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不谈政治难生存?融入讲故事技法求胜
记:您主持的《关键时刻》,以不搞煽动、不制造对立著称,甚至经常不谈政治,专门和来宾探讨名人佚事,甚至还有考古等话题,可是这样不怕没有市场吗?
刘:唉!现在已经开始谈政治了,但之前谈历史,收视率并不坏。我们谈康熙、武则天、楼兰古国,观众还蛮喜欢,尤其是谈古代帝王的墓葬时收视率都还不错。节目不会莫名其妙谈某个话题,主要借历史与现实作对比。以前是很纯粹的软性话题,后来随着陈水扁弊案进展,涉及政治话题多起来,就被“卷”到扁案件。
记:在都讲扁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
刘:经过这两年努力,我们的历史类节目,已经培养起一些观众。而相比李涛《2100全民开讲》、赵少康《新闻骇客》,我是比较晚才进入言论市场的。不过,我们不是简单评说是非。我们主要是讲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与观众互动。比如,关于前几天张忠谋否认给吴淑珍捐钱一事,我们不会只播该事,会从张忠谋到台湾的历史讲起。在蒋经国年代,张忠谋就非常受到重视,他不只是台积电的董事长,更是华人IT界重要的领导人,是“华人基金会”的大佬。交代这个故事,观众就会明白,为什么张忠谋会否认和吴淑珍“打交道”。通过两人的格局对比,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谁非。虽然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做节目比较辛苦,但观众反映都还不错。
记:可是若遇到很火爆的嘉宾怎么办?遇到在节目当中火爆的场面又怎么办呢?
刘:这种火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谈话节目需要火花,嘉宾心平气和就不会有张力,就吸引不了观众,而观众也不会听那些胡说八道的话,让他们偶尔有一点小小的火花,当发现火花变成斗嘴时,就要马上换另外的人讲话,或者马上进广告(哈哈)。
记:您曾经也是媒体的记者,现在评论时局,前后有什么不同呢?
刘:当记者,关键是要自己去找故事,写新闻。而现在做评论,更像是编辑,不断去深化,去调和,让别人给故事,我负责把它们串起来。每个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只要讲出故事,观众就会自己去判断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