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震级达8.0的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举国哀悼。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多难兴邦,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突发强震,一时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苍天呜咽,成千上万的受灾群众在泥块瓦砾、残垣断壁中挣扎求生,在深深的恐惧中伸出双手、发出求救的呼唤……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不惧艰险,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展开生命大营救,在那片倒塌的废墟上到处都留下了官兵忘我奋战的足迹,一个个故事感人肺腑。 10年后的今天,记者沿着龙门山地震带重访当年的重灾区,昔日的废墟上早已铺满生命的绿色,当初在救灾一线涌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在一茬茬官兵身上接续传承,迸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杨志:陪伴牺牲的战友,见证汶川的巨变 “5·12”地震10年前夕,武警阿坝支队汶川中队中队长杨志带领官兵又一次来到映秀镇“5·12”地震遇难者公墓,这里埋葬着数千名遇难者,也长眠着地震和余震中为转移群众牺牲的8名武警战士。 这次祭奠,对杨志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他曾经与牺牲的烈士们一起战斗,10年过去,他即将告别这个曾经战斗的地方,昔日的场景一一浮现脑海。 汶川县是“5·12”地震的震中和重灾区,10年前,大地就是在这里被一阵剧烈的摇晃撕开伤口。震后的汶川,余震频繁,作为灾区内的属地部队,中队除了担负执勤任务的哨兵以外,所有官兵迅速投入救灾工作。在中队仅有的一面国旗上,杨志作为刚分下连队的学员排长,与28名官兵庄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大家知道,这一份军令状在当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震中的汶川县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孤岛”,中队官兵兵分4路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救援官兵蹚过冰冷的河水、钻进残垣断壁,肩扛手扒,全力探索生命迹象,手、脚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痛,但却没有一人临阵退缩,在增援部队到达前抢救出600多名受困群众,安全转移3万多人。 震后的汶川并不宁静,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这里经受着次生灾害的严峻考验。2013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汶川暴发大规模泥石流,泥浆裹挟着巨石侵占道路堵塞河道。桃关隧道里,约有2000人被困。 当时,路面已经完全被洪水淹没,桥面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杨志临危受命,带武警突击组进入隧道了解情况。“子弟兵来了!”被困群众看到杨志的队伍后,激动地大喊起来,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当天傍晚,突击组协助20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如今,草坡乡的百姓已经搬迁到水磨镇郭家坝村吉祥社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这个被誉为“5·12”灾后重建第一镇、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川西小镇,每天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 陆苇:“抗震先锋”一直争做“邱少云”式的战士 5月的北川老县城,在烟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10年前被大地震撕裂的一栋建筑物,依旧遍体鳞伤,摇摇欲坠,似乎还在向人们倾诉着内心的悲痛。 “这就是我亲人之前住的楼房。”武警绵阳支队保障大队供应保障中队中队长陆苇低沉的话语,将记者的思绪拉到眼前。顺着他手指方向,记者看到在地震遗址入口左侧街道矗立着一栋4层建筑。陆苇介绍,这栋建筑之前应该是5层。那场地震,陆苇家中8名亲人遇难,他却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救援其他群众,人们称他是“邱少云”式的伟大战士。 据该支队政委赵武勋介绍,地震发生当日,部队就立即赴北川县城抢险,陆苇作为救援部队中唯一的一名通信兵,就在这支队伍的行列。在明知8个亲人被埋在附近的废墟中,陆苇强忍心中的悲痛紧张展开工作,当天晚上就完成了超短波基地台和单边电台的搭建,保证了无线通信联络的畅通。5月23日,根据任务需要,部队要从北川县城开赴擂鼓镇展开救援。临走前,支队时任政委徐超特别命令陆苇到亲人被埋的地方去看看。到了那里,战友们哽咽着告诉他,他的亲人由于被埋得太深,部队虽还在全力营救,但估计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听到这个消息,陆苇一下子跪倒在地,悲痛不已地哭道: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你们原谅我吧! 说完,陆苇擦干眼泪,就奔赴下一场救援工作中,在那一场战斗中,陆苇和战友在北川县救出群众156人,安全转移群众5300余人,成为北川救援中的“抗震先锋”。 “从普通战士到武警军官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地震结束,陆苇被保送军校就学,毕业之后,陆苇主动申请到距绵阳市区最远的平武县中队担任排长,工作环境从机关到基层,从繁华市区到偏远山区,陆苇积极投身到了同样是极重灾区平武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当中。 2013年,时任三中队副中队长的陆苇带领执勤点的战士在高川“7·9”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成功紧急避险,其紧急避险案例被总队推广。 10年来,在一次次的大小战斗中,陆苇永远是冲锋在前的那一个,用他的话说就是:“作为军人,我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做像邱少云一样的战士!” 陈洪亮: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尽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 “我只是做了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尽了一名军人应该尽的责。”在武警成都支队都江堰中队采访时,执勤七大队大队长陈洪亮显得平实无华,谈起那段过去10年的战斗故事时,他心情显得有几分沉重。 震后10年,陈洪亮从一名基层中队主官成长到了大队主官,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一直激励着他成长的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战斗经历。 2008年5月12日那一刻,时任武警郫县中队中队长的陈洪亮,刚请假离开部队回家,正和父母亲及女朋友商量筹办5月17日的婚礼。突然间房倒屋塌,扑面而来的粉尘笼罩四周……也是在这一刻,“快救孩子!”呼救声和小孩的啼哭声从对面的明珠幼儿园传了出来。危急关头,陈洪亮简单安置好女朋友和年迈的父母,就毅然冲向了明珠幼儿园。 幼儿园已面目全非,70多名师生危在旦夕,强烈余震还在发生,房屋随时可能大面积垮塌。陈洪亮顾不得多想,立刻投入到抢救被困孩子的战斗中。50米、100米,一个来回;又一个50米、100米,一个来回……在他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明珠幼儿园的10名教师员工和60名孩子被成功营救出,没有一个伤亡,陈洪亮一人就救出了22个孩子。 2012年6月,陈洪亮调任三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押运勤务。长途押运条件差、安全风险高、押运频次多,陈洪亮加班加点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中队一道研究应对措施,完善押运方案,开展专勤专训,做细所有准备工作,没有发生任何问题。2015年2月,陈洪亮升任执勤七大队大队长。陈洪亮住中队、摸情况、搞调研,把所有重心放在了中队支部和干部骨干的帮带上,经过三年努力,全面提升了所属中队按纲抓建水平,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问题,所属中队先后均创先进。 10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什么角色,陈洪亮始终默默在本职岗位上将工作干出彩,当初的抗震救灾精神,融入了他的一言一行中,伴随着他一起成长。“作为一名军人,我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献身!”陈洪亮说。 (姜永安、洪福乐参与采写) 这里不仅写着缅怀,写着伤痛和泪水,也写着希望与大爱。10年后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整个社会的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汶川人民展现出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10年过去,杨志就要离开这里了,陆苇从普通战士到武警军官,陈洪亮调整了多个岗位……但是那些奋不顾身的救援,那些众志成城的故事,一点点升华成了官兵们奋勇前进之“魂”,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无数个抗震英雄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续写着那段感人的故事,守护着驻地百姓的安康。 ——编 后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3日 06 版) |
10年沧桑巨变,曾经的汶川特大地震废墟上,如今立起一座座繁荣的城镇和村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持续兴旺,生态环境改善,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美好,都是万千巴蜀儿女用一点一滴的奋斗凝聚而成。 5月,记者走进昔日的地震灾区,听这里的人们讲述一个个奋斗的故事,倾听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强音。 夯基础,再造锦绣巴蜀 细雨绵绵,走进绵阳唐家山堰塞湖,这个10年前让多少人揪心的地方,如今俨然一幅美丽画卷:300米长的红色钢架桥梁横贯两座大山,桥下湖水清澈如镜;湖区两条蜿蜒10多公里的柏油路,连通3个乡镇和30多个村子,串联起周边的旅游和农业产业。 数百名建设者夏顶烈日、冬迎寒风,在桥梁工地奋战3年多。望着接近尾声的工程,满头银发的桥梁专家郑群、年轻的北川县交通局干部顾晨建向记者表示,亲身参与交通基础建设,见证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历史性成就,是人生中倍感骄傲的经历。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佳山村,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上。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运介绍,地震前的佳山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恢复重建中,湖南省的援建队伍帮助修建了一条3公里长的导洪沟,将山下的河水引到半山上,兴建的大大小小蓄水池和灌溉管道相结合,让村里的田地实现了精准滴灌。“村里的10公里主路也是湖南援建的,硬水泥路,能跑小皮卡!” 与佳山村相隔不远的汶川县雁门乡芤山村,宽阔的水泥路也通向家家户户。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波介绍,恢复重建时,村民不等不靠,投工投劳,把以前的水泥路修复并扩展为双车道。 震后1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铁路为例,运能、运力实现了质的飞跃:2009年9月,成遂渝动车开行,四川迈入“动车时代”;2010年5月12日,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正式通车,为极重灾区都江堰市奠定新的发展基础;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开跑,形成快速、便利的北上出川大通道,助推“蜀道难”变“蜀道通”。 此外,汶马高速、雅康高速、绵九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建成3200公里地震灾区公路网;新改建农村公路8700公里,实现灾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震后第一个五年,四川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7183亿元,是此前5年的3.7倍;震后第二个五年,全省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其中铁路基建新增营业里程2918公里。四川实现了从全国路网的“西部终端”向“西部中枢”、从“内陆盆地”向“西部门户”的重大转变。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一大批关系灾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全国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北川县拔地而起,成为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10年来,地震灾区电网建设投入达606亿元,年用电量由2007年的260亿千瓦时增至2017年的549亿千瓦时,是震前的2.11倍。 “闸门关闭,开始蓄水!”去年7月28日,什邡市八角水库顺利完成闸门安装,水库具备初步的工程蓄水条件。这意味着在明年底前,当地20多万城镇居民将喝上清澈甘甜的“冰川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得到保障。“为保证工程进度,工人们每天头顶烈日建设,几乎每个人都晒脱了皮。”工程相关负责人李丹说。 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7年的3.2倍、5.4倍、4.1倍和5.1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兴产业,奏响富民强音 “去年青红脆李卖了6万多元,甜樱桃卖了8000多元,就连初挂果的红富士苹果也收入近万元。今年我和老伴准备去香港旅游!”马永彪是土生土长的佳山村人,响应当地调整产业结构的部署,家里10亩多地种满了果树。 震后,阿坝州为包括佳山村在内的所有贫困村量身定制发展规划,鼓励村民在闲散土地和荒地栽种适宜生长的樱桃、李子、苹果等特色果树。今年5月,理县联通公司投资近60万元,在佳山村建起网络基站,村里组织村民学会了用微信等途径推广自家农产品。 “村里现有花椒基地360亩,花椒树苗3万余株,年收入300多万元。”茂县白溪乡杜家坪村村主任杜晓浪介绍,地震前,杜家坪村的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土豆等,这些年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参股等方式发展花椒、果树以及林下种植,2017年全村产业总收入4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青川县东河口村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受伤的村民何清宝在医院康复后回到村里,同大伙一起恢复重建,几年下来,东河口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2014年,何清宝下定决心,从养猪开始搞产业,不到两年时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又出栏了60多头猪,纯收入5万多元。村里的茶叶、药材等产业也都发展起来了。何清宝斗志昂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东河口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已是四川地震灾区的寻常景象。 走进绵竹市年画村,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客骑游绿道,闲坐乡村咖啡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体验乡村旅游乐趣。 今年50岁的殷万能,地震后回乡创业,如今他的殷牛排火锅店小有名气。“党和政府给了灾区很多支持,我开店投资只用了一万元,没想到现在一年就能赚十几万元。”绵竹市去年接待游客超过53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700万人次。 同样“没想到”的,是绵阳江油市大康镇官渡村村民魏水琳,“没想到种花也能有这么好的收入。去年我在百合花博览园单靠采摘鲜花和务工,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 2014年,江油市利用大康镇野生百合原种优势,建成亚洲最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和批发中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百合公园”。 在全部完成工业、特色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基础上,四川灾区特色优势产业顺势而起。东方汽轮机厂德阳基地在震后第五天即恢复生产,震后80天新基地破土动工,震后两年建成新东汽。四川还对原有分散、落后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型,新建什邡北京、北川山东、青川浙江等产业合作园区、特色园区,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灾区各地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9个,天府源、蜀道、广元七绝、巴食巴适、净土阿坝、蒙顶山茶、平武中蜂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强生态,蹚出发展新路 走进群山环抱的北川县曲山镇东溪沟村,满目青翠,蜂飞蝶舞。 老支书朱华银是东溪沟村灾后重建的带头人。他告诉记者,地震让村子面目全非,村民全部异地安置。在县城住上新家的东溪沟人,一刻也没有放弃村子生态恢复和建设。通村的桥损毁了,村民们架起溜索桥,在朱华银带领下,背着树苗从溜索桥过河,栽树、补苗,硬是把20多万株沙柳栽在了山坡上。 村里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绿林之下,种上了魔芋、山药等,土鸡、跑山猪、蜜蜂养殖已成规模。如今的东溪沟成了绿色家园,30多户村民返村安居。 东溪沟村是北川县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的一个缩影。行走北川,天蓝水清,新县城的红梅花、九皇山的辛夷花、禹里镇的珙桐花、墩上乡的桃花竞相绽放,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心醉。 “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说的就是我们青川!”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谌利民一脸骄傲。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老谌时常跟保护区里的珍稀动物打交道。 青川县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各个领域。在原址上重建的新青川县城,街道整洁、道路平坦,居民小区大多被公园、广场环绕,花草芬芳。目前青川已基本实现环境生态化,城市绿地率达39%,人均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从青川一路往南,记者来到什邡市穿心店磷石膏堆场,眼前河水潺潺,脚下绿草如茵,身后青山幽幽,微风袭来,湿润清新,丝毫未见尘渣漫天的景象。 什邡境内有7处磷石膏堆场,仅位于蓥华镇穿心店处的堆场占地就超过150亩。磷石膏堆场的有效处理是业内公认的难题,也曾是什邡当地及周边群众的烦心事。 什邡市委书记季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什邡彻底停止审批产生磷石膏的生产项目,关闭和淘汰一批产生磷石膏的企业及生产线,同时引入企业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成效显著。今年4月,全国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措施现场会走进什邡。 四川地震灾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地灾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273万亩,全面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卧龙、九寨沟、王朗等保护区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惠民生,好事办进心坎 漫步汶川县威州镇阳光社区,居民们三三两两在小广场上“摆龙门阵”,几个小朋友在广场中央嬉戏。 记者和一位名叫苏清文的老人攀谈起来。“小区旁边就是县医院,我和老伴看病方便;配套的幼儿园、小学质量也很好。”苏清文是位退休教师,小区还在建设阶段,他就看上了这里,如今孙子孙女都进了小区旁边的小学、幼儿园。 阳光社区是汶川县城灾后恢复中建设的综合示范社区,集居民安置、公园绿地、感恩文化、地震遗址等为一体,现有1700多户、5000余人。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泽云坦陈,社区成立之初,因居民结构复杂、遗留问题多,有效管理一度成了老大难。 以问题为导向,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年与乡镇签订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群防群治,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构建起综治工作快速反应机制。阳光社区由此走上规范化治理之路,今年前4个月,社区可防性警情同比下降80%。 和苏清文老人一样有着满满获得感的,还有都江堰市壹街社区的居民。社区党委书记王利告诉记者,壹街社区是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项目,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 记者在社区看到,这里有机融合了川西田园风貌和上海里弄风情,院落围而不合,街道通而不透,城区与自然相互融合、历史与现代相互并存、生活与就业相互兼顾。山、水、城、林、堰、桥、湖融为一体,环绕社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 壹街社区还配套建设了5万多平方米的“两馆三中心一院一校一园”等公建项目。文化馆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蜀绣设计创意制作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川坚持民生优先,在灾区恢复重建各类教育机构3340所、医疗服务机构2032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115处、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项目4379个,帮助157.5万因灾失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学校、医院设施装备明显改善,抗震标准比当地民用建筑提高1度设防。 傍晚,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金光村日间照料中心里,年近古稀的王兴富老人坐在树荫下喝茶休闲;活动室里,十多个老人正下棋打牌、翻阅书刊,怡然自得。5年前,镇里投资近40万元将一处建筑改建为28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阅览室、休闲娱乐室、医疗室、淋浴室等。村里有专人为老人烧水送茶,还聘请了医生为老人看病。 如今的安州区,办理业务窗口单位服务快捷高效;休闲娱乐有免费公共文化场馆;市民出行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如果需要帮助,志愿者热情温暖…… 四川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体现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修复加固365万户受损城乡住房,新建26万套城镇住房,全面完成150万户毁损农房重建,保障541万户、1200万城乡受灾居民“家家有房住”,建成“三川两镇”(北川、汶川、青川、映秀、汉旺)等38个重点城镇,打造了汶川水磨、绵竹大乘、什邡马祖庙等特色鲜明的示范村镇。 江油市、罗江区等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苍溪县文家角村、芦山县青龙场村等6个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汶川水磨镇还荣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奖”。 10年恢复重建、振兴发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写在灾区人民的一张张笑脸上。巴蜀儿女豪情满怀,携手同行,阔步走在新时代。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3日 01 版) |
新华社西安5月13日电 题:最坚固的是学校,最漂亮的是民居--汶川地震10周年陕西汉中灾区回访 新华社记者李勇 石志勇 张骏贺 “5·12”汶川地震中,陕西汉中市略阳、宁强、勉县等多个县区遭受重创。10年之后,记者在灾区看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片欣欣向荣。天津市对口援建的民居、学校、医院,为当地老百姓筑起了美好家园,将幸福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积极进行灾后重建的同时,汉中市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灾区的人们也将灾难带来的惊慌和悲伤放下,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雪中送炭:对口援建筑起美好家园 “天津人可好了,我和老伴给他们送过花生、核桃、香菇,感谢他们给了我新家!”77岁的王定礼如今说起10年前到来的天津援建工作组,还如同说起自己的亲人一般熟悉。王定礼在地震后搬进的新家,位于天津援建的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亢家洞村五里坡安置点。如今,这里家家户户门前铺上了水泥路,村里还通上了自来水。 2008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天津市承担了支援宁强、略阳两县恢复重建的重任。天津市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实施全方位、点对点支援帮扶,陆续建成医院、中学、敬老院、集中安置点等9大类295个重建项目。 同样是援建而成的略阳县徐家坪镇徐家坪村上坪安置点,30余栋整齐划一的房屋坐落在马蹄形山坳顶部。10年前的地震中,上坪居民点35户农户中有31户需要重建。在天津大力援建下,灾后半年村民们就搬进了新房里。现在很多村民都在援建房屋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日子越过越敞亮。 援建让灾区学生们从条件简陋的校舍搬进了依山傍水的现代化校园。走进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和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记者看到,在分别占地135亩和208亩欧式建筑风格的校园内,标准室外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等一应俱全。 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也在灾区拔地而起。由天津援建的略阳县天津中医医院在2012年和县人民医院整合,成为拥有床位600张、职工580人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为全县20余万人提供医疗保障;宁强县天津医院每年门诊量也达到20万人次,配备了核磁共振、CT等高端医疗设备,为周边县区50余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 春风化雨:自力更生实现跨越发展 陕西灾区10年来一直积极自力更生,突破地理、交通、资源等制约,实现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产业经济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说,由于地处秦巴深山,交通闭塞,汉中市过去发展较慢,欠账较多。灾后重建对汉中市是一次现代化发展的启迪和洗礼。10年来,汉中市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坚持绿色循环和生态宜居定位,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谱写了经济发展、城乡变化、民生改善的崭新篇章。 交通不便曾是陕西灾区最大的发展障碍之一,汶川地震发生后,部分入川公路和铁路受损瘫痪,西汉高速一度成为当时仅有的抢险救援“生命线”。“10年来,汉中市公路总里程由1.3万公里增加至2万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由206公里增加到573公里,西(安)成(都)高铁穿境而过,汉中城固机场也开通了至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的直达航线。”汉中市发改委副主任金建中说。 借灾后重建机遇,灾区各县不断打造宜居城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略阳县委书记杨瑞良说:“地震中略阳城区受损严重,被称为‘站在废墟上的县城’。通过灾后重建和自主建设,略阳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面积由3.15平方公里增加到6.59平方公里,建成各类休闲广场12个,一座‘宜居、靓丽、幸福’的新县城加速形成。” “最坚固的是学校,最漂亮的是民居,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受益的是群众”--这是当地群众对灾后重建的共同评价。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说,汉中市灾后重建规划的3580个项目已全面完成,21.5万群众由土坯房搬进了结实明亮的砖房、楼房。得益于陕西省近些年实施的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先后有超过38万人从偏远山区搬迁到交通方便的川道或城镇居住,许多群众用上沼气、自来水、有线电视,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在产业经济方面,灾区也利用自然、人文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略阳县探索发展大山里的“甜蜜产业”,建成蜂蜜灌装生产线和中蜂选育培育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蜂产品年产值1500万元;宁强县以历史人文、民间艺术等元素,打造了包括青木川古镇游、汉水源生态游特色旅游项目,2017年接待游客39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7亿元。 风雨过后:人们开始新的生活 10年前的汶川地震影响了无数个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有人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有人在不安中完成高考,有人在余震中呱呱坠地,也有人在抗震救灾中成为英雄。10年后,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都不约而同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家住勉县同沟寺镇官沟村的“上门女婿”李玉华,在地震中失去了爱人和3岁的女儿。震后,外出打工的他回到家里,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岳母,也将山里的80岁老母亲接来赡养。现在李玉华一家已经搬到了宽敞的新房里,再婚后出生的儿子也已经牙牙学语,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地震时在帐篷里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辛尔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略阳县成了天津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语文老师,她说自己的愿望就是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而地震当晚出生在原略阳县人民医院的陈晓雯,现在已是一名四年级学生。稚气未脱的她和同龄人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着,汶川地震与她的唯一联系似乎只剩下大人们给她取的小名“震震”。 原宁强县黄坝驿乡小学教师王敏,在地震时为了救学生被掉落的瓦片砸伤倒在血泊中,被人们称为“大巴山深处最美女教师”,并被国家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如今的王敏已经成为汉中市幼儿园副园长,她说:“地震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们应该用永不懈怠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
央视网消息:十年之后,再见汶川。当年曾牵动全国目光的新闻人物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艰难的家园重建克服了多少困难涅盘重生?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深入当年震区各地走访拍摄,联合央视网《中国微故事》专栏策划推出系列微视频“十年·新生”,把最真实的汶川告诉你。石岩村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凤凰山的山坡上,在5.12地震中,石岩村发生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植被和房屋尽数损毁。在灾后重建评估中,石岩村被评定为不再适合居住。 因为新的安置点在大山另一边,多数村民不愿意搬走。“我住到我本地方来,我种点菜啊搞点养殖业都方便。” 原地重建,如何科学治山是最大的难题。石岩村经历2次并不成功的探索,在专家的指导和实验下,村民修筑围栏,挖沟建渠,一项修山护林的庞大工程告捷。 十年来,石岩村村民共植树成活400多亩,整个北川县共恢复植被57.7万亩。除断崖地区外,植被面积已恢复至地震前规模。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下,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曾经的废墟之上,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欣欣向荣。 您现在看到的是重建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街道整齐,店铺林立,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产业是当地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十年前映秀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地震后一个月,习近平就到汶川地震灾区考察抗震救灾工作;十年过去,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汶川地震灾区39个重灾县GDP年均增长9.3%;映秀镇已经成为汶川高山茶叶最大的集散地。今年春节前,总书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在映秀镇为大家鼓劲加油。 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牵挂,成为当地群众同心向党、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现在,这里的茶叶品牌已经远近闻名,“汶川三宝”特色水果远销到国内很多大城市,其中的甜樱桃就带动种植区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15000元。 牢记总书记嘱托,现在,汶川正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灾区的生态重建,也在加紧进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力度越来越大。这两天,汶川县绵虒镇造林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远俊每天带着社员,管护上月刚种下的1000多亩辐射松生态林。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个颜色。 现在,四川灾区已经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等情况时强调:“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这更让当地坚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在曾经的废墟上,一个充满生机的家园已经浴火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受灾严重的6个市州,2012年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49.63%,2017年提升至52.88%。 如今四川已建成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共计991支,益民信息社让很多偏远地区的村民享受到了远程医疗。 在地震灾区甘肃陇南,今天举行的灾后重建十年成果图片展,上百张照片正诉说着陇南十年来的变化。村舍整齐了,产业兴旺了,火车开通了,机场通航了。 |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侧记 十年白驹过隙,十年沧桑巨变。 2008年,一场强震突袭四川,摧毁万千家园,山河为之哭泣;2018年,灾区涅槃重生,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5月12日,在十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时间节点,四川各界纷纷行动,深切悼念在十年前那场惨烈的灾难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深切纪念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壮举。 当日一大早,北川人便扶老携幼涌向北川老县城,因为那里有他们牵挂的亲人长眠。他们回忆当年的情形,相互述说这十年的经历,寻找亲人遇难的位置,感慨活着真好。不少群众还带来了香烛,给天堂的亲人送去祝福。数不清的人给大地震集体公墓敬献鲜花。 在茅坝中学旧址(北川中学初中部),当年残存的旗杆仍然飘扬着鲜艳的国旗。旧址上悬挂着一位母亲给孩子的第三十封信。即便知道孩子永远回不来了,她仍然心存希望,留下电话号码,希望回来的孩子能看到。望乡台、三倒拐、遗址旁……人们努力寻找亲人的足迹,表达自己的哀思。 这一天,上万人进入北川老县城。对于他们来说,十年是一个重大节点,但生活还得继续。十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灾区人民顽强拼搏、感恩奋进,战胜了灾难,也学会了坚强。 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废墟遗址被原样保留,成为汶川特大地震的永久记忆。在倾倒的教学楼前,一个破碎表盘的雕塑永远定格在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在这一片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废墟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依然在高处迎风飘扬。遗址西侧,一面浮雕墙用铭文和雕塑记述着地震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壮举。 14时28分,“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在漩口中学遗址举行。仪式开始前,各界人士神情凝重地缓步入场,面向遗址默然伫立凝视。纪念仪式开始后,全场肃立,向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默哀。纪念仪式最后,思念曲响起,出席纪念仪式的军地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手持菊花,依次缓步走向献花台,深情俯身献花,寄托哀思和崇敬。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在这里庄严集会,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致以深切悼念,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灾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心系灾区、无私援助的全国各族人民、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致以诚挚感谢。” 地震后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兄弟省区市对口支援,全国人民倾情相助,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国际友人慷慨解囊,来自五湖四海的关怀厚爱,让灾区人民深切感受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社会主义大家庭无比温暖。彭清华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段奋斗历程虽已定格历史长河,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激励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开拓前进。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彭清华说,当前,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四川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 周洪双 |
12日拍摄的四川彭州市小鱼洞镇民居。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记者回访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昔日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新华社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智勇 四川日报记者 吴亚飞) 保留至今的特殊门牌 龙海厅、芗城厅、龙文厅……彭州市三界镇镇政府,有11间平房被取上了别致的名称。 “这里曾是三界镇镇政府腾出来给漳州援建干部住宿兼办公的房间,当时大家远离家乡,一时兴起就以漳州的地名为这些办公室命名,并挂上了门牌。”漳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原漳州市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沈诏坤到访这里时,满怀感慨地拍下了照片。“挂门牌的目的是时刻提醒我们,我们来到彭州是带着党政领导和家乡父老对我们的嘱托,时刻牢记着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十年间,当地政府人员不断流动。没想到,三界镇将这些门牌保留至今。”10日,沈诏坤在向记者讲述援建往事时感慨地说。 沈诏坤的微信名叫牛哥,他的朋友圈里至今保存着与彭州难以割舍的点点滴滴。 “这些门牌是对福建援建者背井离乡,把彭州当作第二故乡建设的见证,将这些门牌保留下,不但是表达感恩之心,也激励着我们从灾难中崛起,在希望中奋进。”三界镇党委副书记余劲松谈道。 同样坚持守候的,还有彭州敖平中学的高考成绩单。 “援建结束后,每年我们都会收到来自敖平中学的喜报。”沈诏坤介绍,这些年来,看着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涌现出来,我们援建队伍感到由衷地开心。 两地合作再跨台阶 在彭州访问期间,福建省代表团特别提出,要到彭州福建商会的办公楼看一看。 “商会的成立正是两地在彭州灾后恢复重建中结下的缘分。”彭州福建商会会长黄万山介绍,2010年,彭州福建商会在福建对口援建彭州前方指挥部成立,使其能在福建对口彭州恢复重建工作结束后,商会作为平台,继续推动两地经济商贸合作往来。 在11日上午举行的“闽彭缘茶叙”福建-彭州投资推介活动上,彭州与福建援建代表团就双方的深入合作方向展开探讨。 来自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是两地加深合作的典型。2008年,得缘于对口援建工作的推动,永辉(彭州)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在彭州落地。该公司四川大区总经理王雪飞介绍,经过10年发展,永辉和彭州的项目合作不断跨上新台阶。2017年11月,总投资10亿元的永辉供应链现代化产业园项目在彭州动工建设,项目占地约300亩,可满足200家门店经营需求,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该项目分为两期,投资3亿元的第一期项目将于2018年11月投入使用。投资7亿元的二期项目计划于2019年3月启动建设。未来,永辉还将立足彭州打造成都绿色食品智能商业生态圈。 “两天的走访,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变的情谊,也见证了两地经济社会合作的持续推进、日益密切。”福州市经信委调研员、原福州市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牛建春说道,福建援建的2个闽彭产业园都发挥了“造血功能”,成为彭州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福建援建干部引导来彭州投资的闽籍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4家闽籍企业的业务发展到了四川省其他市县。 “一踏上彭州的土地,我就感到很亲切、很振奋。作为一名援建干部,对彭州人民、援建项目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情很深。当行走在福州援建的小鱼洞大桥上,当时‘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情形都历历在目。”牛建春说,看到彭州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成型,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他倍感高兴。 “过去十年,彭州自强不息谋发展,我们感到敬佩;两地十年情谊不变,我们感到温馨;对于彭州的未来,我们由衷祝福。”牛建春说。 |
福建援建医生林亚洲在今年4月27日发的微信朋友圈。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智勇 四川日报记者 吴亚飞 通讯员 曾维 文/图)彭州市人民医院是目前彭州最大最好的医院,由福建省厦门市对口援建。在彭州市人民医院的档案馆,陈列着一台已经老旧的心脏临时起搏器。这个心脏临时起搏器承载着一段闽彭两地医生在地震大灾面前并肩战斗的故事。 “随着技术更新,这台机器已经淘汰,但它却意义重大。”该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阳运强向记者介绍,这是医院第一台心脏临时起搏器,是灾后重建时,由福建的医疗专家带至彭州的。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彭州卫生医疗机构损毁严重,又有大批伤员急需救治,来自福建的医疗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在板房里看病疗伤,遇上特殊手术,这些专家也不二话,套上30多斤重的铅衣(防辐射)为病人做手术,一台手术下来他们所‘吃’的射线相当于普通放射科医生一年的量。”阳运强回忆说,大地震后有一段时间天气多变。当时在板房医院,有一天晚上下暴雨,突然有一个雷电火球打下来,击穿了一名叫叶烈夫的福建援建医生所住的铁架床铺的床板,所幸叶烈夫医生有惊无险,但也让人心有余悸。第二天早上,叶烈夫医生照样正常上班为病人做手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闽彭两地的医生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历经生与死的交情。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结下的情谊,彭州却成了这群医生近十年的牵挂。 “得益于来自福建医疗专家的指导,震后十年,我们从无到有,如今拥有了整体水平位列成都区县医院前列的血透室。”该医院血透室责任组长黄丽介绍。 “这十年来,通过手机、QQ、微信等通信工具,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专家林亚洲对于我们的任何技术问题总是即时作答,还数次亲至彭州无偿开展培训课。”阳运强说,临近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4月27日,前来为彭州医生授课的林亚洲发表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匆匆10年,旧貌新颜。一座从废墟中崛起的新城、新医院,凝聚了两地人民的光荣与梦想。真心希望一切未曾发生,我也未曾来过这里。但昨日已过往,今时唯愿天下平安!” |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电 (记者 贺劭清)“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我非常同情地震灾区人民经受的灾难,同时也很欣慰能看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12日在成都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时如是说。 据了解,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共有7支国际救援队和医疗队奔赴四川支援救灾工作。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也及时伸出援手,积极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20余国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受邀走进汶川地震灾区,感受灾区新貌。 “三天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汶川地震灾区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数据,这些数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说,虽然从历史上看十年时间非常短暂,但对一个人的人生而言却十分漫长,他想借此机会向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慰问。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用300余张照片、130余件套实物,展示了汶川地震灾区十年来发展振兴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城乡面貌变化。 “面对自然灾害,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的,那就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西班牙驻华大使卡内罗说,看完展览,他对中国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印象深刻,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后的建筑都是按照防灾减灾的标准修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以色列向灾区捐赠了15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当时我在上海工作,负责和以色列的企业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为地震灾区提供援助。”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蓝天铭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的“美好新家园”部分让他印象深刻,他看到了十年来四川在防灾减灾等各个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 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孔思达曾多次到四川汶川、北川考察灾区重建成果。“如果你不知道那段历史,可能你去汶川、北川都不会觉得十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孔思达说,展览结束后,他还会再次前往汶川,进一步了解十年来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成果和重建经验。 |
中新社四川德阳5月12日电 题:汶川震后出生的108个“罗汉娃”:十年成长 不忘感恩 下课铃响起,即将迎来十岁生日的傅梓航和同学们一起跑出教室。最近他长高了,圆圆的脸蛋上泛着健康的红润。 傅梓航是四川省德阳市北京师范大学什邡附属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罗汉娃”。除了傅梓航以外,和他同校的杨城柯、龙思羽、罗明贞溪也是“罗汉娃”。这样的“罗汉娃”,一共有108个。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什邡妇幼保健院楼房成为危房。为了帮助院内待产的孕妇顺利生产,受损较轻的罗汉寺为她们敞开了大门。从当年的5月13日到8月7日,在罗汉寺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保健院”内,先后有108名婴儿呱呱坠地。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罗汉娃”。 十年过去了,“罗汉娃”们的成长也象征着灾难过后新生命带来的希望,并见证了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这些“罗汉娃”和他们的家庭,则始终没有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 每年春节期间,罗明贞溪都会和妈妈一起到罗汉寺看望寺庙里的各位师傅。“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够在一场很大的灾难后顺利出生。”这个眼神清澈的小女孩告诉记者,自己未来想成为一名主持人,让更多人知道乐于助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妈妈给我讲过我出生时的故事,很感谢当年帮助过我们的所有人。”个头不大的龙思羽很喜欢运动,体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保家卫国,通过帮助他人来传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谈及当年的事,罗汉寺的能运记忆犹新。当年地震发生后,罗汉寺在方丈素全法师的带动下帮助医院搭建帐篷、用禅凳拼成小床、将厨房让给孕妇家属做饭……“看到孩子们平安出生,我们都很高兴,收获了‘欢喜心’。” 能运告诉记者,这些“罗汉宝宝”的成长让人欣慰,希望以后他们能够好好学习,继续健康快乐地生活。 “小时候看《西游记》,里面就有108个罗汉,而我们是108个‘罗汉娃’,感觉很神奇。”傅梓航为自己“罗汉娃”的身份自豪,一直希望能与其他的“罗汉娃”们见面。 不久前,配合讲述这些“罗汉娃”故事的电影《一百零八》的拍摄,这些在手电筒光照下出生于禅凳上的孩子们首次重聚。十年前,罗汉寺的慈悲为他们遮挡住了风雨;十年后,他们手拉手站在古朴的寺庙内,充满朝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