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震级达8.0的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举国哀悼。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多难兴邦,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资  讯 

【十年】记者手记:走进汶川遗址,在悲痛中努力向前!

即时 | 2018-05-08 16:27

中国台湾网5月7日汶川讯(记者 尹赛楠)又是奔波忙碌的一天,又是挑灯奋战的夜晚,这对于一名记者而言,可谓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然而坐在电脑前的我,却丝毫没有了往日的平静,头脑中回忆起的皆是那飘零在废墟中的断壁残垣……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汶川。转眼间,已过了整整十年,在日历即将翻转到同一页的前夕,来自全国的网络媒体记者们组成了采访团,深入当年的地震灾区,共同见证灾区重建,凤凰涅槃的感人瞬间,而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十年前的我,还是一名对大学生活充满渴望的高三学子,转眼之间,从象牙塔里走出的自己,已拿起手中的笔和相机,频繁穿梭于祖国大地。回想最初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还是通过学校食堂中的电视机,当时每天都是不断上涨的遇难人数、救援图片,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真的不愿意看新闻,因为这场灾难的惨烈真的会让听者伤心,闻者落泪。那时的我,绝对不曾想过,十年后,竟然会有机会来到汶川……

转眼间,采访的行程已经过去了一半,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地震灾区的巨变,也体会到灾区人民对现如今美好生活的感念,只是我不曾想过,当自己看到那满目疮痍的地震遗址时,心中受到的触动会是那样强烈!

记得5日那天,采访团来到绵竹汉旺地震遗址,说真的,来汶川之前,自己也曾想过会见到何种场面,而当它真正呈现在眼前时,我几乎可以断言,漫说血肉之躯,就连天地也要为之动容,那一刻,只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告别汉旺,我们翻过龙门山,来到位于当年震中的映秀,而等待采访团的,是又一个伤心的故事……

“位于右手边的就是汶川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顺着讲解员沈文娟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它,一座未经清理而被原样保留下来的废弃校园……

走进漩口中学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表盘,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沈文娟说,由于大地震导致教学楼剧烈摇晃,当时一间教室里的时钟摔落到了地上,于是人们把钟的破碎装放大,就做成了现在这面记事钟。

沿着小路往里走,我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一天。倒塌的教学楼、残破的宿舍楼就静静地矗立在这座废弃的校园中,供来往的游人瞻仰、怀念。沈文娟指着一座倒塌的五层实验楼,慢慢说道,地震发生时,一位叫方杰的老师正在这座实验楼上计算机课,在楼房摇摇欲坠的那一刻,他冲向教室门用身体撑住门框,为自己的学生争取了宝贵的60秒!在与死神赛跑的时间中,教室里42名学生中有41人生还,“而他却倒在了废墟中再也没能站起来。”

汶川地震发生前,漩口中学共有学生1527人,教师133人。灾情暴发后,共有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不幸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重伤。

目睹着眼前这些摇摇欲坠的灾后遗址,我仿佛还能隐隐听见废墟下的呼救声,慢慢地,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现在的自己真的能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2008年,20岁的沈文娟从距离映秀不远的都江堰嫁到这边,一转眼已过去了十年,作为地震中的幸存者,她从2012年开始从事讲解员的工作,如今也有6年之久。“时常带着前来参观的游人重走伤心地,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沈文娟说,起初心里非常不好受,当自己讲到一些场景的时候,喉咙都会哽咽,“但灾难毕竟已经过去,我们不能永远充当‘守墓人’,要努力向前看,这样才不辜负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帮助和期望。”

从2008到2018,十年的时间,看似漫长,却仿若弹指一挥间。逝者已去,但生者犹在。我想,这些特殊的遗址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更多的是为牢记历史,不忘伤痛,同时也鼓舞灾区人民,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勇敢向前!

羌绣美图 羌笛新曲——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十年·羌寨掠影

即时 | 2018-05-08 11:29

中国日报网5月7日电(杨应森)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承办的以“奋进·巨变·展望”为主题的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于5月3日在成都市正式启动,我又被指派参加这一有意义的活动。

从北川县到平武县,我和第二组的同行们一路走来,不时能看到各种“羊”:石雕羊、木刻羊、刺绣羊,新羌寨农户圈里的羊、老县城地震遗址断壁残垣上的“羊”……

“羊”是羌族的图腾,甲骨文中的“羌”,就是“羊”与“人”的组合。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古老民族。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而平武县的羌族人口也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北川、平武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但北川曲山镇的石椅羌寨里,生态无破坏、人员无伤亡,被称为“地震奇迹”。羌寨的老人们说,此是天神保佑;羌寨负责旅游接待的王静经理笑着告诉我们,地震时,有羌民曾目睹山洞间释出一股气体,也许这才是让石椅羌寨躲过一劫的地质原因。

地震发生时,18岁的王静正在外地务工。听到消息,她买了当天最后一班机票,几经辗转才回到家乡,然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羌寨。

十年间,王静在羌寨结婚生子,见证了家乡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她在石椅羌寨从服务员干起,逐步成长起来,还当选为绵阳市人大代表。“现在羌寨的‘农家乐’越办越好,来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从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早日奔向小康。

陪同我们探访的绵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锡鉴对我说,石椅羌寨靠发展羌寨旅游和果茶种植,2017年,枇杷、猕猴桃、李子等水果销售收入410万元;15家成规模的“农家乐” 年销售收入6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500元,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 中国桐子李之乡”等荣誉称号。

清漪江畔,山高林密。山腰处,一排羌式吊脚楼若隐若现。王锡鉴告诉我,这里是牛飞村羌寨,全村的羌族村民占到95%以上。近年,牛飞村羌寨“以特色产业吃饭、以民俗旅游致富”,在北川享有“羌乡第一村”的美誉。

牛飞村羌寨里,羌妹子沈燕艳在地震后一手打造了牛飞村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让牛飞村乃至清漪江两岸的羌族妇女在家门口绣羌绣赚钱。作为羌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艳燕还开办了羌绣传习所,每年培训500多名羌女学习羌绣技艺。

“目前,牛飞村有2000多名羌女在这里羌绣,甚至一些羌族汉子也加入进来。”沈艳燕说,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去年的产值近3000万元。

羌嫂陈碧蓉的“农家乐”里,游客盈门。她亲自下厨,做出的“羌菜”格外受欢迎。陈碧蓉说,他们家原来住在山上,汶川大地震后,按灾后重建的规划要求,从山上搬进了山下的新居。“丈夫打工,我开‘农家乐’,加上闲时绣点羌绣、种护山上的经济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陈碧蓉乐呵呵的说。

北川县擂鼓镇的吉娜羌寨,羌寨碉楼雄踞,房顶上的羌旗招展,羌楼门上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王锡鉴告诉我们,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吉娜”是羌族传说中的女神,新羌寨起名“吉娜”,寓意为“最美好”。

“5·12”汶川大地震中严重受损。仅仅6个月,吉娜羌寨奇迹般地出现,280多名羌寨居民全部迁入新居。入夜,能歌善舞的羌寨人燃起火堆,跳锅庄、吹羌笛、唱羌歌、品羌茶,吃着香喷喷的烤全羊,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参与狂欢之中。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羌笛,是羌族群众喜爱的民族乐器。

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专于羌笛的演奏者不幸遇难,黄景何成为少有的幸存者。作为北川唯一的羌笛演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景何深知,悠扬的羌笛,吹响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烙印,他说,“我必须把羌笛传承下去。”

于是,黄景何拿起羌笛,站上了大学讲台,在舞台上吹响了羌笛。

“5·12”汶川大地震,带走了8.7万多人的生命。10年间,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不少人也在重建家庭。

在北川县擂鼓镇盖头村羌寨,我们见到了震后重组家庭的王蓉。

王蓉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地震中失去了妻子的母志勇。相同的经历,让她和母志勇走到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人必须向前看,”王蓉说,现在,村里的屋修好了、路变宽了,腰包也逐渐鼓起来了,“向前看,我们全家都感觉到很有奔头。”

5月5日,我和同行们来到世界上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北川老县城大地震遗址,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哀乐响起,我们全体成员肃立低头,向逝者默哀,献上鲜花,愿他们安息!

我抬起头来,似乎听到了一曲悠扬的羌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羌绣:雄踞的羌寨、招展的羌旗,还有庇佑羌族文明生生不息的羊图腾。

“向前看,很有奔头。”我又想起了王蓉的话。这句话,表达了千千万万羌族人民实干奋进、期待巨变、展望未来的共同心声。

【汶川地震十年】汶川中学: 近十年如一日 每周一次避难演习

即时 | 2018-05-07 23:01

央视网消息(记者何川)5月7日,星期一上午9时40分,汶川中学上空突然拉响应急避难警报,在尖利的警报声中,透过学校大门,可以看见学生们迅速跑向操场。但是,在校门外的路人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天空依然晴朗,街上平静如初。

当学生、老师等人员全体到达操场后,汶川中学安全处主任沙兆斌在台上说:“今天是2018年较重要的一次演练,我们请来了公安、医院等部门配合。这次我们用了8分多钟,是历次演练中成绩比较垫底的。这样不行啊,大家要继续保持警钟长鸣的习惯。这些年来,我们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当成一次紧急疏散,就是为了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可以避免无谓的伤害,大家一定要重视。”

原来,这是汶川中学正在举行的2018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汶川中学副校长吴国安告诉记者:“汶川中学从重建以后,每周一升旗仪式多了一项特殊意义:应急疏散演练,近十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当然,平时周一的演练不会拉响警报,但会计时、总结逃生通道是否堵塞、线路规划是否合理等。我们希望每个孩子的脑中都有一个无形的警钟,无论在任何灾难面前,给自己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汶川地震十周年:香港建筑师助地震灾区村民建更好、更环保的房子

即时 | 2018-05-07 17:38

新华社香港5月7日电(记者 郜婕李书简张海磊)位于四川东北部的巴中市南江县流坝乡金台村地处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数年,村里的重建工作一度因自然灾害受挫,部分村民无处安居。在香港大学建筑设计团队的帮助下,当地村民不仅搬进新居,还住上了更好、更环保的房子。

世界知名建筑设计杂志“德津”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十佳住宅”评选结果中,金台村新建民居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项目。评语中称赞这一项目“帮助一座10年间两度遭遇自然灾害的中国村庄复原,是本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房屋设计之一”。

2011年9月,正处于灾后重建阶段的金台村遭遇暴雨引发的滑坡,29户村民的房屋损毁,包括不少还在建设中的房屋。常驻当地的公益组织南江县秦巴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国,回忆灾后不久他在村里看到的情景时说,受灾村民一时无处安身,沿公路搭帐篷栖身。这些村民震后为重建房屋多已耗尽积蓄,再次受灾后要想重建面临困难。

为帮助村民重建家园,周文国所在的组织通过微博向社会求助,得到香港慈善组织仁人家园响应,进而联系到一家由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两名副教授联合创办的建筑设计研究机构。这一机构成员赴金台村实地考察,不仅免费为村民设计新居,还邀请香港大型地产商南丰集团为这一项目捐资。

这一机构创办者之一、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林君翰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从2012年5月第一次实地考察算起,他和团队总共去了金台村30多次。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不断与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林君翰说:“由于资金压力大,村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重建,但我们想做成更好、更环保的房子,结合本地特色,适合本地环境。”

流坝乡工会主席钟登才记得,设计团队第一次实地考察时,不仅看了当地政府为金台村重建而治理出的10亩土地,也去看了周围村庄灾后重建的“排排房”和村里的夯土老房子,了解当地民居特点、周围自然景致、村民居住需求等。

此后,设计团队几乎每一到两个月到村里一次,用投影、模型等方式向村民解说房屋设计方案。在钟登才的印象里,设计团队一直在反复讨论“如何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为村民建好房”。

林君翰说,要在10亩土地上安置22座房屋,密度较大,公共空间有限,因此设计团队想方设法改善采光和通风,增设公共空间,在满足村民居住需要的同时兼顾种植、饲养、晾晒和社区活动等功能,并加入雨水收集、废水处理、沼气池等现代环保元素。

村民黄蓉一家五口2017年4月搬进新居。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新家二楼的客厅,一是有两个窗户,通风好,二是邻近天井,冬天坐在这里晒太阳很舒服。此外,她也喜欢屋顶的菜地。“以前住老房子时菜地离家远,现在可不一样了,在下面厨房做饭想加点葱,直接上楼采摘,方便新鲜。”

如今在这10亩土地上,22座房屋依地势分布,外墙是南江秋叶的红色,屋顶是供住户种植蔬菜的梯田状菜地,每家楼底入口处留出开放空间供居民开展简单的家庭作坊,或向来客兜售农产品。此外,这一项目还包含一个社区中心,供村民休闲娱乐,或操办红白喜事等活动。

正如“德津”杂志介绍,金台村民居设计以自给自足为关键词,提供了一个满足多样化需求、从社会和环境角度而言都具可持续性的方案,本身也是一次针对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研究。

林君翰说,项目完成后,他与团队仍会不时回到金台村,了解村民居住的情况、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等。“做建筑不只是把房子弄漂亮,更要帮助住在里面的人找到改善生活的方法,实现可持续帮扶。”

据钟登才和周文国介绍,当地政府、公益组织还在想办法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安居致富。正如林君翰所说:“房子建成只是第一步,故事现在才刚开始。”

中科院遥感动态监测显示: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

即时 | 2018-05-05 22:52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孙自法)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5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组织启动的“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汶川震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堰塞湖监测”“生态恢复监测”“灾区城镇重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监测和分析评估成果,其中,堰塞湖监测显示,到2018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

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为系统监测10年来地震灾区的环境变化与灾后重建进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3月启动“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科研人员基于10年间多时相、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通过空间遥感认知汶川震后动态变化,全面评估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

堰塞湖监测方面,连续监测汶川震区36个主要堰塞湖情况,截至2013年,经过5年工程排险、自然溃决及溢流冲刷,当中30个堰塞湖已完全疏通,6个未完全疏通;科研人员此次利用高分卫星及航空遥感影像,再次对未疏通堰塞湖现状进行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未疏通堰塞湖坝体稳定。

科研人员评估说,到2018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坝体稳定,下游河道已经疏浚,已成为风景区和重要水利设施,并基本解决了地震堰塞湖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建议进一步科学规划相关堰塞湖,发展特色旅游。

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方面,对5个大型滑坡群的监测发现,截至2018年,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整体状况良好,滑坡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0年间,汶川震区通过采取削坡卸载、植被修复等相应防护措施,使地质灾害活跃度降低。科研人员提醒,新发滑坡灾害等仍然存在,需持续进行灾害风险判别和监测。

生态恢复监测方面,对汶川震区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进行的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表明,震后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水土流失状况也得到逐步改善。建议继续保持生态恢复措施,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支持生态环境和大熊猫生境的持续良性恢复。

灾区城镇重建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对房屋倒塌重灾区什邡、绵竹和安县(现为安州区)进行建筑区现状提取和变化分析,认为灾区重建和规范化的城镇建设、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议加强城镇规划执行力度,防范不合理不科学建设,兼顾生态保护与减灾协同设计,形成可持续的城镇建设发展能力。

【感恩十年 祝福汶川】汶川地震平武“最美重组家庭”:从灾难中走来 向幸福奔去

即时 | 2018-05-04 17:38

四川新闻网绵阳5月3日讯(记者 戴璐岭 李慧颖摄影报道)在绵阳市平武县水观乡龙岩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严加军、妻子王小琼,他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都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另一半,却因为相同的经历走到了一起,10年来相濡以沫,赡养八位老人,抚育四个孩子,最平凡而朴实的大爱抚平了灾难带来的伤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最美重组家庭”的幸福生活。

重生:“她”因地震不幸离开 “她”因相同经历走来

“那天地面忽然晃起来,我紧紧抓住山上的一棵大树,看着房子一样大的石头往下滚,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剩我一个了!”回忆起10年前地震当时的情景,严加军仍然历历在目。在这场灾难中,严加军的妻子不幸去世,留下他和两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

家里的房子塌了,妻子走了,双重打击让34岁的严加军不知所措,“说实话,我消极了一段时间,感觉生活没意思,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严加军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小琼,王小琼的丈夫也在地震中遇难。相同的经历,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并组建了新的家庭。

“我之前的妻子和小琼之前的丈夫虽然在地震中丧生了,但他们的老父老母我们都不能抛下,于是我们决定赡养这4位老人。”这对朴实的夫妻做出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承担起8位老人和4个孩子今后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虽然没啥本事,但是啥子事情都喜欢往好处想,看得比较开。我跟小琼说,只要肯干,再困难我们都能挺过去!”乐观的严加军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养活全家14口人,严加军向村里的信用社贷款修了猪圈,还买了25头猪仔开始搞生猪养殖,“养猪不轻松,每天要喂料,特别是母猪下崽的时候,有时要从晚上守到天亮。”在养猪的同时,严加军还去学了驾照,2010年借钱买了辆面包车开始跑运输,从村里到南坝镇,一个乘客收费15元,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小琼照顾家里,我就特别安心。”说到王小琼,严加军总是赞不绝口。这个乐观坚强的女人,不仅尽心尽力照顾家里的老人,抚养4个年幼的孩子,还能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给自己最大的鼓励。


感恩:女儿成了医生 儿子当上了军人

“地震之后,家里四个娃娃读书方面,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扶。”严加军告诉记者,地震后,深圳的好心人资助了大女儿高中3年的学费,但直到今天他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因此,他常教育4个孩子,长大了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孩子们没有让严加军失望,“我最大的骄傲,是学医的大女儿和当兵的小儿子。”严加军告诉记者,大女儿何静2011年考上大学,现在是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小儿子杨志东在2016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严加军说,虽然一双儿女选择不同的职业,但两个孩子的想法却惊人的一致:如果国家再遇到灾难,我们想出一份力。

2008年地震时,女儿何静在南坝县读初中,全校数百名学生遇难。“考大学的时候女儿跟我说,如果医生多,地震时就能救回更多的人,所以她想学医。”严加军说,女儿的决定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儿子杨志东也和自己说出了同样的请求,“当时他高中毕业刚满18岁,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参军。”

严加军觉得参军太辛苦,一开始说什么都不同意,但母亲王小琼却明白儿子杨志东心中的想法。“地震的时候志东只有9岁,我的手受伤了,什么都不能做。当时在集中安置点,是部队的官兵给我们做饭、洗衣服,他们经常送饭给志东吃,哄他、鼓励他,那时候孩子没了爸爸心里难受,但只要看到解放军叔叔就听话了。”

2016年9月,王小琼和严加军亲自把儿子送到了部队,儿子在临行前说了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来,我要为国家效份力!”


愿望:幸福靠双手 在一起就是家

去年,严加军修起了龙岩村最漂亮的两层小楼房,二楼设计了洋气的玻璃天窗,宽敞整洁的新房被妻子王小琼装饰得格外温馨,楼梯口还挂着“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

严加军的父亲和王小琼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剩下的6位老人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空闲的时候,老人们喜欢在屋前的空坝子晒太阳,或者到二楼的玻璃天窗下喝喝茶,拉着儿媳妇王小琼聊聊村里的家长里短。

“说了你都不相信,我们修房子花了30多万元,其中借了20多万元,为啥我敢借这么多钱?因为我和小琼有底气!”严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生猪养殖每年能赚10多万元,加上跑运输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他短短一年时间,就把借的20万元都还上了。

说到未来的计划,这个44岁的汉子更是干劲十足:“我和小琼在一起这个家就踏实。等儿子退伍回来,我们就给他盖房娶媳妇儿,我们还想买一辆十多万元的家用小轿车,以后带着家里的老人多出去看看,让他们安享天年。”

【感恩十年 祝福汶川】青川人老杜:大家生活越来越好 最想感谢强大的祖国

即时 | 2018-05-04 17:38

四川新闻网广元5月4日讯(记者 陈淋摄影报道)摊开双手,今年44岁的老杜手上有好几道疤,这是他与电力打了20多年交道的见证。10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就是靠这双手,老杜徒手挖出5名被埋学生,却在2天后才获知自己儿子不幸遇难的消息。强忍悲痛的他,毅然加入抗震保电战役,他和同事们一起,在短短12天内,就让电网处于瘫痪状态的青川县恢复了供电保障。那个时候,有电就有光,有光就能看到希望。

老杜名叫杜军文,是四川能投水电集团青川电力有限公司石坝供电所所长。灾后重建中,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项目现场,总能在高高的电线杆上看到杜军文忙碌的身影。他说:“农网改造升级,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电力保障,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雪灾、暴雨天气会大面积停电了。”这个时候,有电就有保障,脱贫攻坚更有力量。

回顾10年发展,杜军文这位土生土长的青川人,见证了当年重灾区的浴火重生。“最想感谢的是我们强大的祖国。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各种建设、保障一体化,我们才能挺过这次大灾的考验,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未来,杜军文充满希望,“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了,安居乐业,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我也希望大家能享受到更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徒手挖出5名被埋学生 2天后才获知儿子不幸遇难

尽管已过去整整10年,但地震发生时的情形,对杜军文来说,一切都历历在目。他的思绪按下倒退键,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杜军文刚送走公司的营销人员,正准备回房间休息一下。顷刻间,地动山摇。几秒过后,杜军文反应过来,“是地震了。”他下意识地往楼上跑,一边跑一边大喊:“赶紧跑!赶紧跑!”这时,他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还有几位同事在楼里,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危。”直到看到所有同事都成功下楼逃生后,杜军文才想到自己,可这时已经来不及走楼梯了。情急之下,他从供电所的二楼纵身一跃,跳入了河里逃生。

从河里爬起来,杜军文环顾四周,发现一切都变了,楼梯垮塌了,房屋倾斜。“好好的房子一下就变成了危房,不远处的学校,传来一片哀嚎。”他赶紧跑到学校操场,发现震后逃生的人们都已来到学校操场里避难。“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有学生200多人。因为大多是土墙,这场大地震让学校的宿舍还有教室损毁严重。尽管有些学生逃了出来,但还是有学生被倒塌的墙体掩埋了。”

来不及多想,为了救人,杜军文顾不得全身湿透,挽起袖子就开始徒手挖人。“镇政府的干部、老师,还有周边的群众,大家都一起帮忙,想要尽快救出被埋的孩子。”杜军文用手将砖块、瓦砾翻开,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他挖出了5名学生。“不幸的是,有3个孩子遇难了,仅有2个孩子幸存下来……”说到这里,杜军文声音有些低沉。当年,他的儿子也跟这些孩子差不多大,可那时他光顾着救人,还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

直到2天后,他才从家属绕道带来的口信中得知,自己的儿子在这场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同事们让他回家去看看,但杜军文拒绝了。“我是电力人,这场地震,青川的电力设施基本瘫痪了。我们必须要尽快抢修,为抗震救灾做好电力保障。”强忍内心的悲痛,杜军文继续奋战在救灾第一线。

幸运的是,在灾后第二年,杜军文的小家庭又迎来一个新生命。“今年我这个儿子就9岁了。”杜军文笑着说。


抗震保电战役:震后的灾区 有电就是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受灾区,是四川西部水能资源富集区域。而以投资、经营电源、电网为主,城乡供电覆盖了四川省面积70%的四川省地方电力在这次地震中受灾十分严重。以四川能投水电集团所属的青川电力公司为例,在地震中,该公司有3座电站、3座变电站、7座供电所、公司办公楼、职工住宅楼被损毁,高低压线倒杆断线,全部电网处于瘫痪状态。

地震发生后,为恢复电网,尽快供电,四川能投水电集团立即从长源、筠连、富益、兴文、达州、高县、大竹、龙源等地方电力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10支150人的电力抢险突击队,决战青川。抵达青川后,这10支队伍分别进驻不同地区,对附近线路和变电站进行抢修。一场紧张的抗震保电战役全面打响。

而杜军文也随同从其他地方赶来支援青川的电力同事一起,加入到抗震保电战役中去。距离青川县城90多公里的马公乡,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地震已经给大家心理带来巨大恐惧,如果晚上没有电,老百姓会更加担惊受怕。在这个时候,能带来光明的电,就是一切的希望。”杜军文说,在公司的统一安排下,他率队进入马公乡,负责当地的电力抢修工作。“包括我在内,这支救灾保电队伍有7个人。”

可是进村的道路损毁严重,几乎无路可走。且当地余震不断,随时面临着滑坡、飞石的危险。“可我们的电力设施设备需要搬进乡里,道路不通,无法用车辆运输。因此,所有材料全靠人工一点点运送进去。”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杜军文和队友们夜以继日,连续在乡里抢修7天,终于让乡里通上了电。看到电灯亮起的那一刻,老百姓一阵欢呼,杜军文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尽管那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但通电的那一刻,老百姓高兴了,我心里也舒坦了。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想家里的遭遇,杜军文还是很歉疚。“家里房子没有了,儿子也走了。可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只能把小家的困难暂时放一边,化悲痛为力量,要做更多的事,把电网恢复好,让更多乡亲们用上电,心里才踏实。”杜军文说,当时他想的只有一件事,付出自己更多的努力,让更多人心里敞亮,更有力量。而积极参与到公司的抗震保电战役中,尽快让重灾区恢复电力保障,就是他当时唯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


电力保障助脱贫攻坚 最想感谢强大的祖国

震后10年,当年的重灾区青川,变化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青川县的山乡村落,映入眼帘的除了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民房外,还有一台台崭新的变压器和一条条闪着银光的输电线路。这些变化都受益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电网没改造前,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外出务工和种地打粮,电压不足问题长期制约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步子。随着农网改造的完成,村里不仅彻底摆脱了低电压困扰,还实现了动力电户户通,也鼓起了村民们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对促进四川省农业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为加快全省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作为一位基层电力人,杜军文深有感触。“10年来,青川真的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以供电为例说到,“在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前,老百姓特别害怕雪灾、暴雨天气。因为一旦发生这种灾害,基本上就是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老百姓生产生活。而这时,我们一线电力工人也要赶紧去现场抢险恢复供电,给大家带来的压力也非常大。”杜军文说,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后,大家再也不担心这些问题了。村里产业发展,也有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据了解,杜军文所在的四川能投水电集团,已累计投入近235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构建了川南、川东、凉山东部、平武青川等四大区域配电网,形成了11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配售电网络。目前,已拥有全省31个市县级供电区域,供电面积6.4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23%,供电人口180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2%。已累计解决了涉及全省14个县、37.17万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被国家能源局表彰为“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先进单位”。

为解决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四川能投水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以来,该公司已投入电力建设扶贫专项资金约7.65亿元,总计解决了涉及30个县、3.65万贫困户、13.48万人口生活用电不达标问题,极大改善了大凉山彝区、甘孜藏区、大巴山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十年发展,杜军文发现,住进了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乡亲们,都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县里产业发展起来了,年轻人在家门口也能找到一份工作。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杜军文说,村里的生态也越来越好。清澈见底的河流两畔,时常会看见悠闲钓鱼的老年人。灯火通明的广场上,中老年人总会欢歌起舞。“这些好的改变,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不管是在灾后重建还是后来的奋进发展,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各种建设、保障一体化,我们才能挺过这次大灾的考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汶川地震致残伤者和他们的香港“亲人”

即时 | 2018-05-02 22:09

香港人何锦华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四川了,但代国宏却记得分外清楚。

“十年了,几乎我每一次来做复健,都会看到何医生。”代国宏说,是何医生和他的团队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今年28岁的代国宏,十年前是北川中学一名普通的高二学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代国宏失去了他的双腿。

生性乐观坚强的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截肢手术后,代国宏迅速投入术后复健中。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何锦华所在的香港“站起来”公益组织。

“站起来”是香港在汶川地震后成立的专业医疗慈善团体,由香港及内地的康复医生、理疗师等组成,专为汶川地震中肢体受伤者提供康复治疗及高科技义肢安装。

“汶川地震后第14天,我们就成立了这个组织,并号召香港的医务工作者积极加入其中。”该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医生罗尚尉说,“我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到成都看到伤者的场景,触目惊心又令人心痛。”

汶川地震后,在香港特区政府的资助下,有逾百位香港医务工作者成为四川灾区地震伤员康复工作的义工,十年间不断穿梭于川港之间。

“很感谢这些来自香港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对地震伤者很关心,也将香港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带到了内地。”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假肢矫治部负责人王滋润说。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多地震伤员施以援助,香港特区政府拨款逾2.24亿元人民币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援建川港康复中心,于2013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香港在内地成立的第一家康复医疗中心,也是首批香港援川重建20个项目之一。

这里也成了像何锦华和罗尚尉一样的香港医务工作者在四川的“家”。

对于需要安装义肢的地震伤残者而言,从安装、调试到定期的复查更换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罗尚尉告诉记者,在香港,以腿部义肢为例,一具到小腿部位的义肢大约需耗费3万到5万港元,到大腿部位的则高达10万港元。

“一般病人2-3年左右就需要更换假肢器具。年纪小的伤者差不多3-6个月就需要更换。对于这些地震伤者,我们全过程都是终身免费的。”罗尚尉说。

记者见到汶川地震最后一名获救者马元江时,他正请罗医生为他调试左手最新更换的机械手臂。“现在用起来很熟练了,生活上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感谢罗医生他们。”马元江说,虽然在地震中失去了左手,但也收获了很多关爱和这些来自香港的“亲人”,非常感恩。

如今,当年的地震伤残者已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而“站起来”的工作人员仍不定期地从香港过来,检查病人们的康复以及义肢使用情况。

不远处,前年刚结婚的代国宏正与妻子聊着天,身边来来往往的香港工作人员时不时地调侃他们一两句,催促着他们早日孕育下一代。这一幕,与亲人无异。

走进汶川地震灾区 记录映秀镇人民周末生活剪影

即时 | 2018-04-23 08:23

4月22日,少年儿童在汶川县映秀镇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玩耍。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前夕,记者走访汶川地震灾区,记录灾后重建与人民生活的剪影。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鲜花盛开。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名少年骑着白马从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经过。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少年儿童在汶川县映秀镇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玩耍。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观者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中新社记者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人们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休息。中新社记者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观者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中新社记者毛建军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茶祥子员工在制作黑茶。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观者乘观览车在汶川县映秀镇参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一名吃冰激凌的儿童。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鲜花盛开。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汶川县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将在成都召开

即时 | 2018-04-20 16:24

图为媒体见面会现场(中国地震局供图)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汪亚)20日,中国地震局召开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媒体见面会,介绍研讨会召开背景、筹备进展及近年来我国地震科技与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记者从见面会了解到,此次研讨会由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地震局等主办,将于5月12日至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主题为“与地震风险共处”(Living with seismic risk),下设5个专题: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地区国际合作。研讨会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我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研讨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议程安排、会展设计、宣传方案、会场准备等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将围绕地震科学研究热点、地震安全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期间还将展示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和数据共享方案,发布《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英文版,并举办双、多边会谈会晤,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1  2  3  4  5  


更多>> 视频播报
汶川地震重灾区十年重生记
空中看巨变·彭州
更多>> 福建援建·彭州巨变
三个点位 寻找彭州的变与不变
更多>> 评论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