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一把手工程”强力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www.fjsen.com 2011-10-11 16:46   来源:《陕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是一张傲人的成绩单:

2009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2010年达285.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较上年增长22.0%、25.5%;

2009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7%,较上年增加0.22个百分点;2010年占GDP的比重为2.82%,比国家高0.7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全省共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5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占GDP比重达到3.02%,再创新高。

在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过程中,陕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全心全意发展文化事业,集中精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升级“新引擎”的作用初现端倪。

陕西,开始站上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布局: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陕西是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十分有限。如何做“强”文化,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公共文化让广大城乡居民最大限度获益?面对这一重大命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摆到了同等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强劲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早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之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将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上手,强力推进。省委书记赵乐际多次深入基层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省长赵正永多次到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协调落实项目,解决问题。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30多次,对改革方案、政策措施反复磋商。

在逐一破解困扰改革诸多难题的同时,陕西进一步夯实责任,把改革纳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对各市和有关厅局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将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本系统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并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

具体操作环节,通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一系列“大动作”高效“出炉”后,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成为各级政府、各行业、各部门的共识,各市都把文化体制改革摆上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一把手工程”带动下,陕西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的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完成省级改革,省直14家文化单位、1.2万人全部“下海”;2010年完成市级192个文化单位改制;2011年7月底县级221家文化单位改制完成,三级改制至此全面完成。

陕西“一把手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还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向全国介绍经验。

难题:政策倾斜逐一攻克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开端和依托,陕西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竞争新主体。

2009年5月,西部电影集团挂牌成立,伴随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曾经一蹶不振的西影再度崛起。2010年,影片《锦衣卫》成为西影有史以来第一部进入春节贺岁档的大片,国内票房收入近1.5亿元。

由陕西省歌舞剧院、省乐团、省杂技团等8家文艺团体整体转企改制、组建而成的陕西演艺集团,整合了演出、中介、场所资源,改变了以往单兵作战“散而弱”的局面,艺术创作和产出实现“两翼齐飞”,2010年演出场次比上年增加30%,主营业务同比增长37%。

和西影集团、演艺集团一样,通过改制而活力初显的演艺、影视、出版等企业集群,正成为陕西开掘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生力军。

应该说,大发展源自政策引导下的内生动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省委、省政府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营造文化繁荣发展的好环境,精心研究制定有关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坚持用足用活中央政策,并通过政策倾斜和必要的经费投入支付改革成本,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等问题,让文艺工作者安心打破“铁饭碗”,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其中,在省直文化单位改革中,为保障企业和职工利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凡改革涉及的单位,财政原有拨款不减少,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经费投入。省财政一次性给予省直14家文化单位改制经费3.27亿元,其中,投入2500万元解决省演艺集团注册资金和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下拨5690万元支持西影集团摆脱困境。

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以农家书屋为代表的文化惠民工程,正成为陕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的一张新名片。已建成投用的农家书屋,无论是出版物选配,还是相关设施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不断用政策攻克发展中的难题,陕西文化建设从“大”到“强”的目标,正在一项项举措中逐步体现。

产出:“真金白银”凸显引路价值

如果说改革解放了艺术创作生产力,资金就是推动文化建设腾空一跃的燃料反应堆。得益于此,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大发展带来的实惠。

3年多来,由于有财政支持和政府采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定位大众消费,坚持低价高质演出,即使看“大戏”“大腕”,票价依然保持10—50元之间,个别火爆剧目略作上浮,票价从20元到100元不等,大批铁杆戏迷尝到了“甜头”,“西安天天有秦腔”成为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

虽然陕西属经济欠发达省份,然而,省委、省政府着眼长远,专门制定资金保障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省级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8.8%,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

资本不足、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省委、省政府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发展投入。2007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最初的29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亿元。对精品生产,2007年起每年下拨3000万元支持“大戏、大片、大剧、大作”生产,2008年起每年拿出200万元资助剧本创作。

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下,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相继启动,以“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精神”、“三秦书风”为重点的品牌精品脱颖而出,影响力辐射全国。仅以影视为例,受到重点扶持和资助的电视剧《保卫延安》,纪录片《望长安》、《大秦岭》、《陕北启示录》等作品在央视热播,在全国掀起“陕西文化热”,有效提升了陕西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美好时代,“只要有社会公认的好作品,就会得到自上而下的大力支持,这个支持是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是令创作者感怀感奋的。我个人和我们省戏曲研究院这个创作群体,是这些政策的巨大受益者。”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著名编剧陈彦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