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影视剧“历史”之魅当去
www.fjnet.cn 2009-04-30 08: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电影《南京!南京!》日前上映,毁誉参半。自《亮剑》、《集结号》始,到《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中国革命题材历史剧蔚然成风,堪比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宫廷历史剧。

  从宫闱之变到革命斗争,影视剧这种“历史化”转向,仿佛在诉说全球化时代人们民族认同的渴望。然而,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长盛不衰的历史消费热。

  中国是个重史的国度。“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主要是讲给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听的,要以史为鉴,修身治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活在当下更实在,历史往往好比茶余饭后的一碟小菜。这也是正史与秘史在功能上的区分。

  数千年来,大众文化心理一直沿袭着消费、娱乐历史的惯性。简单来讲,是人们偏爱历史的故事化、传奇化。随着中国市民文化的兴起,影视产业的发展,这一惯性正以加速度推进,银幕荧屏几乎囊括了所有历史时空、尘封旮旯。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一些革命历史题材剧,在取得票房佳绩的同时,引来的争议也尤其多。

  这些争议,有的来自于英雄人物形象的粗鄙化、浅表化,仿佛不口带脏话,不“拳头加枕头”,就不革命了。有的则来自于故事及场景的失真,以现代人的懦弱,冗长地图解战争年代的心理活动,甚至为了表现“战争中的人性”,不惜矮化英雄人物,美化侵略者。

  泛政治化,会走向机械唯物主义。泛人性化,则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一些革命历史题材剧,虽然纠偏“高大全”,却又矫枉过正,变得无赖起来。

  战争与和平,是永恒的话题,这也造就了革命历史剧的魅力。

  雨果《九三年》讲述的是人性战胜阶级仇恨的人道主义精神,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个》讲述的是阶级仇恨战胜人性的悲剧。这是西方式的战争故事。

  林觉民《与妻书》讲述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博爱精神,《刑场上的婚礼》讲述的是为了革命勇于牺牲的血色浪漫。这是中国式的战争故事。这些故事从《杨家将》、《岳飞传》,就一直在中国传诵。

  无论哪种叙述战争的方式,都可以是严肃认真的。然而,我们如今看到的却更多是西方式的中国战争故事。我们有了更多“内心戏”的探索,有了更精彩的画面特效,然而,内在的血肉却变了味,满眼都是山寨版的美国大片《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

  这反映了创作空间和理念的拓展,也折射出一些作品创作态度的随意。很多时候,可能只是编剧一己之想象,却以“再现历史”之名,通过影视产业的强大辐射力,营造出了一种虚假的历史图景。

  当然我们可以说,影视作品终究只是创作。它强调的是相似性,而并非真实性。越是创新的故事,越能赢得观众。这是创作的规律,也是市场的规律。可怕的是,它们成规模地复制出现,被大众无节制地消费,最终可能会将“历史的想象”变成了“想象的历史”。

  革命历史与神话传说毕竟是不同的,它与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国家,革命起源的叙述,英雄传奇的塑造,都是一种正统的权利,不可随意戏说、编造,甚至篡改。

  换句话说,血是血,火是火,虽然也有怯懦脆弱,但在革命大历史叙述中,正面积极、勇敢坚强、爱憎分明总是最主要的。即使在西方大片中,正义在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战胜邪恶的,而非一味模棱两可。(吕绍刚)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