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台湾悲情与两岸隔阂可消弭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接受本刊专访
www.fjsen.com 2010-01-12 11:29 杨琳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瞭望》:第二次“历史大变局”中的哪些因素影响了两岸分隔?
郑必坚: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1895年,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刻骨铭心的历史伤痛。
当年走投无路的清朝重臣李鸿章,曾说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实确实如此,那时的中国已然是瓜分豆剖、危如累卵了!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振兴发展,有多少中国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各种方向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其中,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主张行不通,洋务派遭挫折,太平天国也归于失败。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开创了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他领导推翻帝制,缔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树立起一座了不起的历史丰碑。但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势继续衰落。面对积贫积弱、多灾多难,中国人展开了一次次奋起抗争。
我们全民族浴血奋战,特别是在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中,夺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台湾才得以光复,宝岛才重归中国版图。那时候,中国曾一度有望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政治主张基础上,调和内部矛盾,在战后的废墟上开展和平民主建设。
然而,国共两党在中国之前途命运的较量中最终还是诉诸战争对决。这样的历史选择使中国付出了1949年以后台海分隔的巨大代价,给海峡两岸中国人留下了几多大江大海般深深的历史遗憾。
相关新闻
- 2010-01-11两岸关系是内战产物 历史选择留历史遗憾
- 2010-01-11支持两岸交流是民进党无可回避的政策选择
- 2010-01-11两岸合作 2010年世青短道竞速滑冰锦标赛展默契
- 2010-01-11《瞭望》专访郑必坚:台湾悲情与两岸隔阂可消弭
- 2010-01-11两岸合作暨纺织高峰论坛举行 探讨纺织未来走向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