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就业”不只是学生的尴尬
网名叫“酱里合酱”的大学毕业生发帖,称他在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发现自己的材料中有一张就业协议书,上面的就业单位××工业公司,他从来没有听过。他感慨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就业”。帖子发出后,“被就业”成为流行语,众多毕业生跟帖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被就业”,原因很简单,高校需要他们“就业”。每一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一份就业协议书,就能为学校的就业率增加一份贡献,为高校的政绩增加一份贡献。换言之,一些高校偷偷地让学生“被就业”,为的是自己。
“被就业”制造虚假的就业率,对高等教育的危害很大。一方面,上级部门不能获得真实数据,势必在教育资源布局以及相关决策上,作出错误判断;另一方面,高校不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是玩自欺欺人的把戏,从长远看是饮鸩止渴。
客观看,这与教育部门对高校就业率不尽合理的考核机制也不无关系:高校就业率日益成为“一票否决”的指标,还与专业设置、招生等挂钩。
相关新闻
- 2009-06-102009就业蓝皮书发布 08届大学毕业生中仍有16万"啃老族"
- 2009-04-23人保部官员回应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问题
- 2009-03-31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五类毕业生享优惠
- 2009-03-19细数能享受到就业优惠政的五类大学毕业生
- 2009-07-17政法大学毕业生跑到大学去抢劫
- 2009-06-15深情的寄托:温总理和湖南大学毕业生座谈纪实
- 2009-06-15温家宝西安考察:努力使大学毕业生有用武之地
- 2009-06-12马英九勉励警察大学毕业生清、慎、严
- 2009-06-10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仍有16万"啃老族"
- 2009-05-04陈滔:大学毕业生甘当"高级保姆"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