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解决温饱、达到小康的两大历史性跨越。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江苏以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力争领先一步,率先实现小康目标。今天,来自中央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带着许多新的成果和经验在苏州交流、研讨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我相信,这次研讨会一定会对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借此机会,我要对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苏州视察,我有幸亲耳聆听老人家关于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思想,使我终身受益,终身难忘。首先,我向同志们谈谈我学习小平同志小康社会思想的两点突出感受。
第一,小平同志小康社会思想的重大意义,就是在新中国30年艰苦奋斗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的任务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他们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大国搞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探索中难免走弯路,主要是一些做法脱离实际。生产关系上急躁冒进,“一大二公”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建设速度上急于求成,积累率过高对人民生活有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平同志把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他肯定现代化有了基础,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我记得小平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他提出,在中国搞现代化必须看到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现代化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二十世纪目标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应当解决好人民生活。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争取用20年的时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确立了经过小康阶段迈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从我们计划工作来看,不再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高速度、高指标,搞多少钢、上多少项目,而是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搞农业、轻工业。再加上农村政策放宽了,城市经济搞活了,理顺了生产关系,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时间,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很快取得突破,卖方市场逐渐变成买方市场,困扰我们多年的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 2009-12-25冷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大原则
- 2009-12-22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程达到74.6%
- 2009-12-21社科院称中国2009年总体进入小康
- 2009-12-19统计局总统计师:缩小贫富差距是全面小康的关键
- 2009-12-13漳浦车本:唱响“牛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