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促进我国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海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有效供给的创新战略,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福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
福建已具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良好基础。从全国来看,福建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和保障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位置,部分市县的一些指标处于国内领先行列。但是,福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存在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和县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发展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与需求不相适应,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水平还不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满足社会成员在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的需求,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起点基本一致、机会相对均等、结果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还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水平。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指通过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改善、提供主体的扩展、提供机制与工具的改革来改善公共服务自身的体系,促使用于公共服务的社会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系,这是因为:第一,公共服务的“公平”与“效率”必须结合起来。一方面,公平出效率,没有一定程度的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福利增加;另一方面,效率保公平,没有高效的制度安排,只会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过度依赖于政府自身的力量。必须减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财政投入的依赖,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参与,依靠制度机制改善,形成一个与现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第三,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的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不仅表现为供给主体的改善,还表现为根据公众的需求和评价来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次序、重心和范围,使之更为符合公众的实际需求。同时,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还意味着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使人民群众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2010-01-04福建部署科学发展观与海西建设公共课培训
- 2010-01-042009海西新跨越之县级城市建设②
- 2009-12-312009海西新跨越之海西新动力②
- 2009-12-302009海西新跨越之县级城市建设①
- 2009-12-29发扬古田会议精神 推进海西建设
- 2009-12-29外国人看海西:师大外教所见之福州翻天覆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