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一周热评 > 正文
黄梅戏呼唤时代的目光
www.fjnet.cn 2009-08-18 08: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在新中国的沃土上,黄梅戏艺术得以生根发芽,从田间走上大舞台。60年弹指一挥间,回望黄梅戏的发展,每一代黄梅戏艺术工作者,都对祖国怀有一份深深的感激。大家将这份感激,化为推动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动力,从未间断。

  我1978年进入剧团,正是改革开放拉开大幕的时候,见证了这个大时代下,各类艺术百花齐放的胜景,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艺术发展的式微,很多人问我,你觉得黄梅戏的发展,路在何方?

  在我眼里,黄梅戏有着无穷的生命力,生命孕育在众多热爱黄梅戏艺术的观众群体中;生命孕育在每一位献身黄梅戏的艺术工作者中;生命孕育在黄梅戏自身的发展优势中。新时代下,黄梅戏的生命之花如何绽放?

  我觉得,不论是我们的创作与演出群体,还是整个社会,大家能否用时代的目光来看待黄梅戏?这是一个关键。

  一方面,随着艺术多样化,观众可选择欣赏的艺术种类越来越多,能不能吸引住观众日益挑剔的眼光?这对于我们每一位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既要改造艺术形式,也要在艺术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如何把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摸索雅俗共赏的路子?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从现代媒体的丰富多彩出发,把黄梅戏舞台向荧屏和银幕延伸,就是扩大观赏面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然,坚持创新绝不是说摒弃传统,黄梅戏能够流传得这样广泛,唱腔旋律好听是主要原因。热爱黄梅戏的观众来到剧场,往往就是来欣赏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因此,唱腔看来是最能显示戏曲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创新的过程中最讲究继承的部位,应当谨慎从事。创新应该是对传统的弘扬与继承,因此坚持艺术创新,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才能更好地向前走。

  用时代的目光看待黄梅戏,才能看到未来,这几年,黄梅戏人才流失严重,因为看不到“钱途”,创作者们不愿意去苦心创造一个好的剧本,全国目前连一个黄梅戏编导都没有。但是事实上,用心去打造的好舞台,绝对不会缺乏观众,再芬黄梅戏剧院基本上每年都要推出一部新剧,并尝试在各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市场与口碑。

  另一方面,社会能否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黄梅戏?为什么大型的舞台演出,唱来唱去的总是《女驸马》、《天仙配》等经典段子?因为经典的东西好练好上,所以编导不愿意冒险引进新戏,害怕观众不接受。而观众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以为黄梅戏无非这么几个段子。试想,长久生存在这样一个审美框框内,黄梅戏还能否赢得观众?又拿什么去谈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觉得作为传统艺术样式的黄梅戏,演起古装戏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可现代戏质量上却总是差一把火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一直以来,黄梅戏艺术工作者都在进行剧本和舞台形式的创新。例如:《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舞台手段,实验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雷雨》是将经典的话剧与黄梅戏结合,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公司》讲述的是当代白领的故事,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现代戏。这些都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

  回首上世纪50年代,《天仙配》和《女驸马》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唱段,无不是在当时的传统唱腔基础上,经过增加曲调种类和重新组合各种曲调,并且引进西洋乐器及其配器手法后形成的,其本身就是艺术变革的成果,才受到了观众如此热烈的追捧。今天,我们的时代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更不该用老调调来看传统艺术。

  突破这个桎梏,用时代的目光来看黄梅戏艺术,这不仅仅是开拓了个人的视野,更是为黄梅戏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韩再芬)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