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前沿资讯 > 正文
王宏:探寻“中国道路”的灵魂
www.fjsen.com 2009-10-20 16:59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一主多元、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中,“一主多元”是本,是形,是方法论,“以人为本”是魂,是神,是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资为本”和“以权为本”的价值观,二是绝对多元或一元的方法论。而克服这两者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一主多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人、资本和权力的多元关系上,在制度、体制、机制包括发展战略等手段、工具的形成中,虽然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缓有急,但是,都不可偏废,要有纲有目、纲举目张。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削弱。深刻分析和审视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一主多元、以人为本”的“中国思想”无处不在,特征鲜明,贯穿始终。

“中国思想”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记者:与西方的政党制度相比,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为什么在中国不可或缺?“中国思想”有何制度设计作为支撑?

王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这种“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党制度所处的中国国情、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密不可分。

“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为什么在中国不可或缺?其根本原因绝不仅仅是具有比较政治优势这样简单。简要地说,西方政党只是执政的工具,而中国共产党首先是领导核心,其次才是执政工具。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执政党必须首先是国家民族坚强的领导核心。

近代以后的中国,一盘散沙、分崩离析、任人蹂躏,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没有凝聚力,没有核心力量。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全国范围领导核心地位巩固之后,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历史充分证明:作为执政工具,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也可以是多元的。据此,一元、多元、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都是可能的。但是,中国共产党首先是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地位则是不可选择、不可动摇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历史地形成了自己凝聚国家民族的核心力量,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凝聚力量坚强有力,国家就不会解体,民族就不会分裂,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共产党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已经历史地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之中,不可分离。动摇领导核心地位的后果只有一个:亡党亡国。因此,“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对于具有领导核心和执政工具的政党而言是唯一的。其他任何选择,无论是一元还是多元政党制度,都是死路一条。

在中国,“一主多元”的政党制度最成功、最有效地兼顾了领导核心和执政工具的不同要求,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成为中国最先进的政治力量以巩固领导核心地位、最高效的执政工具以巩固执政地位。这也正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一主多元”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与政党制度一样,“一主多元”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最大的障碍就是“以资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体,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首要的、根本的目标。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通过垄断资本所操控的公共部门,话语权、控制权掌握在垄断资本手里,“以资为本”始终是首要的、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经济,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公共部门,话语权、控制权掌握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手里,“以人为本”始终是首要的、根本的价值取向。

“一主多元、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机统一的,不能割裂、对立。只有这样,其制度优势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在“一主多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公有制能够对私有制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矫正;私有制所固有的竞争性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不可替代基础性作用。曾经有一个时期,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理解,就存在把“一个中心”片面化、庸俗化为GDP的倾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就存在把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割裂、对立起来的现象。其结果必然违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