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实业热衷炒作资产 他们为何不务实业?
www.fjsen.com 2012-02-06 10: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编 者 1 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 与做实业相比,资产炒作往往能取得更高回报,导致社会资本纷纷“脱实向虚” “从去年初开始,我就逐步缩小制鞋企业规模,腾出资金转借给担保公司,由它们投入到民间借贷市场。一年下来,我的制鞋企业仅占用流动资金200万元,而投入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已达500多万元。”在温州一家皮鞋加工企业,老板田亮这样告诉记者。 “做小实业,做大放贷。”田亮的选择源于这两条路径间巨大的利润差。 随着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涨,田亮的制鞋厂利润越来越薄:2010年的利润率为5.6%,2011年更是萎缩至3%左右。而随着货币政策回归稳健、银根收紧,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也从去年初的3分(月利率3%)炒到1毛(月利率10%)甚至更高。田亮投入民间借贷市场的500万元,一年下来利息收入高达200多万元,年化收益率超过40%。 “如果我胆子再大一点,把钱借给风险高的企业,月息很可能达到1毛,转化为年利率就是120%!”田亮感慨,“做实业累死累活利润少,搞借贷轻轻松松赚钱多,我当然选择后者!今年我计划把更多的资金转到借贷市场。” 在温州,像田亮那样“不务实业”、热衷“以钱炒钱”的人不在少数。有的老板干脆放弃企业,将资金全部投进民间借贷市场;有的甚至抵押企业房产从银行获得贷款,然后转借赚取利差。 “以钱炒钱”的现象不仅仅在温州存在。比如,在国家级贫困县江苏泗洪,一些人按3—5分的月息把钱借出,拿到钱的人再把钱放给上线,获得1毛甚至更高的月息。经过层层辗转,等资金到借款人手中时,月息往往高达3毛多。这种炒作制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然而,风光过后,是高利贷资金链断裂、上家逃跑没了踪影、众多百姓血本无归,甚至有农民因为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而买不起种子化肥,交不上孩子学费……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以钱炒钱”是当前我国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的一个缩影。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股票、信用等虚拟资本借助金融平台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被称为虚拟经济,简言之,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近年来,虚拟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正常的民间借贷有利于为小微企业发展“输血”,但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等问题。 有关专家描绘了近年资产炒作的“路线图”: 最早也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炒房,这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炒作资本的进进出出带来了房地产市场阶段性繁荣和价格上涨;到2010年左右,随着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炒作资本开始进入农产品等领域,产生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轮番暴涨的现象;从去年初开始,由于一些经济领域和环节的资金供应偏紧,市场上出现“结构性钱荒”,大量炒作资本转入“以钱炒钱”的操作模式。 专家认为,近年来,银行信贷投放较多,加之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吸引了境外资本源源涌入,在“外洪内涝”的双重作用下,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偏多。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与做实业相比,资产炒作往往能取得更高回报甚至获得暴利,导致大量社会资本纷纷“脱实向虚”。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2]回归实体经济才是中国经济正途
- [ 01-30]张平: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 [ 12-19]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 [ 09-07]谨防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世界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