村。如今,在每个县区,已经建成一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康县凤凰谷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里成立了凤凰谷乡村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管理采取“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村集体和自然人入股的方式入股,注册资本22.5万元。

更可贵的是,公司将本村10户特困户也加入到该公司,每户入股3000元(双联单位帮扶1000元、镇政府帮扶1000元、贫困户自筹1000元),到年终实现分红,为探索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新模式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公司还对照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20亩,创建农业采摘观光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通过公司的统一管理,使不少贫困户的土鸡、蔬菜一销而空。

能够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是陇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要做乡村旅游,一手得有资源,另一手还得有市场,如何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乡村旅游“触网”,架起了游客和农户之间的桥梁。

“互联网+”时代,陇南顺势而为,以“线上+线下+融合”的视角重新塑造旅游生态,不仅线下做足旅游内涵,而且在线上宣传营销造势,打造乡村旅游新模式。

近两年来,陇南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宣传营销乡村旅游的新平台。突破传统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有效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紧跟时代潮流,陇南正多措并举开启乡村旅游的智慧模式。游客只需指尖一点,便能尽情享受“智慧乡村旅游”,看什么、吃什么、住哪里、怎么走……都能随时随地查询并解决。

与此同时,陇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都开办了电子商务淘宝网店,主要销售核桃、花椒、木耳等当地农副土特产品。

以旅游服务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加速了消费者线上农产品下单的步子。一样样原生态产品,在网上打响,实现了“店铺很小、仓库很大、网络很畅、销售很远、效益很高”。

“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新业态便运用而生。

乡村旅游成为陇南的热词,众多外来游客来美丽乡村看美景、品乡愁、体验乡村文化生活,而当地群众也因此鼓起了腰包,圆了“小康梦”。

新余新闻网4月14日讯 (王春平 记者王帆)近日,记者从市扶贫和移民办了解到,我市立足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以光伏扶贫为产业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实施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提升扶贫“造血功能”。目前,总规模6.99兆瓦的4个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中,分宜县光伏扶贫电站和渝水区光伏扶贫电站已相继并网发电, 8.68万人因此受益,其中特困贫困人口受益近3000人。此外,仙女湖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即将竣工,高新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正在走招标程序。

探索光伏扶贫发展新模式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是我市2016年40件民生工程之一,并列入市政府督查科督查工作内容。2015年,我市筹集建站资金5590万元,采取购建和自建两种方式,启动4个总规模6.99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光伏扶贫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照亮全市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路。”市扶贫和移民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建在分宜工业园区屋顶的分宜电站项目,装机容量3.34兆瓦,2015年11月完成总体调试和并网发电,前五年年均发电量320万度。2016年2月,该电站总发电量达25万多度,单日发电量最高达15000余度,预计产生年收益达380万元,净收益可达300万元,净收益将注入拟建立的分宜县投资收益扶贫基金。

建在赣西商贸城副食品批发市场屋顶的渝水电站项目,装机容量2.9兆瓦,投资2550万元,2016年2月底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306.6万度。

电费收入进入专项扶贫基金账户

我市瞄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将电站收益精准“滴灌”到农村“无劳力、无资金、无稳定收入来源”这一“三无”特困贫困户身上,精准“滴灌”到贫困村里。

据悉,在收益分配上,电费收入进入专项扶贫基金账户,扶贫部门统筹考虑辖区内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求,合理分配,确保贫困户受益。前五年,收益资金的50%用于对本县(区)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特困贫困户进行生活补助、医疗救助、就学扶助等帮扶,让“三无”特困贫困户更有尊严地生活;50%作为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益事业等。五年之后收益资金,全部用于县(区)“三无”特困贫困户帮扶。

每月为每个贫困村增收约4000元

据了解,目前,分宜电站项目和渝水电站项目每月纯收入约50万元,生产运营期至少20年,仅该项目每月就为每个贫困村增收约4000元,每月为每户“三无”特困贫困户增收近百元。共有8.68万人受益,其中特困贫困人口受益近3000人;高新电站和仙女湖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后,将有0.82万人受益。

市扶贫和移民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扶贫具备“造血”功能,能有效防止“脱贫再返贫”问题,同时光伏扶贫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收益,可解决未来20~25年的贫困户经济发展问题,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的崭新路子。

  京港澳高速部分路段采用胶粉改沥青铺设而成

天津北方网讯:“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的热词,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变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因此发展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了此次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天津,有这样一家“小巨人”企业,他们在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不仅将废旧轮胎变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更是走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循环发展之路。

开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上,车轮一圈圈压过平整的马路,前沿新闻记者体会着公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但你可能想不到,车轮下224公里的道路竟是用360万条轮胎通过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铺设而成的。

胶粉改性沥青这样的技术国内外都有,但是让胶粉和沥青能够更高比例融合、延长储存时间的只有“海泰环保”。通过独一无二的技术,海泰环保科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试点,在各个区域都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来改变过去企业只生产产品,等待销售这样的局面。而是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

放眼全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现在我国废旧轮胎的年产生量已达到3亿多条,重量达1000多万吨,这种橡胶固体废弃物永远不会自行降解消失。

轮胎在汽车上使用两年就会报废,但是报废的轮胎本身含有橡胶、纤维、钢丝等材质,这些材质本身的寿命长达100年。相差98年的使用寿命,竟让轮胎的多种材质早早夭折。轮胎报废了无处焚身,材质早亡实在浪费。那么如何才能把报废轮胎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轮胎再循环利用生产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轮胎主要材料是胶粉、纤维和钢丝。在生产过程中透过物理的研磨,把它变成胶粉。透过风选的方法,把纤维提炼出来。透过磁选的方法,把钢丝提炼出来。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会产生三废,透过技术手段把胶粉从轮胎中分解出来,而胶粉应用最广的就是用于修建公路。”

据介绍,利用废轮胎替代SBS、SBR等合成橡胶铺筑高等级公路建设,既能提高路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成本,节约建设资金,这是目前我国公路行业节能环保、废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

前沿新闻记者望着脚下的路,不禁疑问,用废旧轮胎铺马路,体现科技水平的技术核心点在哪里?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胶粉改性沥青既保持了沥青原有的力学性质,又赋予了沥青高分子橡胶材料的弹性及可塑性,使沥青的黏附性、感温性及耐久抗疲劳等性能获得较大改善,用它与石子混合就铺成了公路。但是技术难题也在这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胶粉改性沥青施工现场

  顺驰桥下施工现场

所谓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是胶粉改性沥青混料的储存时长,另一方面就是胶粉与沥青的混合比例,通常为了保持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动性,胶粉添加量要控制在18%以下。据介绍,国外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储存8小时,胶粉添加量在18%左右。而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胶粉改性沥青储存时长达到3个月以上,添加量达到30%到50%,并且能够提升沥青与石子的搅拌比例,降低油石比,从而改进性能、降低成本。

“实际上,除了报废轮胎再循环利用外,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上百项专利技术对应于目标材料,比如废家电、废塑料、废地毯,都能有效的利用到公路上。目标是要把城市的固废物合理的转变成绿色材料。”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今年我们正在研究废旧轮胎和水泥融合,这两种东西需要水溶性处理,所以科技含量也是比较高,难点在于把水泥做结构性改造,变成空心的结构,适用于桥梁、铁轨轨枕构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唐津高速胶粉改性沥青铺设现场

面对市场发展优胜劣汰,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择了技术创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如今,已经将轮胎改性沥青应用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高速224公里改扩建工程”、空客A320大件运输通道、唐津高速公路等累计4000多公里公路工程。

天津市城市经济所所长蔡玉胜说:“国家采取政策解决企业结构性问题,企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用创新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来说,这样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在注重节能环保,能够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赢。” (前沿新闻记者李鑫)

今年以来,安徽省以构筑快速铁路网为重点,科学规划铁路项目,对在建项目全力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到“十三五”末,让全省所有省辖市全面迈进高铁时代。

这两天,在商合杭高铁太和段的施工现场,基础土建工作已经提前完成,正在紧锣密鼓地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其中,太和高铁东站和两座特大桥建设也全面展启动,建成以后,将彻底改变当地没有铁路交通的现状。

商合杭高铁站前五标段项目部副经理黄升龙:“就解决了(太和县)没有火车站的历史,对它未来的交通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商合杭高铁起自河南省商丘,经安徽省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浙江省湖州至杭州,到2020年建成以后,将结束阜阳、亳州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推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京福铁路安徽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这条线的走向,应该讲对安徽重要的人口密集区,亳州阜阳淮南(有很大便利),而且充分考虑了沿线老百姓的需求,沿线每个车站(站点)都设了高铁车站。”

包括推进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在内,目前,安徽省已经编制完成了全省铁路通道规划、皖江和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对全省铁路建设进行了新一轮的布局。为了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安徽省还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了铁路建设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建立省市共建机制等,全面推动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位于安庆经开区的安徽中力车辆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刹车片生产的企业,去年十月份,宁安高铁开通以后,到企业来考察洽谈的客户每个月都在增加,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左右。

安徽中力车辆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铭:“客户到我们工厂来考察,比较方便也比较便捷,我们的业务经理出去拓展客户从时间成本,从经济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793.31亿元,先后建成京沪、合福、宁安高铁等铁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1300多公里。目前,安徽干线铁路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的省辖市和48个县,其中快速客运铁路覆盖13各市17个县。一个以合肥为中心、以快速铁路为骨架、以普通铁路为基础的现代化铁路网正在加快形成,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集聚了更多的要素资源,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天培:“再过五年以后,那我们全省所有的市都通上了高铁,那时候,大家到全国各地去,也方便,另外,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得到更好的一个支撑。”

暮春时节,笔者行走在“全国美丽宜居小镇”高安市华林山镇,但见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溪流清澈、风光秀美,胡氏古村、艮山古村、八百洞天等景点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高安市华林山镇争创国家4A级景区,成功打造了“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生态与文化珠联璧合”的生态文明美丽样本,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国百个最具乡愁村庄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涵养美丽山水

“我们是冲着丫口石来的,这里生态好,风景好,能拍到很多漂亮的图片!”清明节期间,在该镇周岭村,笔者看到三三两两的摄影爱好者正蹲点拍摄。一位摄影者说,他在这里拍的《梯田神韵》和《丫口日出》曾获过省级奖项,这次想拍一组华林春景的图片。

近年来,华林山镇秉承绿色生态理念,积极转变思维,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三个凡是”的原则,即:凡是消耗木材资源的企业一个不要,凡是对华林水资源有污染的企业一个不要,凡是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一个不要。该镇严格实施森林保护措施,全封山与半封山8.5万亩;拆除生猪养殖场18个。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彩色林,保护好阔叶林。通过抚育间伐、林相改造、补植阔叶和彩色树种等措施,打造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抚育造林面积3000多亩,迹地更新1000多亩,种植红豆杉、香樟、雪松、红叶石楠等树种3万余株,大大提高了全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

营造美丽家园

“这些古建筑保存得这么好,游客看到的是历史文化再现,有参观价值,更有历史意义。”在艮山古村,不少游客发出这样的赞叹。这里20余幢修缮完好的古建筑,让人在怀古思绪中感受到华林文化的深厚。据该村负责人王征购介绍,过去艮山村经济条件差,村内的古屋古巷因年久失修逐渐衰败。2013年,镇里对艮山村进行旅游开发,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了维护和改造,对村庄进行了全面环境整治,艮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被选评为“中国百个最具乡愁村庄”,并被《半月谈》杂志当作经验进行推广。

该镇注意保留乡村历史文脉,科学保护村落生态,留住村落记忆,体现农村特点。目前,境内有传统村落15个、千年古村落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有明清古建筑200余幢。同时,该镇还创新发展思路,按照“腾地补绿、修旧如旧、因势造景”的理念,对公路沿线的8个传统村落进行了房屋改造和环境整治,投资2700多万元着力新建洪城水景、桂竹窝山景等,一举将几十年来简陋破旧、杂乱无章的华林集镇打造成了整齐美观、清新秀丽的江南民居小镇。

壮大美丽经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华林最大的比较优势。”华林山镇党委书记黄旭说,“我们就是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华林发展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该镇积极引导农民以“绿色农产品”“开心农家乐”“快乐山水游”等开发模式参与旅游开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下,该镇从事旅游商品、餐饮住宿的个体户40余家,带动100余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目前,该镇拥有江西省乡村旅游4A级景点2个。截至目前,全镇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1.7%。

央视网讯(记者 袁育堃)近日,江西省新余市将信用体系建设从企业信用体系推广到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领域。信用状况评分将成为在公职人员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公职人员,不予以提拔重用。

初到新余办厂的企业家王国忠,去年在投资生产线上遇到了资金困难,因企业刚投产,银行评估风险后并没有把钱贷给他。

去年年底,新余市金融办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王国忠的企业由于信用记录良好,拿到了资信等级证书。王国忠的企业顺利拿到了银行的八百万贷款,企业生产走上了正轨。

近两年来,在新余市像王国忠这样通过信用评级拿到银行贷款的情况并不少,这得益于2014年底新余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新余市通过建立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营造了“处处守信,事事收益,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信用环境。

如今,新余市政府大胆创新,将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领域。

据了解,“信用新余”系统建设内容为“一库、三平台”,即信用信息资源库、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信用应用平台和信用展示平台。

从2016年元月至3月底,已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含二级单位)258家、公职人员1.1万余人的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收集公职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信息数据共4.4万余组。

通过收集的数据分析按规定对信用主体进行打分评级,分为AA、A、B、C、D五个信用等级。并依托“信用新余”网站,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开放信用信息查询、质疑、反馈等服务。

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表示,新余市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在公职人员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竞争上岗、职称评定等方面,将其信用状况作为重要依据。

“信用等级较高的公职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个人,一般情况下不能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较差的还要进行批评教育、警示谈话,或列入‘失信黑名单’。”郭力根说。

新余市信用办工作人员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有五类:政府、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中“个人”目前只限于公职人员。计划在明年初步启动以社会自然人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征集工作。

  “四点半课堂”上,碧江灯塔社区的留守儿童,正在驻村干部罗贤刚的引导下进行互动游戏。

“四点半课堂”上,碧江灯塔社区的留守儿童,正在驻村干部罗贤刚的引导下进行互动游戏。

央视网讯(记者 王佳勇)4月7日,铜仁市碧江区桐木坪乡少年宫音乐活动室中,架子鼓的欢快旋律响彻整个房间。14岁的鼓手瞿浪专注而投入,这个学生乐队队长的另一个身份是留守儿童。

在这个距离铜仁市区17公里开外的乡村,和瞿浪一样,还有97名同学,一起受惠于碧江区依托“民心党建”建立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系统。除了周末外,孩子们能寄宿学校、享受免费的一日三餐、放学后到少年宫功能齐全的各种活动室,在专业教师或“代理家长”的引领下,根据各自爱好学习音乐、舞蹈、普通话等。

  碧江川硐“留守儿童之家”,田丽蓉和三名留守小朋友一起,在志愿者老师和其他留守儿童的祝福中,度过了她8岁的生日。

碧江川硐“留守儿童之家”,田丽蓉和三名留守小朋友一起,在志愿者老师和其他留守儿童的祝福中,度过了她8岁的生日。

20公里开外的川峒镇,同为留守儿童的二年级学生田丽蓉则正期待着自己8岁的生日庆祝。父母为节约钱给弟弟看病,过年也没回来看她,不过令她开心的是,她本月8岁生日,跟另外三名同为留守儿童孩子,可以在川峒“留守儿童之家”一起度过。

川硐镇有180名留守儿童,该镇依托文化站等办公设施,打造了500平米的“留守儿童之家”,设有亲情室、图书室、心语室、成长训练营等,定期安排专家志愿者进行辅导授课。

碧江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申越发告诉央视网记者,早在2012年,当地就开始大规模开展“一室六家”城乡党建结对帮扶工作,其中的“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主体工作。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潮,留守儿童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在贵州有上百万留守儿童,全国范围内这一数字则超过了6000万。

2013年以来,碧江区以覆盖每个村的“干群连心室”为阵地,在全区90个村(社区)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创了“民心党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碧江模式”。

在此模式下,碧江区由组织部门牵头,以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为主,党员和邻里为辅,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800余对,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监督、生活上帮扶、情感上抚慰、安全上监护。

在学校,以包保教师为主,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开展关爱服务,1400余爱心人士当上了“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

在经费保障方面,碧江区采取“政府支持、村组自筹、单位赞助、社会捐赠”等方式,为各村建立了不少于1万元的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全区90个村(社区)共计筹集关爱基金150余万元。

此外,碧江还由各乡(镇、办事处)统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参与,整合教育、残联、团委、民政、工会、妇联等部门资金300余万元,并积极协调帮扶部门划拨资金36.7万余元,充实到留守儿童关爱基金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