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震级达8.0的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举国哀悼。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多难兴邦,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东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智勇)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受福建省委、省政府委托,带着对彭州人民的深情厚谊,副省长郑建闽率领福建省代表团,参加四川省委、省政府组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10日至11日,福建省代表团回访我省对口支援建设的四川省彭州市,亲身感受彭州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在彭州小鱼洞镇地震遗址公园,福建省代表团参加了地震十周年纪念仪式,向地震遇难同胞表达哀思,向抗震救灾英雄致以敬意。随后,福建省代表团参观了白鹿镇、葛仙山镇等地的灾后重建成果,考察濛阳镇畔水青江新农村建设,出席“闽彭缘茶叙”福建—彭州投资推介活动等。 在彭州市纪念“5·12”地震十周年座谈会上,郑建闽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彭州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问候,指出福建干部群众要学习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抗震救灾精神与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建设新福建再创新业绩;要不断深化同彭州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密切产业协作,加强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中国力量铸就重建奇迹——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 新华社评论员 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十年弹指一挥间。当被大地震摧毁的汶川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目睹废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迹,我们愈发坚定了从灾难走向辉煌的必胜信念。 走进今日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从与死亡竞速的生命救援,到实施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科学重建,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是震前的3.2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恢复重建的累累硕果,告慰灾难中逝去的生命,见证创造奇迹的中国力量。 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力量。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组织各方面力量资源投入灾区。无论是72小时内调集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驰援灾区,还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无论是出台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灾区特殊支持,还是组织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参与恢复重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成为战胜灾难、恢复重建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定能应对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铸就复兴征程上的更多奇迹。 这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奋斗力量。地震崩山毁屋,却摧不垮灾区人民的斗志。擦去眼泪、撸起袖子,党员干部扛起抢险救灾重任;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灾区群众迸发重建家园的干劲。重建不是简单恢复老样子,而是新起点上的再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灾区干部群众以重建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趟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从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的生态旅游小镇,到探索农旅、文旅业融合发展,推动节能环保绿色新产业发展的转型之路,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深刻昭示,只要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就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是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血浓于水,心连着心。灾难袭来,从企业家到拾荒者,从工人农民到青年学子,从港澳台同胞到海外华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汇成勠力同心救灾重建的爱心洪流。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甘于奉献的志愿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凝结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给满目疮痍的灾区注入恢复重建的强大精神动力。据统计,受灾地区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救灾英雄和志愿者以奋不顾身书写大爱,以无私奉献传递温暖,画出守望相助的最大同心圆,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载不懈努力,写下汶川恢复重建精彩篇章;百年接力奋斗,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新家园,共同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
央视网消息:2008年5月12日一场8级地震让世界记住了汶川,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帮助下,地震灾区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重建家园的壮歌。 汶川县的水磨镇位于岷江的支流寿溪河畔,山环水绕,羌族、藏族、汉族混居,街道具有川西特色,又有民族风情。曾经的水磨镇是一个以高能耗工业为主的小镇,村民舒代福就在工厂厂区里开车,2008年汶川地震中舒代福死里逃生,但生计成了问题。 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老人村村民舒代福:地震了以后我们的脑壳一片空白,厂也停了,就没有地方工作了,不知道以后吃啥,脑壳一片空白。 以后的路怎么走,这也是水磨镇面临的问题,地震让古镇成为一片废墟,但建设者们没有急于进行简单的恢复性重建;而是立足长远,重视生态环保,将61家高能耗工业企业全部搬迁,恢复古镇面貌。 不仅重建基础设施,水磨镇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农业 旅游的发展模式。 旅游的发展让舒代福看到希望。2011年,他在古镇开起了饭店,因为生意火爆,2013年、2017年又开了两家,收入跟之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水磨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进行产业调整的不仅是水磨镇,为将非物质卫华遗产进行产业转化,阿坝州在映秀镇建立非遗主题文化创业园,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邀请几十个非遗项目进驻发展。汶川是“茶马古道”重要节点,自古有采茶传统,蒋维明应邀来到映秀镇创办人民茶业。蒋维明时常会到映秀的茶园走访,了解茶园分部,进行茶叶生产情况分析。村民马群英前不久在隔壁村了解到可以采茶提供给人民茶业,闲暇时就到山上的古茶园采茶。 马群英介绍,今年还能采20天左右的茶,如果明年从嫩芽开始采,收入肯定会更高。 蒋维明的人民茶业带动170户农户采茶创收,人均每户增收一万元。2018年,他还会把产业拓展到水磨镇,建立茶文化教育培训基地,纳入农民工培训体系,让更多人传承制茶的手艺而受益。 10年之前,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几十万平方公里,10年之后,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焕发出勃勃生机。灾后重建,建设的不仅是道路、民居、学校和医院,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
弹指一挥间,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 从“可乐男孩”到“可乐博物馆”馆长, 从“敬礼娃娃”到“最美少年”, 从震区少女到全国人大代表…… 因为这场地震, 许多人的命运轨迹被改写。 从他们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人性的光辉。 十年过后,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薛枭:从“可乐男孩”到“可乐博物馆”馆长 汶川地震中,18岁的薛枭被困废墟80个小时。 已经筋疲力尽的他与救援人员相约互赠冷饮, “叔叔,记着我要喝可乐。” 在残酷的灾难面前, 薛枭的乐观“逗乐了悲伤中的中国”, 人们把他称作“可乐男孩”。 如今,薛枭已是“可口可乐世界”博物馆负责人, 经常参与、组织各种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 朝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目标不断迈进。 “地震那么大的困难都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郎铮:从“敬礼娃娃”到“最美少年” 2008年5月13日,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 3岁幼童郎铮躺在一块小木板做成的临时担架上, 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十年过去了, 当初的“敬礼娃娃”,如今已经长成了1.7米的少年。 成绩优异,被评为“最美东辰少年”等称号。 褪去“敬礼娃娃”的光环,郎铮说:“我就是我”。 “夹缝男孩”郑海洋:轮椅上起舞的新青年 汶川地震中, 郑海洋身处废墟夹缝中超过22个小时, 为了不让救援人员担心, 在被救出的那一刻, 他透过缝隙摆出“胜利”的手势。 虽然获救,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 从曾绝望想自杀,再到一次次创业, 十年间,郑海洋的人生跌宕起伏。 去年他再次创业,致力于残疾人医疗康复事业。 “因为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所以要好好珍惜现在。” 程强:成大后我就成了你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 大批空降兵官兵飞赴抗震救灾前线, 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死抗灾救人。 在最后送别救援部队的人群中, 12岁的程强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 这一幕,成为汶川灾区群众为人民子弟兵送行的经典画面。 如今,22岁的程强梦圆军旅, 不仅成为了一名空降兵战士,还当上了“黄继光班”班长。 “空降兵救了我,给我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 “举牌男孩”徐广:希望成为一名军医 还记得当年青川那个“举牌男孩”徐广吗? 那一年,他手举自制的纸牌, 上面写着“你们辛苦了”感谢前来救援的官兵, 让人动容,成了网络“小红人”。 十年过去了, 如今,徐广已成长为一名医学院学生。 他对军人有着强烈的崇拜感, 希望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 “如果没有机会继续深造,那就当一名基层医学工作者。” 蒋敏:10年“平凡之路” 汶川地震,女民警蒋敏失去了10位亲人, 但她始终坚持在救灾一线, 因过度劳累曾多次昏倒在救援现场, 被称为“中国最坚强女警察”。 获得无数荣誉之后, 蒋敏最终还是埋头于一些“不起眼”的幕后工作。 “荣誉,更多还是一种鞭策。 人总会有懈怠的时候,过往荣誉就是最好的提神剂。” 王洪发:为逝者好好活下去 汶川地震中, 时任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一家20口人不幸遇难。 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没有时间悲伤”, 当时分发救灾物资、统计死亡和失踪人口的工作, 全落在了他一人的肩上。 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如今53岁的王洪发工作起来依然忙碌。 他的愿望是:等到退休,领养一个孩子。 “为了死去的人,要好好活下去!” 马元江:投入工作享受生活 在汶川地震中, 马元江被压在7米深的废墟下, 没吃没喝近179小时后获救,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赞“179小时先生”。 如今,马元江做了一名志愿者,去献血,探望老人。 他感到生活越过越开朗、开阔。 “经历过灾难,我深深地明白了‘重生’的意义。 活着,就要更积极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徐萍:从震区少女到全国人大代表 十年前,她是那个常在脑后扎着个马尾辫的圆脸小丫头, 身处校园,亲历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离开。 十年后,通过自身不懈努力, 她已成长为一名“95后”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3月7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 因为读到一句话,她发言戛然而止。 在场的代表们发现, 这个23岁的姑娘,赧然一笑,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 她比许多同龄人更明白这句话的千斤之重。 现场有人小声说:“这是从灾区走出来的孩子。” 徐萍最常提及的一句话就是: “感恩于心,希望能从一名受助者成为一名施助者。” 追忆“最牛校长”叶志平 汶川地震十年,还有一个我们难以忘怀的面孔, 那就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汶川地震时, 桑枣中学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演习, 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零伤亡”奇迹。 叶志平因此被称为“最牛校长”。 2011年6月27日,叶志平不幸病逝,终年57岁。 当时在病房里的同事说, 叶校长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没有防到自己的身体。 叶志平曾这样说道: “我不牛,我想做牛,做鲁迅先生笔下的孺子牛,就是我的目标。” (文/李志强,综合新华社、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 |
10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地震灾区多个自然保护区损毁严重。10年过去,经过不懈努力,震区大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修复。 日前,记者走进当时地处重灾区的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溪流瀑布飞泻、峡谷幽深,山梁纵横交错、千姿百态——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北川县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秀美景象。 10年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这里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损毁。10年过去,小寨子沟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不仅如期完成,相关技术还形成体系,为后来的芦山地震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 走进一片高大的阔叶林,清风徐来,树林窸窣作响。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参与小寨子沟生态修复的四川林业部门研究人员邓东周告诉记者,人工修复内容主要包括植被改造、封山育林等,小寨子沟植被改造3500亩、封山育林22.5万亩,工程于2010年正式开工,2015年全面完成。 “小寨子沟是岷山山系大熊猫至关重要的栖息地带。”小寨子沟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尹雪梅告诉记者,保护区所在的北川县,属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当时,保护区林地资源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损毁,致使局部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 “保护区山高坡陡、河谷狭窄、地形复杂,再加上地震后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植被恢复困难。”北川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大地震后的植被恢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地震后生态危害的类型比较复杂,林草植被的自然恢复难度大。”邓东周表示,从植被恢复到生态功能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保护区处于岷江流域干旱河谷区地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更为缓慢,仅依靠自然修复不够,必须通过人工干预促进快速恢复。 目前,小寨子沟保护区在地震中造成的生态损毁基本得到修复,形成了森林结构稳定、生态效益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在人工修复过程中,完成了保护区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建立了小寨子沟保护区动植物名录、珍稀动植物名录,并新增168种植物记录和50种脊椎动物记录。“2016年,保护区发现新的物种‘北川驴蹄草’,也是生态恢复的有力例证。”小寨子沟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赵军表示。 近日,中科院发布的汶川地震10年遥感动态监测显示,与地震初期相比,汶川地震灾区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增加,6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63%的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在逐渐减弱。 当年同样处于地震重灾区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站长陈继祥介绍,地震中,保护区下设的7个保护站不同程度受损,林区巡山道路毁坏。地震后,保护区受损道路和设施、保护站房屋得到修缮。2014年,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向国家林业局申请专项资金600万余元,维修打通全区巡护监测基础差的路段,为野外巡护提供便利。 “植被恢复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行走在小寨子沟保护区内,各类树木花草让人目不暇接。“植被是保护区的生态底本,植被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群落物种丰富的重要指标。”赵军告诉记者,植被的人工恢复,成为保护区生态修复中重要又谨慎的一环。 “在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的树、灌木和草的种类时,我们坚持不引进外来物种。”赵军表示,外来物种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地区后,种群会迅速繁殖,可能会严重破坏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而保护区的本土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同时易成活、苗源多、价格低廉,“因此,保护区植被恢复主要在北川范围内的原有植物中进行选择,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能防止同一地块植被较单一,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小寨子沟保护区内,有大片人工栽种的竹林。汶川地震后,保护区内人工植竹超过4000亩,其目的在于解决区内大熊猫的粮食短缺问题。 邓东周告诉记者,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降低,使部分大熊猫种群不能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对小寨子沟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了首次质量评价研究,筛选出四大类共18种植物作为植被恢复的主要树草种,并提炼出适用于保护区的三大类植被恢复类型,促进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恢复。 据统计,10年来,四川地震灾区建成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73万亩,全面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 白水江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白水江保护区的林地林线前移300米至600米,野生动物栖息地进一步扩大。据了解,白水江保护区现有天保森林管护面积已达215.66万亩。 “如今,这里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走廊’了” “不仅是大熊猫,目前保护区内还有金丝猴、羚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多种。”赵军表示,震后10年,小寨子沟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5年,四川省林业部门公布了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北川境内大熊猫共74只,“如今,这里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走廊’了”。 在白水江保护区,今年5月2日,工作人员发现,2017年底至今,多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妈妈带着幼仔活动的画面,这意味着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添加了新的成员,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白水江管理局对保护区92条固定样线实行定期监测,对20条随机样线随时巡护,把保护、监测、科研有机结合,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年至2014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保护区已有大熊猫110只。与此同时,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熊猫的伴生动物种类、数量都比较好,同一个栖息地生存着这么多动物,说明这片栖息地非常棒。”白水江保护区丹堡河保护站站长马涛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1日 15 版) |
彭国华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矿洞172个小时获救,被人们称为“最牛矿工”。 东南网5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许多人家园被毁,生死相隔。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了当年的震区四川安州(原安县)、北川、青川等地探访了“最牛矿工”彭国华、“重组家庭”母志勇与王蓉夫妇,以及“独臂英雄”石光武等曾经受灾的群众。十年间,他们已经从地震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回到了生活的轨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打拼着,脸上亦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最牛矿工”彭国华成为技术工 最大愿望是家人团圆 在绵阳市安州区沸水镇枫香村,记者见到了一名当年受灾的群众,他就是彭国华。今年47岁的彭国华,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矿洞172个小时获救,被人们称为“最牛矿工”。 彭国华是安州区雎水镇喜村人,地震时,正在村里一矿井中作业的他被埋。“当时知道喊也没有用,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省体力,以睡在地上为主,渴了就喝岩石上渗出的一滴滴水,水不够就喝自己的小便,饿了吃草纸和煤块。”坚持了7天后彭国华获救,创造了生存奇迹,随后被送往灾区救助点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身体得到了恢复。 记者眼前的彭国华中等身材,皮肤略为黝黑,前额的头发几乎掉光,但身体并无大碍,声音洪亮。在描述当时被困情景时,彭国华已平淡了许多,不见那场灾难留下的阴影。他说,虽然当时家被毁了,但好在一家人都还在,有一双手,就能奋斗出自己的幸福。 经历生死浩劫,让彭国华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他不想再去矿山打工,也不愿意出远门。灾后重建需要大量泥瓦工,彭国华就在建筑工地跟人学起了做泥瓦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工钱也从80元到120元,再到150元、200元。 2017年,彭国华还承包了30亩林地,种了柳杉,现在他更多的时间都待在山上,薅草、种树。今年,他还计划在林下套种药材,如果照管得好,一年下来收益也不少。 彭国华向记者展示他和恩人的合影。 现在彭国华一家居住在道喜村集中安置小区,有近百平米。彭国华妻子文友会在家经营小卖铺,儿子毕业后当了两年兵,现在在成都房屋中介公司打工,女儿在绵阳上初中,一家人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现在一年的收入还算不错,一年加起来有3万多元,吃住这些生活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说大富大贵,但已经够了。”彭国华说,这十年看开了许多事,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就是他最大的愿望,在生活上稍微勤快点就不会被饿着,凭双手挣钱最光荣。 十年过去了,但彭国华没有忘记曾经救过他的人。今年4月9日,彭国华和妻子带着一面锦旗,前往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恩曾经救治他的医生们,并为医生们送去家乡的蜂蜜和自家绣的鞋垫,这些鞋垫全都是彭国华夫妇在这十年间,每每想念起这些恩人时绣的。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我只想说希望帮助过我的人工作顺利,一切都好!”彭国华一直和当年救治自己的医生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抗震10年”,群里有12人,除了他和家人,其余就是当年救治过他的医生和护士,他想让爱延续下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重组家庭再造幸福生活 “5.12”汶川地震中,很多家庭都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另一半。震后,或经过朋友、或经过亲戚、或经过邻居介绍,让震后感到强烈孤独和无助的他们走到一起,多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一起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撑起一个家,拼织出幸福美丽的生活。 在北川县擂鼓镇盖头村就有这样一组家庭,妻子王蓉、丈夫母志勇,他们在“5·12”汶川地震中都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另一半。地震后,王蓉独自抚养12岁的儿子,而母志勇的两个儿子分别仅有16岁和13岁,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成长。 王蓉说现在一家人过得很幸福,已经知足了。 “我们是2008年9月份别人介绍认识的,当时还不想再婚,那个时候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当时,刚刚失去丈夫的王蓉感觉天塌了,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母志勇也正经受丧妻之痛,双方经朋友介绍见面认识后,就相互留了电话,开始慢慢打电话联系,两个人相处的很愉快,就走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生活。 结婚后,夫妻俩把在地震中受损的房屋重新修葺了一翻,经营着家里的批把树和茶叶,母志勇也在周围帮人搞装修,农闲时节,王蓉也会出去打点零工,一家人的收入还算过得去。 记者在王蓉家看到,这是一栋平层的建筑,房屋周围种了不少的批把树和茶树,屋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我们在一起不吵架,现在经济各方面条件都好了不少,生活也没什么压力。” 王蓉说,虽然他们是组合家庭,但一家五口一直相处非常融洽,让她感到很温暖,通过这些年的奋斗,一家人过得很幸福,已经知足了。 王蓉家 十年过去了,王蓉和母志勇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王蓉的儿子去了部队当兵,门口挂着的那张写有“光荣军属”的牌子,是她的骄傲,母志勇的两个儿子都在成都打工。 “自己孩子比较争气,他的两个孩子也很尊敬我、爱我、心疼我,感觉跟亲生的一样。”王蓉说,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懂事,她和母志勇的付出没有白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独臂英雄”石光武日子越过越红火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在“5·12”大地震中房屋、基础设施全部受损,许多村民无家可归。地震后仅一年时间,村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坚韧奋进,快速推进农房建设,喊出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 村民石光武右手前肢在15岁时受伤失去,他的妻子张正芳先天聋哑,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铺。地震时,石光武和儿子正在地里忙着农活,他们连忙赶回家,却发现房屋成了一片废墟,楼房垮了,小卖部被埋了,摩托车、电视机也被砸坏了。 石光武的小卖铺门楣上一幅对联很显眼。 “人没事就好,房子垮了,再修就是了。”石光武安慰家里的人说。震后第二天,石光武就开始用木板在路旁搭过渡房,并把小超市的生意继续做下去,带着儿子、儿媳冒着余震,从残垣断壁下将一些副食品和矿泉水抢运出来,与左邻右舍分享。 2018年7月初,当大多数受灾群众还在忙着搭建过渡房的时候,石光武拿着政府补助和小商店赚的钱,买来一些木材和砖瓦建房,成为青川县第一户震后搬进永久性新房的农户。地震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枣树村时得知他的事迹,还专门到了他家里,夸赞他是自强不息的典型。 记者在石光武的小卖铺看到,门楣上一幅对联很显眼,上联写着:“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下联:“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横批:“自强不息”。 这些年,石光武还到首都北京参加会议、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上进行火炬传递。以石光武为人物原型的励志电影《石青川》还于2012年上映,讲述了石光武在经历地震、残疾等一系列灾难后不等不靠、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当时喊出的口号。 如今石光武还买了车,儿子驾驶跑客运,除了经营小店之外,石光武还发展起产业,种植了有机茶和核桃,家庭每月的总收入在1万元左右,全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的枣树村变得越来越美,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我的小店的生意也更加火爆。”石光武说,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就是无比幸福快乐。
|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汶川映秀考察,实地察看震后10年的发展振兴情况。 明天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那一天,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纪念这个日子,不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祷灾难不会再一次重演。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天灾难以避免,但可以有效防御,有良好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5月12日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过去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除了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外,在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方面也已取得巨大进步。就在今年的国家机构改革中,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还专门组建了应急管理部。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曾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题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就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健全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作了具体部署。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根据该方案,将组建应急管理部,目的在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其中,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也纳入应急管理部。4月16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在建立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应急管理部对于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构建一个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具体到地震应急救援,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从四川芦山到云南鲁甸,我国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经过一次次灾难的考验和磨砺,在反应速度、物资准备、技术装备、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不断健全完善,推动着救灾效率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灾区看望群众 救灾方面,每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人民的安危。救人,始终是他强调的第一要务。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前往地震灾区,考察灾后重建工作,今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实地察看震后10年的发展振兴情况。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看望干部群众。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十年,想要忘却而又时时记起的,一定是刻骨铭心、感天动地的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亿万中国人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 这几天,前来“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为遇难者献花祭奠的人越来越多。漩口中学大门处的纪念雕塑上,时间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十年过去了,我们专门从成都赶来缅怀在地震中的遇难者,看到当年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希望灾区群众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来自成都的李江兰一行四人自驾前来为遇难者献花。 十年,是时间的跨度,是奋斗的历程,是重生的足迹。经过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发展振兴,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巴山蜀地发生历史性改变。汶川、北川、青川……39个重灾县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精神生活等都迎来巨变。 2017年地震灾区39个重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是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如今的地震灾区实现了浴火重生,龙门山脉城镇村落美丽和谐,焕发出勃勃生机。 奠定跨越发展的振兴动能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立夏刚过,巴蜀大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春耕。北川县禹里镇三坪村陡坡上的梯田一垄高过一垄,层层叠叠,村民们正在一片核桃树园中劳作。 “这片核桃树是由禹三红高山生态合作社种植的,我在合作社里务工一天可以挣70元,再加上我养的80多只土鸡,现在一年挣得比过去多多了。”65岁的李显军停下手中的农活,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公路,“地震后,公路直接修到了我们村里,家家住新房,户户通水电,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禹里镇党委书记徐进介绍,震后,全镇26个村房舍尽毁,道路全部损坏。现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甚至通到了不少村民的院坝里。“如今全镇不仅发展起高山蔬菜、水果和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而且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今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 地震,震毁了北川,但重建又兴盛了北川。现在,北川县已建成中羌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基地75万亩,第一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增长4.4%。“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带动总共20384名贫困人口中15686人增收。各类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推广“村集体种养大户”等“六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310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标。 北川之变就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之变。通过重建,城乡面貌更新,基础设施改变,产业兴起,生态改善,巴蜀处处生机盎然,发展动力十足。 什邡市震前是四川的十强县,地震让其经济遭受重创。十年来,什邡市坚持绿色发展,将106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把65家问题企业和101条落后生产线关闭淘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8.32%。在北京市对口援建中,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什邡经济开发区。什邡市2017年GDP总量达到284.7亿元,是2008年的3.1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亿元,是2008年的3.6倍。 四川明日宇航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通过北京对口援建落地什邡市,现已成为国内拥有高端制造设备规模最大、专业最全、产品种类最多的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民营企业。公司不仅带动了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发展,还解决了当地3000余人的就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255人,为什邡乃至德阳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年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始终把发展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明显增长,灾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凝聚起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 走进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绿树掩映、花草环绕,民居白墙上,处处可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年画。年画街坊、年画广场、民间年画艺术馆、二十四孝雕塑群等旅游景点分布其间,形成了完整的以绵竹年画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落。 地震前,年画村年画绘制家庭作坊只有几户,现在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有1500余人,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十年前,村民一年通过画年画的收入仅有一两千元,而现在每年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呢!”村民刘庆说。如今的年画村,正依托年画文化,结合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打响了“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于2011年成功创建4A级景区。 从年画村辐射出去,绵竹市挖掘以绵竹年画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加强年画创意产品开发。随着年画村的打造、年画博物馆的建立、年画超市的兴起,绵竹年画年销售额达到3000余万元。 在发展振兴里找到文化振兴之路,用文化振兴凝聚精神力量,这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走过的特有之路。 北川老县城由于在地震中破坏极度严重,震后异地重建新县城。走进新县城,极具羌族地域风情的房屋鳞次栉比,坐落在县城中轴线上的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巴拿恰因其独特的羌族风情而享誉省内外,各类民俗手工艺店和土特产品店里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北川羌绣非遗传承人何国良在地震后选择回到北川,通过利用羌民的传统技艺,组织和培训农户生产自救。他不仅带动了400余名妇女就业,更为传承、传播、发展羌绣作出了贡献。他们公司生产的羌族服饰、民间手工艺美术品、装饰品等产品已经远销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丰富产品和拓展渠道,现在我们生产的羌绣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特别是服饰、工艺品和饰品等都是市面上的抢手货。”何国良说,他和所有的北川人都深信,只要坚强努力,日子总会一天天变好。 十年来,灾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灾区涌现出绵竹年画村等一大批特色生态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地震重灾区6个市(州)所辖的95个城镇为重点实施“百镇建设行动”,灾区一批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工业、商贸小城镇,并成功申报全国重点镇。 防灾意识广泛增强 强天林在地震中被一名军人救出后便坚定了从军的理想,如今的他已从军校毕业步入军营,还加入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受灾严重的映秀镇居民黄学芳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的她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为游客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可乐男孩”薛枭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可口可乐博物馆,继续用微笑向参观者传递乐观的精神……如今,灾区人民心怀感恩,继续传承发扬着抗震救灾精神,努力回报社会。 十年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不仅彰显了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四川省社科院震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南山表示:“灾难一旦发生,国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级救援力量和救援资源都能迅速投放到灾区,并保证志愿者、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协同作战,促进灾区有序、高效地开展抢险救援。” 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将迎来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南山说。 经过十年努力,四川省防灾减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已有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各市(州)、县(区)现有储备库(含租赁、临时仓库)共计190个、20余万平方米,全省共有救灾物资储备点1210个,基本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此外,汶川还建立了完善的地震预警预报体系,在全国首创开通了电视地震预警系统,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试验站。在都江堰市建成了集公安天网、气象系统、防汛系统、国土信息平台等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健全防震减灾“三网两员”群测群防体系,开展综合应急演练450次。 |
新华社成都5月10日电 题:有一种奋斗叫中国力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发展记 新华社记者 转瞬1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首10年,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奉献,用生命书写 5月的汶川河谷,山岭上近40万株百年老茶树吐出新芽。龙门山脉呈现不同的色彩:翠绿、墨绿、白色、粉色。那是新生命萌发的树林,那是次第开放的花儿,是这片土地上怒放的生命。 在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白墙青瓦楼房立于山坡之上。每天傍晚,年过花甲的张志富喜欢在田园里散步。路边,盛开着各色小花。 张志富是土生土长的渔子溪人,地震前在原漩口中学当门卫。张志富说,他时常想起学校的老师方杰。地震发生时,方杰用手支撑住教室大门,全班几十名孩子成功逃生,而他被压在了墙瓦之间。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仍保持撑举状态,仿佛要撑住一个永不垮塌的生命之门。 “这样的人咋能忘了呢!”张志富说。 灾后重建中同样有生死考验。北川老县城遗址旁、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人们常在一排雕像前驻足——那是为援助地震灾区而牺牲的英雄们。其中有崔学选。 崔学选生前是潍坊市抗震救灾援川前线指挥。冒着余震、滑坡和飞石,他带领援建人员踏遍了北川县桂溪乡的土地,有时通宵达旦。2009年7月13日,因连续超负荷工作,他倒在了援建路上。弥留之际,崔学选对守在身边的老母亲说:“妈妈,等我病好了,我带你去看一看新北川。”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建者奋战在龙门山脉的城镇厂矿、山乡田野,让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十分感动,他们自强奋进。 就在崔学选牺牲那一年,兰辉担任北川县副县长。此后,兰辉一直奔走在破碎的山川河谷间,行程24万多公里。2013年5月23日,带病下乡的兰辉因手术伤口未愈,下车换药时意外跌进堰塞湖,不幸牺牲。 震中映秀镇被掩埋近125小时的蒋雨航,被上海消防官兵救出生还。“是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成为他们!”当年年底,蒋雨航报名参军,如愿成为上海消防战士。 救出蒋雨航的“老班长”周庆阳说:“救援发现遇难者,其他新兵还有些胆怯,蒋雨航就带头冲了上去。”蒋雨航班组每年都会救出二三十人。有受困经历的蒋雨航还成了队里的情绪抚慰“专家”。 还记得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的小程强吗?如今他真的成了一名空降兵。北川中学学生杜灿灿,被志愿者疏导走出阴影,如今是公益组织负责人。 2010年玉树地震,板房区卖衣服的北川小贩,刚进完货就直接打包发往玉树灾区;2013年芦山地震,震后4小时,汶川县水磨镇20多位村民自发去了芦山;2017年九寨沟地震,映秀镇中滩堡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兵带领群众,翻过高山直奔震中…… 奋斗之中,10年后的灾区,生机勃勃。 有一种担当,叫休戚与共;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 又到5月,十年前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震后最初几天,紧急调运的帐篷在灾区的路边堆成了山,谁来转运搭建?处处缺人,当地干部眉头紧锁。一辆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十位汉子,开口问:“俺们帮忙?” 这群汉子来自山东莒县,挤着一辆三轮车,带着3000元钱、38箱矿泉水、50箱方便面、50公斤山东煎饼从老家出发。三轮车不能上高速,他们就翻山越岭,几天几夜后,终于赶到灾区。 在南京市江宁区募捐点,一位拾荒老人上午捐了5元后,下午又将多年积攒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捐出。而他身上的衣服到处是破洞。 这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动的善良与担当。震后仅一个月,党中央一声号召,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先后奔赴地震灾区,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前来,海内外同胞纷纷援助,灾区成了建设战场: ——剑门天下险,地震给这里造成极大破坏。黑龙江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剑阁县为“龙江第一县”。 “恨不得一下子就将倒塌的房子给扶起来!”初到剑阁,黑龙江省援建总指挥刘国会看到困守在帐篷里的老人落泪了。这位大庆的汉子拼命地干。血压上升,就悄悄服药,然后继续苦干。 ——北川白坭乡,震后成为“孤岛”。山东烟台援建干部张耀征晚上睡在帐篷里。 “四川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张耀征说,“作为党员,我要对得起先辈洒在这里的鲜血。” ——汶川绵虒镇,岷江两岸悬崖高耸。广东援建专家张彤意外骨折,他拄着拐杖上工地,小腿里钢板螺丝松动,脚踝渗血。他说:“不亲眼看到,我无法想象西部是怎样用资源、人力支持东部发展。东部现在富了,支援西部是我们的责任。” 当上海援建队伍从青城山驻地撤离时,上万人从周边村子赶来送行。上海援建者眼含热泪,依依不舍。 队伍撤了,情永在。这份情,从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到1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浓。 在青川,浙江茶产业链条“嫁接”到四川青山绿水间,仅援建一个300多人的茶叶合作社,就让200多名农民脱贫。2017年,青川电商交易额4亿多元,一个山沟县变成了“电商强县”。 …… 在党和政府的高效组织下,干部与群众、国企与民企、社会组织与个人,上下同心、多方联动、并肩奋斗,汇成了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洪流。 有一种责任,叫先锋模范;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重建被称为“世界性难题”,没有先例可循。 震后第一时刻,党中央作出指示,强调抢救人民生命是当务之急,尽力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灾后重建和发展中,党中央要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民生优先”原则。 有党作“主心骨”,有全国人民做后盾,灾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喷发。 “这里没有抱怨。”震后,前往灾区崇州做志愿者的美籍人士约翰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情景,“一位村里的干部在泪水中为幸存者工作着,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都遇难了。” 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后,中共游仙区党委及时成立了9个临时党委、43个安置点党支部、296个帐篷党小组和200余支党员义务服务队,组织3000多名党员成功疏散转移群众8万余人。 是党员就得站在前,是干部就得担起责! 灾区特别是10个极重灾区的党员干部大比例承受了失去亲人或伤残之痛,但他们坚守在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共产党员钟世平地震时担任什邡市红白中学副校长,在两位亲人遇难、自身受伤的情况下,坚守在学校救人现场;灾后又响应组织号召,加入临时成立的什邡市关爱办,关心帮助失去亲人的困难家庭,一干就是10年。共产党员杨凯同样忍着亲人离世之痛,地震时积极组织所在林场开展自救,震后带领28个班组以每年一万亩的速度完成鞍子河保护区中幼林的抚育。 灾难激发实干,创新带动发展。汶川县水磨镇震前是阿坝州工业重心,集中了全州3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重建中,当地党委和政府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出有浓郁羌族风韵的“生态旅游小镇”,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创新,不仅挺过了大灾考验,更为今天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绵竹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原机械加工产业因灾搬迁损失上百亿产值的逆境下,坚决退出污染环境的磷矿开采,走农旅、文旅业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去年接待游客人数接近600万人次,农民收入年均增长了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96:1。 10年生聚,沧桑巨变。穿行于灾区的山川城乡,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焕然一新,川陕甘41个重灾县(市、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走近灾区干部群众,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记者惠小勇、丛峰、江毅、周相吉、谢佼、杨迪) |
中新网客户端汶川5月9日电(记者 宋宇晟)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时间。近日,记者随采访团走进当年的地震灾区,探访这里十年间发生的变化。 在如今的汶川县境内,漩口中学遗址是被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型5·12地震遗址。遗址入口的广场前,名为《汶川时刻》的雕塑,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永远凝固在了破碎的表盘上。 雕塑后的主教学楼原本有五层,但现在能够看到的仅有一层,其余四层全部沉入地底。如今,这一切被作为遗址封存起来。 10年后,在遗址之外,新的映秀已完成重建,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家住漩口中学遗址“对面山上”的沈文娟告诉记者,地震中村里房子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地震的一瞬间就塌了”。 震后,映秀新镇的所有居民建筑都按抗震烈度8度,公共建筑按抗震烈度9度设防。沈文娟家也在避开断裂带的地方,重新盖了房子。 10年过去了,沈文娟觉得,映秀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都变好了,道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如今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 但灾区重建并不是终点,当地百姓还要发展,昔日的灾区还要“重生”。2011年,映秀镇的重建基本完成。2012年,映秀镇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让乡亲们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这种发展当地产业的思路,让重建后的地震灾区愈发生机勃勃。 事实上,这不止是映秀的发展理念。附近也有村子开始打造符合当地定位的产业——在完成重建后,更要“重生”。 与汶川一山之隔的理县佳山村,也曾在地震中受损严重,而如今已成为当地人眼中的“花果乡村”。 “当时我们几乎没有产业,大多数人种的是玉米、土豆,村民基本上就是只够把自己的肚皮填饱。”村支书王朝运向记者介绍。 村民马永彪向记者回忆,当时村里人除了种玉米、土豆,也尝试过种植经济作物,但由于销路不畅加之没有对接市场需求,“有时候拉出去卖的钱还给不够运费”。 王朝运说,地震后,湖南对口援建重建房屋、基础设施,政府引领发展产业。在研究了当地自然环境后,村里开始推广甜樱桃、青脆李、红脆李和红富士苹果等水果种植。 由于与AAAA级景区桃坪羌寨相邻,佳山村的水果并不愁销路。马永彪告诉记者,甜樱桃基本不需要往外运输就可以在景区卖完,李子、苹果等在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也有贵阳、重庆、北京等地的老板来收购。 10年间,这个村子从震前年人均收入“只有一千多元”发展到目前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我自己感觉我们比自己,已经前进了30年。原来我们年人均收入一两千元。现在我家一年人均收入可以到2万元了。”马永彪说。 从2012年开始,村民已经有了“不错的收入”。生活好了,马永彪每年还会在闲下来的时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一般都是9家人组团去,这几年已经去过海南、北京、华东五市。今年的目标就是还要到香港、澳门去看看。” 被问及原因,他说,地震过后,大家收入增加了,也都想开了,要去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