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国是论 > 正文
反腐重任为何落在“闲着没事干”的人肩上
www.fjnet.cn 2009-04-21 16:49  张天蔚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温州“购房门”事件,终于有了最新的进展:记者从中共温州市纪委得到证实,已经退休的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主持工作的副指挥吴权书,已被纪委“双规”。而不久前轰动一时的温州官员“购房门”事件,正是发生在这位前副总指挥的任上。

就在几天前,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发言人还信誓旦旦地对媒体称:不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也不存在如何处置官员们购买安置房的问题,将来补上差价就行了。该发言人还颇为“严正”地表示:此事“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扩大事实,吸引媒体注意、闲着没事干……”

官官相护,本是部分地方官场的常态;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作为主要当事方,指派官员为自己辩护,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购房门”事件已经在网上曝光,并且已经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情况下,上述官员依然如此言之凿凿地为事件轻率定性,且“义正词严”地指摘监督者“闲着没事干”,其勇气和官气却显得颇不寻常。鉴于“新闻发言人”的特定身份,这种勇气、官气及背后隐含的对舆论监督者的怨气,又绝不仅仅是表达其个人观点,而是至少代表了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本月14日,本报曾针对温州“购房门”事件及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先后四任主要官员叛逃、下狱的劣迹,发表了社评《真该好好查一下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如今,该机构又一任主要负责人被“双规”,看起来似乎印证了本报的先见之明。但如今的“购房门”事件和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此前的劣迹,实在是昭然若揭,以致本报的“先见之明”实在是不足挂齿,倒是关涉温州市90多位官员的集体“分肥”事件,却在发生至今的四五年时间里,没有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质疑,反倒要“闲着没事干”的人以非正规渠道向社会公开,才引起当地纪检部门关注、查处,才是令人感慨和深思之处。

在全国媒体集中关注、评论之前,温州市有关部门始终将当地官员所购住房,定义为拆迁安置房的“剩余房源”,网上曝光的购房官员名单,也是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按照正规程序上报的名单。也就是说,在网友、舆论发出质疑之前,这一官员集体购房行为,始终被视为合法的购买。

但是,有关“购房门”事件的帖子一经在网上披露,几乎所有的网友及随之跟进的媒体报道、评论,都毫不困难地识别出其中的腐败内幕。安置房中大部分好户型、大户型,几乎全数“剩余”给了关系部门的官员。且据媒体统计,到拆迁安置户前去“摸文”(即抓阄)挑选户型时,10层以上的好户型已经全部被官员瓜分完毕,且楼层越高、户型越好,与官级越大、关系越近,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可见拆迁户得到的才是官员们“剩余”的房源。

如此赤裸裸的以权谋私、集体分肥事件,却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没有受到当地政府部门任何质疑和制止;公众、媒体都可以准确识别的腐败现象,在当地有关部门眼中视而不见,实在很难在常理中得到解释。

早在2004年,本报就曾发表社评《媒体作用太“重要”的隐忧》,对地方政府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其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以致媒体在打击腐败、披露矿难等事件中,扮演过于“重要”的角色表示了担忧。而从最近披露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在传统媒体之外,一批被官员视为“闲着没事干”的个人,也加入了舆论监督的队伍,并成为媒体的重要帮手,使舆论监督的手段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作用更加突出。但越是如此,5年前的担忧就越发深重:温州“购房门”如此公然、严重的违法违纪事件,都要“闲着没事干”的人揭发、媒体的高度关注才能得到处理,我们对地方政府内部自我监督、制衡的动机和能力,还能抱有怎样的评价和期待呢?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