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
www.fjsen.com 2012-08-13 16:12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关于城乡和工农业关系发展变化的“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这说明,当经济社会进入当前发展阶段,能不能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能不能巩固,党的执政能力能不能提高。200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当前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一了全党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思想认识。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方针,并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高度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显然,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最大差距在于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大体一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由于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又有明显提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做出了重大判断: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巨大,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并且明确提出了今后12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提出了六大制度创新的任务。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正是由于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理论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引领出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变革,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这些政策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制度创新。 第一项政策,废止农业税条例。废止农业税条例,是指国家出台的废除专门针对农业和农民征收的税收制度。1999年,中央制定了农村税费改革方案,2000年开始试点。首先是降低农业税税率,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党的十六大以后,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同时取消4项税收,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畜禽屠宰税。据有关部门统计,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第二项政策,开始实行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2004年,中央出台了3项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农民购买良种进行补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后来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又出台了第四项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综合补贴。为解决资金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每年整合302亿资金用来避免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2004年,中央下决心把其中的一半拿出来,用于给农民发放直接补贴,分三年时间,将151亿元补贴给农民。以后,每年再逐步提高补贴的标准。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支出已经超过1400亿元,这些钱都是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的。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