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实的执政基础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农民为主的国度里,实现和广大农民的联合,“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的忠实代表,同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耕者有其田”变为了现实,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再次赢得了农民的拥护。中共十六大后,伴随着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愈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p539)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基层组织。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已达到3892万个。这些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共还非常重视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拥有着广泛的外围组织基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同时,80269万名党员还分布在全国每一个社会组织中,他们不仅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而且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地发挥着对社会的教育引导、管理监督、服务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无比坚实的组织基础。[1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建设,党内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践行着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中共还根据实践制定了人才发现、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监督等机制,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凝聚了中华民族中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因此,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执政基础的关键因素,成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进的重要基础。
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会有人民的一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人民解放军,成为一支党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成为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了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坚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人民解放军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努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积极不断地改善民生,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党组织的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强,人才资源丰富,同时还建设了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敢打必胜”的强大人民军队,从而拥有了无比坚实的执政基础。
五、自觉抵御执政风险
在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就深刻地认识到:要使全体党员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毛泽东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敲起警钟,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pp1438~1439)“两个务必”的提出,无论对于当时和现在以及未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实际上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党内的贪污腐化及违法乱纪分子,始终要求“必须一律予以惩办,不得姑宽”[17]。典型的例子就是妇孺皆知的在“三反”期间处决的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对这两个蛀虫的处理,提高了党的威信。这种坚决反对腐败,自觉抵御执政风险的果断态度,至今为广大人民群众颔首称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涉案金额节节攀升,涉案官员已由单打独斗演变成“窝案”,有的甚至打着组织的名义,赤裸裸地进行贪腐分赃。党风问题已成为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成为中共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我们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18]只有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才可以驾驭复杂多变的形势,切实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党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根据腐败发生的新情况,在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学习和教育引导,并逐渐走出了一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中共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19]因此,中共积极构建和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引导机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仅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427186件(次),立案139621件,结案13948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517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73人,全年还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9万件,涉案金额达4266亿元,排查工程建设项目367万个,整改问题1587万个,查办违纪违法案件156万件;全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清理出“小金库”25738个,涉及金额12786亿元,对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20]
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来,坚持科学对待政权,善于借鉴历史教训,牢记执政使命,坚持“两个务必”,坚持从严治党,和腐败水火不容,从而自觉地抵御了执政风险,同时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21]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全党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健全和完善执政体制,自觉地抵御执政风险,开创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就一定能够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全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加伟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