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干部论坛 > 正文
保护与利用:“非遗”离双赢有多远
www.fjsen.com 2011-01-24 16:58  刘文韬 来源:党建    我来说两句

濒危品种不断消亡缘哪般

保护机制不够健全,过度开发与利用,多元文化消费的冲击,是濒危“非遗”品种不断消亡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国家每年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高达几十亿,再加上地方各级财政的投入,总数上百亿,投入可谓相当可观。如此高投入缘何挽救不了濒危“非遗”品种消亡的命运?其间原因很复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之外,我国尚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规性文件。尤其是对濒危品种,没有特别的保护条例和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规划;对濒危品种的传承人,没有具体的资助办法。管理机关职责分工不明确,文化、文物、旅游、规划、城建等部门,相互之间职能交叉,有时出现有经费有利益时靠前站,需投入需保护时靠边站,这就导致了一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通病:申报开发热情高涨,保护管理还不完全到位。

过度开发事与愿违。一些地方片面地理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追求经济效益,让保护偏离了方向。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罕见的地质遗迹——石英砂岩峰林,当总造价1.2亿“最高的户外电梯、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载重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的“世界第一梯”落户景区时,遭到广泛的反对和置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我国的6处世界遗产进行了黄牌警告:希望中国享有世界遗产的地方政府都能认识到,成为世界遗产,更多的是意味着承担责任和兑现承诺,远不止是享受旅游收益,可以随意开发那么简单。

多元文化消费的冲击。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悄然来临,观众在文化消费的选择上有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样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如中国的皮影戏曾一度风行欧亚,日本等国称之为“最古老的动画”,歌德、卓别林等人也给予盛赞,如今却香火难继。皖南皮影戏第九代唯一传承人何泽华说:“演出一场才几百元钱,老艺人怎么维持生计?”随着老艺人相继谢世,五到十年之内,皖南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千节之省”的贵州,一年365天里曾有大小传统节日、集会1400多个(处),丰富的民族服饰,独特的节日饮食,古朴的音乐舞蹈,虔诚的祭祀活动,几乎都要在节日、集会中呈现,如今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许多年轻人宁愿在家里看电视节目、打网络游戏,也不愿参加此类节日和集会,“千节之省”的美誉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