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日据时期台湾籍民社团初探——以厦门台湾公会为例
www.fjsen.com 2009-11-17 09:38  林 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我来说两句

旭瀛书院平时经费以及购买地皮兴建校舍等大项开支除了由台湾公会负担及捐款外,主要来自台湾总督府的支持。仅1915到1930的16年间,台湾总督府共补助210,501元,平均每年13,156元[10]。院长及教师由台湾总督府派出,其薪水和旅费全部由总督府负担[11]。历任院长小竹德吉、冈本要八郎、庄司德太郎(1928年)都是日本人,并且均担任台湾公会的顾问,教员和校务都受日本领事监督。

旭瀛书院设小学本科、特设科、高等科、商业科等。以1935年为例,该年共有15个年级,教员23人,学生560人,其中籍民466人。1915年到1921年,毕业生合计853人[12]。有的到日本、台湾、东北、上海等地继续求学,有的直接进入商界、医药界和教育界工作。厦门光复后,台湾同乡会接收了旭瀛书院,改称复华小学校,组织校董会,由理事长陈金方任董事长[13]。台湾公会除了办学外,所属学务部还负责关于学龄儿童调查、育婴的宣传、青年子女之指导启发等工作[14]。

2、兴办慈善事业

台湾公会承担了保护台湾籍民健康、救济困难籍民、提供公共墓地、赈灾等慈善事业。公会十分注意卫生防疫,推行种痘、预防注射、医疗、消毒等工作。1919年和1925年,厦门鼠疫、伤寒流行。领事馆代台湾公会向台湾总督府请求支援,进行预防注射,所以染病者较少。1932年7月,厦门伤寒猖獗。台湾公会和日本居留民会在日本领事馆召开防疫会议,布置防疫,进行宣传,分发材料。小川署长“对吴会长及曾顾问等训勉”,要求加急普遍注射。从7月13日至31日,组织20多名医生,在市区、鼓浪屿、禾山15个场所,共注射8,000人。此次疫病全厦门感染者约1700名,死亡约1000名,而日本人及台湾籍民死亡不过12人。1933年2月,天花流行于华南各口岸。台湾公会托博爱会厦门医院代向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定购痘苗。除公会外,再分设厦门、鼓浪屿、禾山共12处施行种痘[15]。

救济也是台湾公会经营的一项重要事业。1929年5月,议员会通过了几条救恤办法:对于缺钱归台的同胞,须到领事馆办理相关手续及保证后,给于路费。对遭受灾难者,除了资助,还安排善后事宜。缺钱治疗的病人,由公会介绍到医院治疗或给予医药费。对死亡无力处理丧葬者,公会给予棺木及一定限度之丧费,并代其处置善后事宜。1929到1932年,公会归台旅费救恤有62件,其他救恤87件[16]。

台湾公会还为台湾籍民提供墓地。1921年,籍民张有机将白鹿洞下的山地赠送给厦门台湾同乡会作为旅厦台侨的墓地,并得到领事馆认可。1922年,该墓地也随台湾同乡会的合并转为台湾公会所有。没过几年,墓地几无可容之地。1928年,台湾公会募集到6600元,在靠近碧山岩脚下购买约800方丈土地。1933年新墓地开放给一般台侨使用[17]。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