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今:坚持正确创作方向 推动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www.fjsen.com 2012-02-17 16:12 杨志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推动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最关键的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前,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要创新发展、要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尤其需要在创新创造上下工夫。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打开想象空间,拓展创新思维,彰显艺术个性,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不断丰富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着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春色满园的景象;没有解放思想、民主和谐的创作环境,就难以形成繁荣兴盛、名家辈出的学术土壤。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提倡不同品种和业态的积极创新,鼓励探索,扶持原创,宽容失败,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使一切创新潜力得到挖掘、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使创新成为文艺创作领域的强劲旋律。 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推动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文艺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与人民水乳交融是我们作家艺术家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关键。文艺工作者只有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明确创作的目标方向,找到作品的源头活水,把握自己的准确定位。去年以来,新闻领域率先开展并很快延伸辐射到整个宣传文化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宣传文化队伍的精神为之一振,宣传文化工作的面貌为之一新,宣传文化工作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显著提升。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泥土最芬芳,已成为众多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实践使大家深深体会到,文艺作品的影响有多深远、文艺工作者的舞台有多宽阔,关键要看深入基层的面有多广、扎到基层的根有多深。在走向人民的道路上,曾经留下过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作家艺术家深深的脚印,赵树理、柳青、常香玉等老一辈作家艺术家,就是在与人民长期水乳交融的亲密联系中,才成为人民情感和心理的热诚表达者和无愧代言人,成为德艺双馨的典范。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向老一辈作家艺术家学习,牢记“好作品是用脚用心写出来的”,不仅人要下去,而且心要下去,真正在人民生活的热土上,捕捉他们的深层脉动,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生活的百花酿造艺术的琼浆,为人民创作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8]文艺的“重口味”现象亟待改变
- [ 03-09]贾庆林参加文艺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
- [ 02-09]李长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 [ 07-09]文艺拒绝“思想厌倦症”
- [ 01-06]当心文艺批评的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