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中心动态 > 正文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实现教育公平
www.fjsen.com 2011-08-31 16:5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 强化“两为主”  公平惠及“民工娃”

“我是‘民工娃’,在上海读书很快乐!”2010年,上海4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享受本地免费义务教育。在这里,“同一片蓝天,同一张课桌”的梦想,照进了他们的现实。

上海为“民工娃”读书创造良好条件

上海市采取扩大公办学校招收比例和政府埋单(补贴办学成本),委托民办学校免费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等举措,保障“民工娃”和“城里娃”一样在窗明桌净的教室里上学求知。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100多万。让他们享有与当地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为此,2001年国家提出了“两为主”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随迁子女就学难问题。

但也要看到,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公办校入学“门槛高”,部分民办校教学质量低,在当地接受“初中后教育”难等问题。而且今后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意味着有5000万人“进城”,将带来约800万适龄随迁子女,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必须切实贯彻“两为主”政策,更好地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政府为主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凝聚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和汗水,让他们的子女安心上学,是当地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教育管理体系,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对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给予充分经费保障,按实际在校生人数及时足额向学校核拨教育经费。

公办唱主角。公办校是免费提供义务教育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随迁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主力军。应扩大公办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提高公办校的接收能力。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禁止收取借读费。

民办补缺口。公办校容量有限,短期内无法完全吸纳随迁子女入学,必须发挥民办校拾遗补缺的作用。应建立健全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校的审批、管理和扶持制度,将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纳入本地规划,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办法鼓励公办校对民办校结对帮扶,组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轮流支教,鼓励社会各界向其捐资助学。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