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第二轴心时代”呼之欲出
www.fjsen.com 2009-11-26 09:40  陈村富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近些年,国际学术界关于地中海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古代地中海研究运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将古代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提出了“地中海世界”、“地中海语境”、“地中海文化”、“地中海学说”等概念,藉此拓宽视野,解决传统理论和诠释未能令人信服地回答的问题,如“雅典与耶路撒冷”,希伯来文化与阿卡德—苏美尔文明,犹太典籍与西亚宗教,希腊文字与亚非语(主要是腓尼基语)系,罗马的起源与西亚的关系,罗马文化的“择优综合”,文明的传播与反哺以及不同文化相遇时的几种走向等等。

此外,在人类的起源、进化和迁移,农耕社会的组织与生活,农村和城市、腹地(两河流域)与周边文化的交汇和易位,语言与文字符号、宗教符号,占卜、星相学对天文学和数学的影响等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建树。值得注意的是,与远古文化研究相关的新的交叉学科或原有学科的理论,如文化生态学、古人类学、语源学、宗教人类学、神话学以及考古学理论、考古结论的证伪等等,大都同海外学者在这些地区的研究有关。

地中海世界的研究对于世界文明史研究的理论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国内外已问世的不下10部世界文明史,大体上都是世界通史的一个方面的线性叙述,而不太注重再现世界文明间架构的演化。世界文明史也不应是各地区各种文化发展的综述。依我之见,如果现在要重写世界文明史,就应该立足当今时代,将世界文明作为一个整体,考察世界文明几次大的建构性的变化,突显作为“文化”或“文明”核心的人的精神、人的内涵、人人关系与人物关系方面的进化,不是仅仅描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而是透过这些外物研究人自身。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点是公元前800—200年所谓的“第一轴心时代”,公元3—9世纪文明重构时代以及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崛起后近代文明架构。雅斯贝尔斯的“第一轴心时代”所说的文明的标志全部出自地中海世界、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等三个文明带。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就是地中海文化。它包括上古时代以降的东部地中海的西亚文化和埃及文化,以及后起的希腊罗马文化。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经苏美尔—阿卡德文化,巴比伦、赫梯、亚述文化,希伯来文化,至后来希腊化、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的地中海文化,可以说是研究历史上文化间关系的标准案例。从这里可以获得许多关于当代跨文化研究及世界文明间新秩序研究的诸多启示。

近些年学术界比较重视雅斯贝尔斯的“第一、第二轴心时代”的论断。这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近代社会的文明架构(格局)不是“第一轴心时代”的产物,而是公元3—9世纪形成的。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佛教东传中国,至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时期佛教中国化,在中国形成儒佛道与民间信仰交融的文化格局。唐代以降又将这种中国化的佛教和儒、道传向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地,构成东方文化的基本格局,即以儒、佛为主,兼及各国、各地宗教与文化特色的东方文明。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