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www.fjsen.com 2010-09-21 17:23  高新民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党的建设联系起来,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趋向。如领导者纷纷与网民互动;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移动公司合作推出的“网络学习天地”;广东湛江市把县(区)委书记的述职述廉通过互联网视频和电视台现场直播,让群众直接监督执政党,等等。新媒体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再度引起人们关注。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介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带来了一场变革,直接对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严峻考验。

比如,在社会价值观多元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于党领导思想建设、引导舆论的传统方式提出直接挑战。传统的思想教育主体通常来自上级——组织的代表者,而信息网络化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人;对平面媒体乃至电视广播用传统的方式审查其内容,并用特定的组织手段引导、影响传播主体,这在过去是可以理解的,但网络传播主体多元,“组织手段”难以对所有人有效。时代的变化,要求党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以符合社会主流需求的价值观、理念,以民众欢迎的方式去引导社会舆论。

再如,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参政议政的平台,对传统的沟通方式提出挑战。传统的沟通方式是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自上而下、单向度沟通,即上级认为有需要时把自己的决定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传达,下级一层一层贯彻落实,如群众有不同看法,则需基层组织“做工作”。而网络的传播方式,决定了普通党员、群众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主动议政而不必顾及上级是否认为有必要性,群众表达渠道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时代需要的是双向度、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并存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对话协商机制,而网络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又如,网络对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往往与网络的舆论推动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领导者出言不慎,亦会引发公共舆论的谴责高潮。如何对待网络舆论,绝非简单的应对媒体能力问题,更是对领导者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验。

但是,新媒体给党的建设带来的还有机遇。

这种机遇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一是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引导提供了工具。除广东的事例外,笔者曾去贵州桐梓县调研,亦看到该县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党员学习平台,每个党员,包括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党员,在全国的任一地方,均可通过该县的党建网自主选学各种课程。也就是说,网络既可以表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也可以成为主流思想意识的引导场所。二是为党组织的设置和党员的组织生活提供了新型管理手段。广东东莞建立了21个网络党支部,通过网络党支部把众多工作、生活地点分散的党员连接起来,参加网络组织生活,甚至通过网络进行表决(实名),以虚拟的手段实现了真实的沟通与交流。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够充分认识这种组织管理手段给党内政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但至少可以预见它将给党内民主的发展带来机遇——平等的网络地位带来的政治反响。三是转变治理模式的契机。网络上民众的参政议政,归根结底还需回到现实的治理中,才能使民众参政议政、表达效果最佳化。如山西长治,建立市委书记、市长的热线电话(手机)后,每日都有情况汇总,每周有情况综述,年度有办结群众反映事项的总结,使电话热线成为连接党政与民众的桥梁。四是成为社会监督的工具、手段。网络在监督中尽管也非尽善尽美,但由网络披露而揭开的腐败案件也是有目共睹的。网络的揭露是否真实是需要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的,但网络监督的力量代表了社会的监督,是弥补现行监督体制弱点的力量,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否把挑战化为机遇,关键在党自身。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