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禁补令”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www.fjnet.cn 2009-08-24 08:08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据学生反映,武汉市新洲三中从7月10号就开始补课了,中间只放过一、两次假。近日,虽然湖北省教育厅曾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9月1日前停止一切补课和集体活动。可该校依然冒高温补课,每天达14小时,且安排十几个学生住一间宿舍,在这样的环境下,已有多名学生发生中暑现象。(2009年8月23日《长江商报》)  

  提起“禁补令”,不免让人一声叹息。不少地方纷纷利用暑期“顶风”补课的实践证明,“禁补令”似乎成了一纸空文。这种情况的出现,倒不是因为“禁补令”不重要,也不是要求不明确,规定不严格,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缺乏权威性。“禁补令”年年下,可谓“岁岁年年花相似”,说得不客气,它早已成了一种应时的“官样”文章。我揣摩,对有关主管部门来说,如果不发“禁补令”,似乎舆论上说不过去。发吧,又没有多少新鲜、实质性内容,但为了例行公事,又不能不发。因为发了,既能表明自己已摆上位置,非常重视,对上级也好交代。至于下面执行情况如何,那是另一回事。由于禁令的权威性大大打了折扣,加之“执行疲劳”,难怪收不到理想效果。  

  其次,缺乏自觉性。如果学生不知道有“禁补令”那倒也罢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堂堂的新洲区教育局还不太清楚省教育厅关于“严禁假期补课”的情况。就算教育厅的通知未收到,难道教育部在各大媒体刊载的“禁补令”也未看到?我看,不是没有看到,而是有意漠视,阳奉阴违,明知故犯。如果真的不知有“禁补令”,那么,你们平时的学习和履职情况,岂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缺乏自信心。“不补怕吃亏”,这是一种普遍心态。人家补课你不补,不仅家长埋怨,学生喊“不公平”,弄得不好,会影响升学率,让自己“损名”乃至留下“骂名”。一些学校和教师,正是对教学质量缺乏自信,加之从众心理的驱使,于是你也补,我也补,大家一起补,谁也不说“不”。  

  第四,缺乏执行力。虽然有一些省份或局部地区对“顶风”补课的学校和教师作出一些处理,如黄牌警告、批评教育,等等,但一般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动真格”。而更多的地方则是睁一眼闭一眼,即使有人举报,口头上也答应要查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在这种“制不律众”的氛围下,补课风也就越刮越猛了。  

  “禁补令”真的成了一纸空文?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它确确实实在一些地方和不少学校变成了现实。这至少说明,我们的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不仅缺乏一定的组织纪律观念,对规章制度还缺乏一种敬畏感。如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那么,再好、再多法律规章变成泡沫不说,整个社会秩序岂不要乱套?(沈仰佑)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