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徐云鹏 > 正文
180名教师因教返贫其实并"不差钱"
www.fjnet.cn 2009-04-17 07:50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2004年5月,陕西横山县通过考试面向中专毕业生和非普通高校毕业生选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政府红头文件称,考试合格的聘用人员的聘用合同期限为三年,享受同类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但5年来中专毕业生和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却有天壤之别,致使180名选聘教师因教返贫,不得不为生计奔走讨说法(据2009年4月16日 中国广播网)。

  老实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确实长期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尽管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这一政策目标迄今尚未实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但离4%的比例尚有0.68%的差距。

  显而易见,横山县非普通高校毕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低、待遇差,甚至他们参加工作后,日子越过越穷,孩子感冒都不敢去医院治疗,不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不可回避。

  然而,真正导致横山县180名教师因教返贫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钱,而是“唯文凭论”的教育福利政策,差在他们的“自考生”出身上,就是教师福利待遇上的政策性歧视造成的。

  事实是明摆着的:同样参加选聘考试,同等条件下录用,同在一所学校任教,共同的教学劳动,或许他们任教素质也很优秀,但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却不能同工同酬,不能享受同类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活生生的就比别人矮了半截。像自考大专毕业的雷波一样,别看他在选聘考试中成绩优秀,但其福利待遇却与同年参加工作的中专生差距悬殊。同年参加工作的中专生基本工资九百多,地方津贴每年一万二左右。非普通高校毕业生每月仅有550元工资,而且还是半年发一次。这种工资福利政策公平吗?

  文凭是学历不是学力,学历不等于能力。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也只有中专学历。全日制教育系统正规,非全日教育不见得就初浅杂乱。人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塑造,不只是在学堂里完成,学历教育只起一部分作用。实践证明,院校教育学到的书本东西,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率还不足10%。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90%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在社会实践舞台上自学成才,功成名就者不胜枚举。

  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是构成现代教师素质的基本要素。其实,教育理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等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标准,需要经过综合性的艰苦砺炼过程,无论是非普通高校毕业生,还是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其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挑战都是共同的,教学素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手拈来,都需要经历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和勤勤恳恳的实践磨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单纯地以文凭论高低、施待遇,显失公平正义。这种政策性歧视必将严重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必须坚决予以废止。

  4月15日,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教育研讨会上,“教育经费投入到底差钱不差钱?”成为所有与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实,现代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法制观念的淡薄,比差钱更可怕。彻底冲破“文凭主义”的束缚,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并不比解决教育经费投入轻松,教育改革要在这方面寻求新突破。(徐云鹏)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