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怎样纪念五四
www.fjnet.cn 2008-05-03   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五四运动》浮雕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高200厘米,长354厘米,作者是著名雕塑家滑田友。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新评价,一些大陆学人日益趋同胡适的观点,把“五四”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截然分开,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一种政治上的干扰,前者的民族主义倾向打乱了中国追随世界文明主流的节奏,使中国偏离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甚至,新文化运动本身也受到了质疑:

  “不妨问问‘新不容旧’的新文化播下了什么样的文化基因。90个年头过去,今天在纪念它的历史成绩的同时,亦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检讨它给20世纪社会、文化、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邵建:《新文化到底播下了什么样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最强大的基因莫过于“君为臣纲”,强权代表真理、忠君就是爱国,这属于专制的文化基因。今天,检讨新文化运动的负面作用固然政治正确,但若把后来走的一些弯路也归罪于这场运动,那不如说这个地球没有人类比较好,环境绝对保护得好。

  试问: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的政治专制少了吗?大规模反抗只是迫于要被饿死,不得不来回更换主子,穷折腾。如果脱离具体历史情境,连“穷折腾”都要全盘否定,那人类为追求正义所付出的血泪都算是浪费了,都站在原地等死好了,反正人总归都会死去。

  与新文化运动给国人带来的民主与科学相比,其负面作用实在是有限得不值一提。拯救了亿万生灵的青霉素尚且有负面作用,何况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文化运动!

  钱玄同激烈得要废除汉字。被专制了多年,国人的耳朵一向不大好使,而现实又那么黑暗,那么令人绝望,说点过头话,至少能振聋发聩,起到反思传统文化的作用,这很了不起。

  鲁迅先生对反现代文明的恶势力的愤怒一以贯之,所谓“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不过是激愤之言,针对的也只是思想,而非肉体的消灭。邵建先生居然认为“这鲁迅还要把主张文言的人拉出去枪毙两次”,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鲁迅的评价也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谓“一个都不饶恕”,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来分析,掐头去尾的话,世上的文豪都该回炉。如果和“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对帮闲文人的鄙视结合起来看,鲁迅的“一个都不饶恕”又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自由和自由的敌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交锋,从来就是针锋相对。连自由的皮都没有,在那里奢谈宽容的毛,也不觉得可笑?胡适一辈子都在反抗专制,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他说“鲁迅是我们的人”才是宽容的本来面目:条条大路通罗马,激进与否,只是态度和方法的区别,目的是一样的。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和赛先生”,即便放到今天,亦不无教育或现实意义。追求自由民主与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团结,本身并不矛盾,运用得当,后者还会为前者提供强大的推力。

  “五四”运动的激烈手段不无检讨之处,但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团体,除了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一无所有,要求他们按照我们事后理解的理性行事,是否有马后炮之嫌?

  我想,在全民认同自由、民主、科学、法治等普世价值的今天,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拿出“五四”的勇气,继续新文化运动的指向,借奥运的东风,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的体系。(西风)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