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张海鹏:为开启社会变革的辛亥革命高歌

www.fjsen.com 2011-10-26 17: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王朝柱编剧、唐国强导演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电视连续剧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真实历史,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拍摄这样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对观众进行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史的教育,是很有价值的。观看这部电视连续剧,似乎回到了当年那样的历史情境,令人深受感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这次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把共和的观念推向全社会,使得封建帝制永不能再行于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尽管这次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历史仍然给了它崇高的评价。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还可以说是自秦统一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对这样一次伟大的革命,用文学艺术手段加以表现,用浓墨重彩加以描绘,用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演绎真实的历史故事,在这个革命100周年到来的时候,尤其需要。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活跃过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和清朝统治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侵略者等四股政治力量。在我看来,这是四股显性政治力量,还有一股广泛发生作用的政治力量是全国的人民大众。电视剧选择了其中的两股政治力量来加以表现,这两股政治力量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袁世凯、摄政王载沣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立宪派的力量、帝国主义的力量,都是虚写。围绕着这两股政治力量,电视剧表现了革命派的活动、同盟会的组成、武装起义的发生、清朝政府的种种应对、清朝政府的内部矛盾、革命派的内部矛盾等等,重点表现了皖浙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表现了摄政王载沣排斥袁世凯到武昌起义后不得不起用袁世凯的过程,表现了武昌起义后南北会谈、袁世凯逼宫的过程,以及袁世凯破环《临时约法》、刺杀宋教仁和走向称帝的过程,孙中山、黄兴发动“二次革命”和孙中山、梁启超、蔡锷发动护国运动的过程,可以说相当全面地表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说,这部电视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电视剧正面刻画、肯定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批判了顽固保守腐败的清朝统治阶级。所谓革命,是革清朝统治阶级的命,不推翻这个统治阶级,就不能有效地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就难以谋求国家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这部《辛亥革命》,按照历史真实,摆正了阶级关系,阵线分明;谁革谁的命,一目了然。为建立共和而革命的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镇压革命派的是清朝统治阶级。这样的主题确定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电视剧刻画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袁世凯、载沣等,对这些人物的形象、人物性格的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总起来讲是准确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人物的屏幕形象是站得住的。本剧所刻画的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者人物群像,如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秋瑾、邹容、陈天华等,都很成功。

本剧以孙中山为第一主角,十分注意他在全剧中的中心地位。这样处理,与历史事实相符,反映了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电视剧《辛亥革命》创造的孙中山的形象光辉感人,演员选得好,演得好,不论外表,还是精神素质,甚至举手投足,都使人感到这就是孙中山。有关孙中山的多场戏,都具有历史真实的美,具有艺术形象的美。如表现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前在东京留学生大会上的演讲,孙中山与秋瑾的见面,孙中山在南洋募捐,孙中山在海边与宋庆龄吐诉衷肠,孙中山与其兄孙眉的谈话等等,深刻表现了孙中山的革命家品质,表现了孙中山以革命第一、以国事第一的宽阔胸怀,无论是儿女私情还是兄弟亲情,表演真挚到位。这几场戏,都有历史真实做影子,进行了艺术创作。本剧对孙中山形象的塑造,抓住了他的精神世界,抓住了他的领导才能,抓住了他的人格魅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开掘。如果按照“告别革命论”的观点来指导演员的表演,舞台上的革命家形象是被歪曲的,是缺乏革命家气魄的,因为要与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等共同走向“共和”,这样的革命家只能是配角,站不到舞台的中心。

围绕着辛亥革命的进行,该剧用较多笔墨刻画了孙中山与黄兴的关系。孙中山、黄兴被历史学家看作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双雄,电视剧把握住了这一点。从孙黄初识,到共策革命,推动成立中国同盟会,组织实施反清武装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及化解党内误会、排除阻力,黄兴都是竭力进行,忍辱负重。孙黄共同推动、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些剧中人物都表演得很好。及至二次革命,孙黄发生分歧,孙中山主张武装讨袁,黄兴主张法律解决,难以调和,黄兴为了不干涉孙中山组党,决定远走美国,孙中山前来送行,送他“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对联,充分表达了孙黄二人之间的革命感情,确令观者感动。

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充分表现出舍身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1907年绍兴大通学堂起义失败,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她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体现了她“我欲只手援祖国”,“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的爱国情怀。1911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方声洞,在参加起义前夕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更是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既爱亲人、更爱祖国,为了挽救祖国可以抛妻别子的崇高境界。方声洞与父亲诀别,表示舍身赴死,在此一举,“夫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为达到革命事业成功以死报国的心胸何其宽广!正是这种为反清革命成功冒死赴难的精神,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一代革命者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作为驱动力的。电视剧《辛亥革命》用一定篇幅表现了革命党人冒死犯难的情节与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像历史研究必须按照唯物史观那样抓住历史的本质、抓住历史前进的方向那样,用艺术、影视作品表现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也需要按照唯物史观抓住历史的本质,抓住历史前进的方向。就拿辛亥革命史来说,前些年有一种“告别革命论”颇为泛滥,学术界、文学艺术界、影视界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辛亥革命历史真实的作品。这种“告别革命论”认为辛亥革命搞错了,认为康梁的改良主义是对的,辛亥革命是不必要的,推翻帝制也算不上功劳等等;还有人说,清末的改革是有成效的,当时社会呈现出一片朝气,辛亥革命的发生是突然的。总之,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否定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很明显,这些观点,根本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是想当然地评价辛亥革命,表露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最大的特点和弱点,就是不尊重历史事实,不尊重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不尊重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就说康梁改良主义,既然那么好,为什么得不到历史的肯定呢,为什么在辛亥革命发生时,支持改良主义的人越来越少呢?既然革命不好,为什么参加革命的人越来越多呢?为什么武昌首义发生,短短一个多月内,就有14个省区起而响应呢?为什么还有二次革命,还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乃至北伐战争呢?为什么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绵延不绝呢?为什么这些革命能把中国各阶层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都动员起来,投身革命奋力一搏呢?

有人说还是康梁的立宪好。但切莫忘记,康梁当年主张的是君主立宪,不是主张民主立宪。所谓君主立宪,就是“皇位永固”,就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君主立宪派追求的,只不过是在皇权统治下,分一杯参政的羹罢了。君主立宪派是不要民主的,这是基本的事实。这也是在当年革命潮流下,君主立宪不能实现的历史必然。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站在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立场,我们只能为辛亥革命而歌,不能为康梁的改良主义张目。

还有人认为,走向共和到今天还在走,似乎到今天还没有达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立宪。这也是一种糊涂见解。革命失败以后,人们反思:“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正是这种反思,正是对中国出路的新的探索,才有新文化运动,才有五四运动,才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去继续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人民政协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是广泛征求人民同意后通过的临时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上制定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代表民意的根本大法。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民主形式,并不是只有西方的民主形式是唯一完好的民主形式。结合本国民意和历史特点,有效地治理国家的民主,才是最好的。把我们今天的民主与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混淆起来,也是基本的常识错误。

有人说清末新政期间中国社会欣欣向荣,这完全是片面的观察。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白银,每年需要付出本息1800万两,最终都分摊在老百姓身上。实行新政、练新式海陆军、办新学堂,处处需要花钱,处处捉襟见肘,处处都要摊派,这就使民怨沸腾,各地民变蜂起。清末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下去。据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10年间,各种反清起义、抗捐抗税等等反抗行为有1300起。这是真实的历史。国家危亡,社会找不到出路,统治者腐败无能,革命成为挽救国家于危亡、挽救社会于沉沦的唯一手段。说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道路好,不过是为已经崩溃的封建朝廷唱挽歌罢了。

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我在不久前一篇文章中写过:普及历史知识,推进历史知识社会化,是很重要、很严肃的工作,不但影视创作首先要想到表现历史题材时不要改变历史事实,其他一切形式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也要首先考虑如何尊重历史事实。出于普及的目的,我们可以适当改编,但绝不可以改变。只有首先做到这一点,历史知识普及工作才对今人有教育作用,有启示作用,有借鉴作用,有鼓舞作用。历史真实,既是历史研究的生命,也是普及历史知识、推进历史知识社会化的生命,万不可玩忽大意。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创作成功的事实说明,只有忠实于历史,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创作出高于生活的史诗般作品!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