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干细胞研究因缺钱难突破 投资者兴趣有限
www.fjnet.cn 2013-01-09 17:26 张代蕾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兰扎今年早些时候在《柳叶刀》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公布这一临床试验过程和结果。在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后,研究人员将人体胚胎干细胞分化培育成视网膜细胞,将它们置于人造膜上,植入视网膜后部。两名女患者眼里各植入5万个视网膜细胞。 术后,两位失明者奇迹般恢复视觉。一名患者如今能独自行走、使用电脑、倒咖啡。另一名患者则能辨识颜色,看清视力表上五个字母。 基于如此成功的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家乐观预测,未来十年内,借助干细胞疗法,困扰赖利等人的老年性黄斑退化难题将被彻底攻克。 投资遇冷 然而,预期与现实之间,还有一道鸿沟必须跨越。 目前美国和欧洲约有3000万人患老年性黄斑退化。据兰扎供职的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估计,这一疾病蕴藏着总额250亿至300亿美元的市场。如果能获得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干细胞疗法可发展成熟并投入使用,为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不过,投资大亨们似乎并不愿意涉足这个市场。 华尔街“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和夫人曾投资修建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干细胞研究中心。但在接到《财富》杂志记者来电询问是否对兰扎的干细胞研究有投资意向时,格罗斯回答说:“天呐,你完全问错人了。我们当初的资助与挣钱毫无关系,那甚至算不上一项投资。我们有个23岁的儿子,是诞生在加州奥兰治县的首批试管婴儿之一。我们的捐赠与干细胞技术无关,纯属支持高技术,以及对加州表达情意。” 在技术人才汇聚的加州,干细胞研究机构一度得到投资者大力支持。8年前,当地政府引资30亿美元创立加利福尼亚再生医学学院。包括格罗斯在内的诸多投资者纷纷出资,为干细胞研究机构修建实验室,但他们的兴趣似乎仅限于盖楼。如今,医学院里各式漂亮的实验楼林立,但在楼里开展的500多项干细胞研究中,只有一项获得资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财富》记者随后造访英特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罗夫的基金会。72岁的格罗夫罹患帕金森症,正尝试一种尚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他出资赞助四家生物技术公司,近期开始关注干细胞技术前景。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30]日本将用不易排异血液培育干细胞
- [ 12-25]研究称遗体捐赠有望成为新的干细胞来源
- [ 12-25]遗体捐赠有望成为新的干细胞来源
- [ 12-09]坐错公交走进血站 90后大厨连捐两次造血干细胞
- [ 12-06]阻碍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路障”被发现
- [ 12-06]科学家将血液细胞变成干细胞
- [ 12-06]捐过干细胞捐淋巴细胞 "最美保安"两救血癌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