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理论参考 > 正文
提高作家素质 抵制“低俗化”
www.fjsen.com 2009-10-23 10:26  封秋昌 来源:文艺报    我来说两句

近来读了一些文章,一些论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在当今时代,文艺走向大众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在文艺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向。比如许多作品缺乏应有的精神价值内涵,乃至存在着“低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赖大仁先生指出:“当代文艺整体性向大众化转型,于是精英化审美转向大众化审美,而大众化审美又一步步走向‘俗化’与‘泛化’,乃至演变为追逐低级趣味的搞笑娱乐,文艺的审美精神被不断‘稀释’甚至消解,……拿搞笑当审美,拿低俗当娱乐,拿无聊当有趣,只管如何变着法子博得笑声和换得利益,而不管会把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位引向哪里。”(《以历史反思观照当代文艺价值理念》,《文艺报》2009年7月25日第2版) 应该说,文艺创作中的这种缺乏精神内涵的“低俗化”现象的确是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大体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进行具体分析的。

就客观因素来说,精神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当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产业纳入市场体系之后,即“精神产品”一旦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就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而它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如何获得最大利益,就是必须赚钱,否则便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而我国由于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原始积累阶段),多数从业者仍是在为生存而拼杀,尚没有能力顾及公益事业。出版社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就是典型的代表。为了生存,出版社必须着眼于市场和“卖点”,对于有价值而无“卖点”的好书,也只好割爱。有价值的理论、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根源就在这里。反过来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出版社,则有能力赔钱出一些“无卖点”却“有价值”的好书。但是,有经济实力的出版单位毕竟为数不多,所以,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一直是个想解决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尽管有上述的客观原因,但我以为造成文艺“低俗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则在主观方面。我这里指的主观方面包括:作家、艺术家、影视剧编导;批评家、理论家;媒体等。而在主观方面,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