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街巷议 > 正文
今夜谁在窃听你的手机
www.fjnet.cn 2009-08-11 16:59  魏英杰 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央视《新闻30分》曝光了几款手机监听产品,虽然价格不菲,却“物超所值”。比如有的监听软件可以窃听监控,即使对方手机处于待机状态,其周围环境,窃听者也能听到。这项技术将令个人隐私在很大程度上遭受侵犯,的确令人担忧。

哪些人在购买和使用这些手机监听产品呢?粗略估计,大概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目的和夫妻间互相监听的居多。卖监听软件的公司负责人也如是说。通过这种手段窃取商业机密,明显是一种违法行为。但用来抓“小三”,问题可能复杂得多,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官司估计也很难打。一方面是因立法方面有缺失,另一方面是取证困难。当然,如果你拿录音呈上法庭,法院会判断是否采纳,而很少去追究侵犯隐私的责任。

由此可见,手机监听产品的泛滥,在眼下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向来没有尊重个人隐私的传统。以前夫妻地位不平等,女性生活空间逼仄,毫无隐私可言,而男性为所欲为,也用不着保护自己的什么隐私。到现在,尊重个人隐私的意识也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你可能被一个自己不大熟的人问到收入多少、有没有房子之类事情。这要放在西方社会,是极其犯忌的事情。

在商业领域更不用说了。但凡能够达到目的,许多商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惠普前任女董事长因为窃听董事会成员电话而下台,这在很多人看来很难以理解。现在许多人的手机经常遭到骚扰,动不动就有人打电话向你推销产品、介绍服务。这就是因为,公民手机号码等私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一些商业机构(包括移动通信公司)打包卖了好几回了。

还不能不提到,有的政府机构本身就是侵犯公民隐私的一大源头。可以看到,许多地方的机动车违章查询系统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不受限地查询他人的违章记录。还有比如个人社保金缴纳情况、公民身份信息等等,只要知道对方简单信息或花点钱就能够查询。这表明一些政府部门在对待公民个人隐私问题上,缺乏必要的现代法治意识。本来政府信息公开才是常态,现在反而颠倒了过来,政府信息被捂得紧紧的,个人隐私却被肆意窥探。

今夜,可能有谁在窃听你的手机?标准答案是,从发生几率来说,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具备这种可能性。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就是这个道理。相关法律缺位,政府的保护意识薄弱,再加上许多人也不把他人隐私当回事(“人肉搜索”被滥用,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手机自然就成了一部个人信息发布器。虽然宪法明文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通信内容会在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机构)所窃听。

要走出当下这个困境,相关部门很有必要加紧制订和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明晰个人隐私的范畴及其保护措施;再者,要盯住那些公民隐私保护意识淡薄的政府部门,通过批评和监督促其“与时俱进”,提高其保护公民隐私的意识和水平;同等重要的是,身为现代公民,每个人既要尊重他人隐私,也要敢于对侵犯隐私的行为说不。

说到底,“手机窃听”现象不仅关系个人隐私和通信秘密,还是一个涉及言论自由的重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手机监听产品热销无疑是对宪法的挑战,也是所有公民面临的一场灾难。(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