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GO的成长经验
根据日本某NPO搜索网站的消息,目前处于救灾一线的民间团体,大多是在阪神大地震之后建立起来的。
“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日本社会非常重视应急救灾的专业性。”胡昂表示。
而吉椿雅道所在的CODE组织,曾多次参与国际大灾难的救援,包括2006年5月印尼爪哇岛大地震、2007年11月孟加拉飓风、2008年5月的缅甸纳吉斯飓风、2008年5月中国四川大地震以及2009年4月的意大利大地震。
实际上,CODE只拥有不到10名工作人员。吉椿雅道告诉记者,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下,CODE拥有比较完善的灾难应急程序。
“首先我们调查灾情,查看各类避难所和灾民安置点的分布图,然后根据灾难的情况决定如何派遣志愿者、派遣哪一类专业志愿者到达现场。”他表示。
在CODE志愿者库中,有心理援助、现场急救、物资调配、医生等各类专业人才。在总部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全面协调志愿者的路线图。
卡比力江表示,类似这样工作模式的民间团体,在日本几乎占了绝对多数,志愿者的专业性对民间组织的工作执行力有很大的保证。
“日本的救灾NGO很专业,知道灾后什么时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的判断是,现在不能都进入灾区,不能乱传言,不能乱捐物资,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李妍焱告诉记者。
而除了这些专业的民间社团之外,日本全境几乎各个町(街道)和社区都有“居民防灾议会”的自愿组织,通过政府资金援助和各学术机构的支持开展日常的防灾演练。
卡比力江表示,这些已经被列入政府的《防灾规划》中,每5年更新一次。在《防灾规划》中,不仅对政府机构,也对这些群众组织的作用做了明确规定。
“居民防灾议会帮助规划每个街区的防灾区划图,让居民们可以自主找到避难场所。”他表示。
不过,胡昂告诉记者,尽管民间团体目前在日本很是活跃,但仍然“处于无序状态,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固定收入,生活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