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国际滚动新闻 > 正文
欧洲极右思潮的人权悖论
www.fjnet.cn 2011-07-29 08:3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天堂”也出孽种

“越是看起来像天堂一样的地方,越容易滋生罪恶的种子。”这是挪威连环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反恐专家索尼娅・凯特尔森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发出的慨叹。

挪威景色秀丽,曾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之一――春天草地间盛开的百花,夏季海滩上火红的落日,秋天山岭里多彩的森林,以及冬季雪场中滑雪者的英姿,无不令人流连忘返。与此同时,挪威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还有着“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体系。说这里如天堂一般,一点都不为过。可缘何如此安适的地方,却会产生一个杀人恶魔?这首先就要从这次挪威连环恐怖袭击案制造者所代表的欧洲极右翼势力谈起。

欧洲极右翼势力的抬头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10余年的酝酿,他们终于开始了“抢班夺权”的进程。如具有排外和仇犹太色彩的奥地利自由党在1999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二大政党;由墨索里尼法西斯党演变而来的意大利全国联盟于2001年参加联合政府;丹麦、荷兰、法国、瑞典、芬兰的极右翼政党也先后成为本国政坛上的“后起之秀”。

“海蓝色欧洲代替玫瑰色欧洲的危机已经出现。”凯特尔森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在欧洲的政治版图上,玫瑰色一般为欧洲中左派政党的标记,海蓝色则指右翼政党,而凯特尔森所道出的,正是欧洲“向右转”的倾向。

凯特尔森认为,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根源。近年来,欧盟许多国家政府一方面对经济停滞不前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又为占据所谓“道德制高点”吸纳大批外来移民,造成本国民众强烈不满,这首先使得极右翼势力有了“人和”的基础。其次,欧洲以社会民主为基本理念,以共同经济、凯恩斯主义及福利国家为基本承诺的传统政治生态,正受到环境保护、女权主义、反核运动等“新政治”势力的冲击,又令极右翼势力获得“天时”的良机。最后,在有着上述典型特征的国家,特别是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福利体系受到冲击却又移民日渐众多的挪威,极右翼势力终于有了“地利”的土壤。于是,“在原本是天堂的地方,罪恶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