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右翼势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所谓“批判性”。凯特尔森说,那些极右翼分子往往自称“属于人民,却不属于这个体制”,正如这次挪威连环恐怖袭击案的制造者声称要给国家带来一场“革命”一样,将矛头直指国家政治及经济福利体系。而其另一个特点就是“消极性”,他们在思想上是狭隘的,在行动上是排他的,凡是与其主张不一致的,都可以视为被打击对象。像这次袭击案制造者把攻击对象选择为政府及支持政府的青年人,便是该特点的典型体现。
可仅仅把惨剧发生的原因指向极右翼势力,说服力尚显不足,因为欧洲许多国家都存在极右翼势力,他们甚至比挪威“同道者”的势力更为强大,但为什么这场惨剧偏偏发生在挪威?凯特尔森的回答耐人寻味,“这里是天堂,但它既是好人的天堂,也是坏人的天堂”。她说,挪威人长期养尊处优的结果,就是思想变得天真。天真固然有其可爱、善意的一面,但假如这种天真发展为幼稚,就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比如因为这种幼稚,挪威人把诺贝尔和平奖想象得无比“神圣”,以为这样就可以对别人指手画脚;因为这种幼稚,挪威人无原则地接收了大批外国移民,殊不知其中不乏被其他国家通缉的恐怖分子;也是因为这种幼稚,挪威有着世界上条件最为舒适的监狱,在那里不仅可以读书、健身、看电视,甚至还有休假、定期与亲属团聚的权利,而一个人无论多么罪大恶极,其最高刑罚也不过只有21年……于是,好人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坏人也可以在这里肆意妄为。
“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对挪威乃至整个欧洲的教训都是深刻的。”凯特尔森说,“过去,我们只有在极右翼组织出现违法行为时才会予以约束,而一旦它们注册为合法政党,人们便无能为力了。更可悲的是,它们的势力正是在所谓的‘民主’选举中壮大的,所以假如欧洲真的变为深海蓝色,只能说我们是‘自作孽,不可活’。此外,我们一向标榜‘人权’,却制造出坏人的天堂,一系列的理念、法律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反思。”
“悲剧已经发生,擦干眼泪后,重要的是不要让悲剧重演。”凯特尔森最后这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