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调研时,县里的同志对我说:过去,人们对领导干部在作判断、定决策、用干部时,常有一句提醒的话,叫防止“先入为主”;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提醒,叫防止“偏入为主”。
所谓“先入为主”,是指领导干部不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常以最早听到的情况或凭最初的印象,作为判断的依据,形成对人和事的看法和认识。对这种作风及其带来的危害,必须加以防范。
而所谓“偏入为主”,就是领导干部把从非组织渠道、非正常途径得到情况与信息作为依据,进而形成对干部或一地工作的印象和感觉,并据此作出判断和评价。并且这些信息非个人直接感知、又属非主流民意。大家认为,这比“先入为主”有着更大的片面性,所以,要更加注意防范。
“偏入为主”会严重损害基层干部对领导同志的信任度。因为,大凡有“偏入为主”倾向的人,往往缺少对干部主体及主流民意的基本掌握,缺少对既有组织体系的基本信任,工作上不善于甚至不屑于作全面了解。久而久之,这样的领导干部就会与干部的主体、民意的主体产生隔膜,最终失去主流群体应有的尊敬和信任。
“偏入为主”会严重伤害那些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在本职岗位专注投入、不跑不要,在是非面前敢于较真、不昧原则的同志的工作热情。这些同志对党忠诚、对人民忠心、为人正直、不钻营、不打探,心无旁骛地扑在党的事业上。这些同志往往被“奏本”所参、为“暗箭”所射,自己还一无所知。试想,倘若领导同志对待“谗言”听之信之,对他们该是多么大的一种伤害啊!
“偏入为主”会严重毒害社会风气。领导干部一旦给人留下偏听偏信、爱听小道消息的印象时,就一定会给各种小人、坏人、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一定会有人投其所好并借以经营自己的勾当。君不见当今社会,不少领导干部身边常常活跃着一些“大款”、“哥们儿”,其中就不乏“风闻言事”之辈,一些领导干部早已为其所用却还蒙在鼓中,可悲可叹!
“偏入为主”,危害多多。基层同志对此已有感觉,已做提醒,有“偏入为主”倾向的领导同志一定要深思、警醒。
(作者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 2010-01-22国办:领导干部要带头反浪费 严禁公款大吃大喝
- 2010-01-19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误区
- 2010-01-13侯长安:促进领导干部勤政为民
- 2010-01-08中央纪委监察部:去年7036名领导干部被问责
- 2010-01-08中央严查领导干部腐败案 15名高官上黑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