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国际滚动新闻 > 正文
通讯:消失的柏林墙
www.fjnet.cn 2011-08-14 00:02  黄霜红 来源:中新社    我来说两句

如果没有人带领,柏林墙今日的踪迹几乎无处可寻。

也就在最近几天,中新社记者在柏林的街道上行走时,偶尔会发现道路中央一些用石块镶嵌的标志线,上面的金属牌子写着:“柏林墙1961-1989”,它标志着柏林墙曾经的走向。沿着这条标志线可以一直走到市中心的“查利检查站”。

这里曾经是冷战期间美军和苏军占领区的分界处,负责检查来往于东西德的车辆交通。往日戒备森严的岗亭地带,今天已无异于迪斯尼乐园。扮演美军士兵的演员站在岗亭边任由游客拍照,旁边小店的门口摆满了前苏军用品。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有“英军”的敞篷吉普开过,交了钱的游客可以坐上去享受一把“占领军”的威风――这个时候,没有人对不同的历史出现在同一场景感到奇怪。

只有不多的游人知道,今天看到的“查利检查站”已不是从前那座。那座著名的原始岗亭早已在1990年被拆掉,存放在柏林墙博物馆中。

这一带似乎已不属于正宗的柏林人,平日过往的人流中大部分人说着除德语之外的语言。但是这两天,情况有些不同。柏林墙有了50周年历史,这个日子将大量德国人吸引到这里来。也是因为这个纪念日,记者遇到了来自纽伦堡的格尔德・林克先生。

1944年出生的格尔德・林克在前东德的埃尔弗特(Erfurt)长大。从技校毕业的那天起,他就决定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那是1961年,除了东西德固有的边界外,一道柏林墙让出走东德变得更加困难。

第一次越境,刚走到边界地区的小树林里,巡警的枪就抵在背上,之后他不得不在监狱接受了三个月教育。

“我那时候人年轻胆也大”,格尔德・林克对记者述说,“出了监狱几个月之后,我又决定再试一次”。

这次的经历几乎象一个电影情节:格尔德・林克重新选择了一条路线,夜里摸到了边境的铁丝网。刚用剪刀剪开一个口,绷得紧紧的铁丝网发生连锁反应自动开裂,引起整个铁丝网发生震动。边界巡警发现动静发射了一颗照明弹,伴随而来的是雨点般的机关枪扫射,子弹打在他前后左右的地方,他却奇迹般没有受伤。

爬过铁丝网后,他躲到了草丛里。尽管边界巡警带着手电筒来到他躲藏的地方,却仍旧没有发现他。

后来他定居于西德南部的纽伦堡,十年里没能见到自己的父母。直到上世纪70年代情况有些松动之后,他们最终相会于东西德交界处的一条公路上。之后每年的见面也是困难重重。

“那时候最希望的是柏林墙有一天不存在。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愿望能够实现”,格尔德・林克说。

这大约是柏林墙存在的28年当中,260余万东德逃亡者的共同心愿,而写在宪法当中的两德统一条款,也从来都是前西德公民的共同愿望。如今,他们的这个愿望不仅实现了,而且实现得相当彻底。

1989年11月,将东西柏林从正中分隔的柏林墙开放。在全民一致的声讨中,全长155公里、造成200余人死亡的这道墙消失于以后的几个月中。

对柏林墙的历史来说,Bernauer大街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这里位于东西柏林交界处,当时沿街的房子外墙属于东柏林,下面的人行道却属于西柏林。

50年前那个8月的星期日,这条大街一夜之间成为冷战前线。当东德动手建造柏林墙的时候,这些房子的住户纷纷从沿街的窗户往下跳,下面的西德公民不断打气接应,这场景留在了德国人的集体记忆中。

这条街还因为一张照片而举世闻名。柏林墙在建第三天,东德边界巡警康拉德・舒曼一瞬间决定“叛逃”,全副武装地跳跃过自己守卫的铁丝网进入西德境内,这个过程恰好被一位西德摄影师捕捉到镜头中,照片迅速传遍西方世界,成为冷战中“出色的宣传品”。

这里的地理条件也成为东德许多“叛逃者”的首选地点,街道下面曾经被挖掘出两条通往西部的地道,经过地道出逃的竟有64人之多。

冷战已经成了历史书中的一个名词。那些为逃亡者制造过便利条件的民房早已被拆除,那代表不愉快历史的柏林墙也终于消失得无影无踪。经过20多年的重建,整条大街更是旧貌换新颜。

只有70米长的柏林墙残留体,以及用金属建成的象征性的“墙”,在提醒着喜欢思考的德国民族,以及迎接着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50万游客。(完)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