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新华网安卡拉5月11日电(记者李铭)土耳其司法部长萨杜拉·埃尔金11日证实,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雷伊汉勒市当天发生的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死亡人数已上升至40人,受伤人数超过100人。

土耳其内政部长穆阿迈尔·居莱尔说,由于受伤者中很多人伤势严重,死亡人数可能继续上升。

雷伊汉勒市长侯赛因·萨沃迪说,发生爆炸的地点位于市政府大楼和邮政局附近。雷伊汉勒市政府大楼遭到严重破坏。

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称当日的爆炸事件为“挑衅行为”,他警告说:“那些试图破坏土耳其国内和平的势力必将受到惩罚。”

土耳其安全部队已经封锁了爆炸地点并采取了紧急安全措施。爆炸引起当地居民恐慌,大批居民试图逃离该地区。

目前爆炸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尚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这一系列爆炸事件。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10日在一次网络访谈中表示,“有力证据”可以证明,叙利亚政府军对反对派武装使用了化学武器。

不过克里在访谈中再次呼吁开启叙利亚政府政治过渡,停止流血冲突。他也再次强调,“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协议,过渡政府必须要叙利亚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达成一致,反对派绝对不会同意巴沙尔继续执政。”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9日也指责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据“阿拉伯新闻网”11日报道,土外长达武特奥卢当天强调指出,土耳其有关部门通过对逃到土境内叙受伤难民的体检发现,这些难民的伤情是由化学武器造成的。

之前,俄美决定再次召开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10日,俄英领导人也表示将共同推进叙利亚国际会议。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11日根据俄总统普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索契会谈的结果宣布,俄准备与英国合作,以召开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不过,俄罗斯和美国、英国在向叙利亚出售武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途径等方面仍有很大分歧。

据俄新社11日报道,俄方参加会谈的代表提供的消息显示,叙利亚冲突双方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不可能在本月底前举行,因为仍然存在太多的分歧。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哈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重提化学武器、推迟国际会议,标志着美俄高层会议后似乎呈现某种峰回路转之势的叙利亚危机又起波澜。叙利亚问题一波三折,更说明该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难测性。俄罗斯和美国在叙问题上仍尖锐对立,双方尚难以找到一个利益的“交汇点”和“平衡点”,所以这才出现原本双方已经同意的会期眼下又节外生枝的局面。

叙利亚新闻部长祖阿比10日称,叙危机出现向政治解决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恐怖武装团伙在战场上被击溃。(记者李博雅、黄培昭、施晓慧、焦翔)

新华网日内瓦5月10日电(记者施建国王礼陈)据瑞士国家广播电视台10日报道,瑞士政府有意承办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以便为叙利亚危机寻找解决方案。

瑞士国家广播电视台援引瑞士外交部官员的话说,美国和俄罗斯日前决定就叙利亚问题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后,瑞士政府就有意承办此次会议。

该官员还说,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对承办此次会议也表现出兴趣,但会议是否能如愿举行,以及在何地举行,目前还是未知数。

美国国务卿克里日前访问了俄罗斯。美俄两国在会谈中就鼓励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进行对话达成一致,双方为此决定在5月底前召开一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

(新华网)

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11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与英国合作发起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并期待美国就此作出回应。

乌沙科夫在评论俄总统普京与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在索契举行的会谈时表示,俄英两国有意促成一次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卡梅伦将于13日访问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这一问题,俄方期待美方就此作出回应。

美国国务卿克里日前访问莫斯科时曾与俄外长拉夫罗夫讨论了举办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一事。拉夫罗夫当时表示,再次开会的目的是促使各方切实履行去年6月日内瓦公报中的协议。

2012年6月30日,为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外长会议在日内瓦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和卡塔尔的外长出席会议。会后发表的公报呼吁由叙利亚人民主导过渡进程,在叙建立由各派广泛参与的“过渡管理机构”。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进程没有取得实质成果,而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如何解决叙利亚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记者 贺颖骏)

核心观点

叙利亚反对派背后的势力希望通过化学武器问题,触及美国提出的动武红线。但奥巴马方面十分谨慎,一方面不愿意重蹈伊拉克战争的覆辙,另一方面专注于“重返亚太”。 ——贺文萍

欧洲部分国家希望借助炒作化武问题,拉动美国介入叙利亚局势。但由于缺乏确凿证据,美国暂时不可能出兵叙利亚。美俄近期的对话表明,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机会尚有。——宫少朋

导语

连日来,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再次热炒。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情报机构称叙利亚政府军可能动用了化学武器,有联合国官员则称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使用化学武器沙林毒剂的嫌疑非常大。各种说法真假难辨。

由于美国此前曾公开宣布动用化学武器是一条红线,因此,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美国是否出兵叙利亚,从而使叙利亚战局面临大转折的重大问题。有分析称,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是叙利亚战局的临界点,似乎美军出兵叙利亚迫在眉睫。只是,奥巴马迄今为止的表态仍是暂不出兵叙利亚。

叙利亚化武问题为何被再次热炒?美军是否会很快出兵叙利亚?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机会是否还有?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宫少朋。


化武问题

“使用化武”尚无证据

广州日报:美英法等称政府军使用化武,联合国官员称反对派武装使用化学武器的嫌疑非常大,哪种说法更靠谱?

贺文萍:相对来说,联合国官员的说法更靠谱些。因为发表这种说法的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官员,该机构在叙利亚冲突中并非直接利益方,没有国家利益取舍的问题,不会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较多,公信力也比西方国家要高。

而西方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其立场一向公开偏向叙利亚反对派,比如此前叙利亚只要出现屠杀平民事件,在未经调查、常常也无法调查的情况下,西方都会和反对派一起指责政府军。

宫少朋:两种说法都不靠谱。美国情报机构提出叙利亚政府军有可能动用了化学武器后,奥巴马迄今为止的明确表态是暂时不向叙利亚出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没有确凿证据,即“叙利亚政府军动用化学武器”的说法没有确凿证据。同样,联合国官员则指责反对派使用化学武器嫌疑非常大的同时,也承认调查人员还没有掌握“无法辩驳的证据”。

多方角逐

多方希望拉美国介入

广州日报:新一轮叙利亚化武炒作正值叙利亚战局有利于政府军,这是巧合还是背后有什么玄机?

贺文萍:最近叙利亚战局的确让反对派感受到压力,也让反对派的背后支持者感到很难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疑希望通过化学武器问题,触及美国提出的动武红线,让美国给钱给枪,甚至直接出兵,最好就是重演利比亚战争。当然,并不能说当前的战局与化学武器问题被热炒有直接联系。

就目前看,在叙利亚很可能有零星的动用化学武器的迹象,但肯定没有像当年萨达姆镇压库尔德人起义时那样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宫少朋:按照以色列的说法,黎巴嫩真主党协助叙利亚政府军打通了其沿海通道,使得叙利亚战局出现有利于政府军的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武器议题的炒作背后,可能是欧洲部分国家希望能够拉美国介入叙利亚战局。只是,美国政府对此说法抱有疑虑,也担心重蹈覆辙。比如,美国曾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介入阿富汗战争,结果却间接导致“基地”组织势力膨胀。


美国考量

美国专注“重返亚太”

广州日报:在美情报机构称叙政府军使用化武之后,白宫的表态却更为谨慎,其中原因何在?

贺文萍:在是否对叙利亚动武的问题上,白宫尤其是奥巴马一直很谨慎。奥巴马上台之初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骨子里并非一个像小布什那样的好战总统,也不像小布什时期那样与军工集团走得很近。

伊拉克战争十周年纪念刚过去两个月,奥巴马反复强调不希望通过假情报发动战争的事件重演。而且,奥巴马想要留名青史的不是打仗。此外,奥巴马政府正在实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移,不希望分心分力在叙利亚,陷入另一场伊拉克战争,更何况,出兵叙利亚不会像出兵利比亚那么简单,因为还牵涉到伊朗等其他国家。就算可以不考虑伊朗的态度,但美国不能不考虑俄罗斯的立场。此外,叙利亚反对派武装鱼龙混杂,其中就有武装派别公开宣布效忠“基地”组织,说明叙利亚的水越来越混,这不能不让美国非常小心,迟迟未下定决心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

宫少朋:美国政府不想重蹈覆辙。在美国国内,政府层面就叙利亚化武问题的表态目前看是清晰而明确的,只是在民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美国。

形势走向

化武问题不会成转折点

广州日报:您认为,叙利亚化学武器的炒作会持续下去并引发美军出兵干涉,成为叙利亚战争的转折点,还是会逐渐平息?

贺文萍:这取决于是否能够找到使用化学武器的确凿证据。据我所知,奥巴马对于自己之前为叙利亚所画的红线也有些后悔,希望提高美国出兵叙利亚的门槛,即由原来的动用化武改为大规模使用化武,毕竟,叙利亚境内目前极可能在小规模使用化武。

宫少朋:就现在来看,由于没有确凿证据,因此还不会引发美国出兵叙利亚;但也不能说化武问题会逐渐平息。美国情报机构也会出错,但必须承认,美国情报部门拥有世界上顶级的技术手段,如果连美国情报机构都没有找到叙利亚政府军动用化武的确凿证据,那其他国家就更难以找到。


美俄对话

政治解决机会仍在

广州日报:克里此次访问俄罗斯后,美俄双方同意尽快召开有关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代表参加。对此您如何分析?

贺文萍:此次美俄同意尽快召开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小苗头,表明美国目前尚无意加大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这是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好兆头,表明双方都在寻找一种彼此都不那么丢面子的解决方案,寻找“中间地带的软着陆”。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也称这对叙利亚来说是“长久以来第一个给人以希望的消息”。

当然,这一过程也不会很顺畅,目前就不清楚这次会议能否开成,谁会参加,俄美是否达成秘密协定等等。但不论如何,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不会受到重大冲击,刚从伊拉克撤军的奥巴马也不必面临发动另一场战争的尴尬,俄罗斯政府也可以获得一种体面的退路,对于叙利亚也有好处,至少可以少流血。我个人认为,巴沙尔·阿萨德本人可能会出局,但其所代表的阿拉维派不会遭到清洗。毕竟,俄罗斯公开表示过,关心的不是叙利亚某个人的命运,而对美国来说,也不希望重演当年推翻萨达姆政权后清洗阿拉伯复兴党的覆辙。

宫少朋:眼下,美俄正就叙利亚局势进行对话。而此前,很多人都提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机会已经丧失,美俄此番同意为此开会对话却意味着,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机会仍然有。

(记者 党建军)

黎巴嫩安全人士9日晚说,来自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的3名青年当晚在靠近黎巴嫩边境的叙利亚小镇古塞尔发生的冲突中被打死。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黎巴嫩安全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3名黎巴嫩人属于激进的沙拉菲组织,一周前从的黎波里前往叙利亚进行反对叙利亚政府军的“圣战”。

尽管黎巴嫩政府一再宣称在叙利亚危机问题上保持中立,多次呼吁黎巴嫩各派不要卷入到叙利亚冲突之中,但仍有一些支持和反对叙利亚政府的派别向叙利亚派遣武装分子和运送武器,有个别派别甚至扬言要发动“圣战”。据报道,沙拉菲组织的两名长老曾于4月22日呼吁黎巴嫩逊尼派穆斯林到叙利亚进行“圣战”,保卫古塞尔。

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本月7日表示,黎巴嫩谴责与叙利亚接壤的黎巴嫩北部和东北部边境村庄遭到来自叙利亚的炮火和火箭弹袭击,同时也反对一些组织利用黎巴嫩领土和村庄袭击叙利亚,试图把黎巴嫩拖入叙利亚危机。

(记者 刘顺)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内西尔基9日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上午分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就美俄7日在莫斯科就叙利亚问题达成的协议进行了讨论。

内西尔基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说,潘基文对克里和拉夫罗夫在此方面展现的领导力和主动性表示赞赏,并鼓励所有各方抓住此次机会以解决叙利亚危机。潘基文表示,联合国随时准备为实现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支持,联合国与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将为此加倍努力。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日在莫斯科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克里在会后说,美俄双方同意尽快召开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有望在本月底前召开。潘基文与卜拉希米8日分别发表声明,对美俄就叙利亚问题达成协议表示欢迎。

(记者 林琼 顾震球)

美国国务院8日宣布,向叙利亚反对派追加1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援助总额由此增至5.1亿美元。

国务院发言人说:“这是在我们增加数以百万美元计非致命性援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同日,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重申,任何政治方案须以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为前提,被媒体解读为间接反对美俄所提对话倡议。

大国拥有非同寻常的实力。运用得好,自然可以更多地造福世界;一旦迷失方向,带来的麻烦甚至灾难也将是巨大的

战争规模扩大、伤亡数字攀升,叙利亚战争走到“临界点”的说法在蔓延。当注意力被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拖着走,一些人似乎已经忘记,这场惨剧在其开局之时,被认为是鼓舞人心的“阿拉伯之春”的延续。大马士革的炮火硝烟,也让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国艰难时局淡出一些人的视线。那里,曾经是“阿拉伯之春”的主场。

当盲动情绪让位于理性观察思考,“阿拉伯之春”演进脉络将变得更清晰,对形势走向的把握也会更为精准。美国思想界一些人开始考虑为一度备受追捧的“阿拉伯之春”更名,让人们看到了现实感回归的一丝迹象。《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撰文指出,“阿拉伯之春”这个说法应该退休了。战略分析人士安东尼·科德斯曼主张,以“阿拉伯十年”或者“阿拉伯的1/4世纪”来替代“阿拉伯之春”。

为“阿拉伯之春”更名,包含两方面思考:一方面,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不是孕育希望的“春天”,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的困局未有穷期;另一方面,重建秩序远非易事,失去发展方向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混乱。

不少人还记得,曾几何时,将西亚北非巨变视为“又一次柏林墙倒塌”、“第五波民主化浪潮”的声音是何等强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信誓旦旦宣称,“美国的目光必须越过动荡中发生的暴力和极端主义行为,支持该地区年轻的民主国家,进而塑造长期安全”。

一家阿拉伯网站刊文指出,给西亚北非动荡冠以“阿拉伯之春”这个名号,是美国试图控制“运动”的表现,其目的就是将“运动”引向美式民主方向。根植于意识形态偏见的冲动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难以规范其言行。运用社交媒体明里暗里推波助澜,滥用联合国决议武力推翻主权国家政权,在一国内战中选边站队、恣意而为……无不是“救世主”心态下的鲁莽与放纵。

美国等西方国家享有进退自如的回旋空间,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十年”或者“阿拉伯的1/4世纪”,“华丽转身”来得很轻巧。但是,西亚北非陷入困境的国家找不到力挽狂澜的力量,战乱中逝去的生命更是无谓的冤魂。

大国拥有非同寻常的实力。运用得好,自然可以更多地造福世界;一旦迷失方向,带来的麻烦甚至灾难也将是巨大的。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到西亚北非动荡和叙利亚乱局,惨重的代价不断提醒世人:大国当自重,无视国际关系准则的强势之举着实要不得。

西亚北非动荡依旧,叙利亚内战正酣,对地区稳定的冲击加剧。当下,外部大国真正要做的,是放下傲慢与偏见,真心实意地支持地区国家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为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提供帮助。唯如此,才有可能减少类似“更名”的尴尬,减少种种不应有的代价。(钟声)

美称叙利亚未来没有阿萨德向反对派提供1亿援助

叙利亚一座政府大楼前,现任总统阿萨德的一幅画像被破坏

据美国媒体5月8日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表示,叙利亚的未来不包含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卡尼说,在美国看来,叙利亚的未来没有阿萨德;组建过渡政府的时候,应该由叙反对派决定是否接纳阿萨德政府的官员。

另外,奥巴马政府8日宣布,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价值1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新援助。此前,奥巴马一直坚称,阿萨德必须下台。不过,美国国务卿克里日前表示,阿萨德的去留应该由叙利亚人民决定。(王琦琛)

据俄新网5月8日报道,美国战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夫·哈默(Christopher Harmer)认为,美国用一个小时就足以消灭落后的叙利亚空军,但是这样的行动将耗资数十亿美元。

在美国当局宣布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之后,多名国会议员呼吁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利比亚行动就是从设立禁飞区的措施开始,以卡扎菲政权倒台告终。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引述哈默的话称:“设立标准的禁飞区是件耗时长、费用高的事情。不过,为了让叙利亚空军落地,可以从诺福克向东地中海派遣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发射250枚 ‘战斧'巡航导弹,不超过一小时就让叙利亚空军的末日到来。”他说,打击目标将是跑道、雷达、燃料库和飞机本身。

哈默说:“美国空军无需进入叙利亚领空就能创建禁飞区,不是通过强迫叙利亚空军的方式,而是通过消灭它的方式。”

然而哈默还表示,这样的行动将耗资甚巨。一枚“战斧”导弹的价值为140万美元,那么仅导弹费用就将达到3.5亿美元,首次打击叙利亚飞机、飞机场和雷达的弹药费用将超过33亿美元。

他指出:“这还没有计算使用船舰和动用数千名军人的费用。即使与美国的其它军事行动相比,这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请注意,2012财年五角大楼每月在阿富汗花费100亿美元。”(陈述)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9日强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不应成为叙利亚过渡政府的一部分”。

据报道,克里8日就叙利亚问题表示,目前各方都在努力,致力建立一个由各方组成的联合过渡政府。他特别强调称:“我们认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不应成为过渡政府的一部分。”

5月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克里在会后说,美俄双方同意尽快召开有关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有望在本月底前召开。

叙利亚全境的网络通讯在中断约20小时后于当地时间8日下午5时许恢复。

据官方的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在大力抢修之后,叙利亚网络目前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官方称通信中断的原因是连接叙利亚通信网络的主要光缆被损坏,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叙利亚网络通讯系统在当地时间7日晚9时45分左右中断,包括3G网络和地面通信网在内的通信网络均无法使用。

去年11月底,叙利亚官方称由于“恐怖主义活动”和线缆故障,网络通讯中断超过48小时。

(记者 陈聪 刘阳)

美国国务卿克里5月7日抵达莫斯科与俄方就叙利亚问题展开讨论,美俄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将尽可能促使叙冲突双方举行和平谈判已解决争端。对这一结果,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特使卜拉希米表示欢迎。

据法新社5月8日消息,卜拉希米通过其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对俄美就叙问题达成协议表示“热烈欢迎”。声明指出,“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这个不幸的国家的第一个充满希望的消息”。声明还写道,“莫斯科发出的声明标志着向前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据悉,美国国务卿克里7日与俄方就叙利亚问题展开讨论。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7日在莫斯科记者招待会上总结美俄会谈成果时说道:“我们主张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争端,我们会努力使冲突双方能够坐在一张谈判桌前和平谈判。”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3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两枚迫击炮落在市中心,造成多名平民受伤。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人道协调厅7日发布媒体通报称,随着叙利亚境内武装冲突的持续升级,需要国际人道支持的人数超过680万,相当于该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但安全动荡造成援助物资的运送工作受到重重阻碍。联合国方面就此敦促叙利亚冲突各方,确保人道主义工作人员和物资能够顺畅进入冲突区。

人道协调厅发言人莱克表示,联合国驻地工作团队的最新统计显示,叙利亚人道主义需求近期持续高涨。目前,急需国际援助的人口已超过680万,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其中有310万、相当于需要救援人口的一半为青少年儿童。与去年三月公布的100多万叙利亚人需要援助的统计相比,短短一年时间,相关数字就猛增了580万,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莱克说,目前叙利亚国内因冲突造成的流离失所人数已经翻了一番多,从几个月前的200万攀升至目前的425万。流离失所者主要集中在阿勒颇和首都大马士革周边的农村地区,当地流离失所人口分别有125万人和70多万人。

早些时候,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阿莫斯向安理会进行工作汇报说出,目前人道行动最大的障碍就是救援物资难以运送到受冲突影响的民众手中。为此,联合国方面一直在敦促冲突各方确保人道运输通道的畅通,以及救援人员的工作不受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