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舍己救人”当然属于“见义勇为”
www.fjnet.cn 2009-08-26 09:49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重庆男子蔡毅救起11名落水者后身亡的事件经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当地市民自发前往吊唁英雄。奉节县官员称,经初步查明,蔡毅的行为系“舍己救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将待相关部门调查后,按程序申报给出结论。(8月25日《重庆晚报》)

  蔡毅以一人之命,救了11人之命,可是,他哪里知道,围绕着他的离去,竟引发了“舍己救人”与“见义勇为”之争。据说,有关部门目前只承认他是“舍己救人”,至于算不算“见义勇为”,现在还在调查,还在按程序申报。那也许是必要的吧,可我总觉得,这种所谓的“调查”、“申报”,有点冷冰冰。显然,这种刻板的理智,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发扬光大,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什么是见义勇为?什么是舍己救人?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

  按照字面的意义解释,见义勇为,就是遇到合于道义,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去做。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见义勇为是“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如此看来,蔡毅的作为,不正合乎上述标准吗?当一个人在瞬间决定付出自己的生命,当人性的光辉在一瞬间迸发出来的时候,那需要何等果决的勇气!这种舍生忘死的崇高品德,有多少人具备,并在紧急时刻能够毫不犹豫地做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舍己救人”比“见义勇为”有着更高的境界,因而更可贵,更值得景仰。因为,它是一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给自己,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别人的生存的伟大而高尚的情操。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义”不可“勇为”的呢?而“见义勇为”的牺牲和风险相对来说要小许多,至少,它可以不必献出自己生命,不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要“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就是。

  可惜的是,我们一般概念中的“见义勇为”,只局限于面对罪恶、危险时挺身而出。具体说,就是指非法定职责或义务的人员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其他突发事件中舍己救人、勇于救助的行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见义勇为有以下几种:一、制止犯罪;二、抵抗犯罪;三、抓获犯罪;四、抢险救灾;五、救死扶伤。可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上述这些见义勇为的事情,原本不该由每个普通百姓来承担。事实上,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基于对社会分工的信任,在类似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对一般公民的要求是:赶快报警;需要的时候出来做证——他们并不鼓励普通百姓去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实际上只是一种道德范畴的要求。如果我们把有没有“英勇”地与犯罪分子搏斗,有没有流血作为认定见义勇为的“硬杠子”,这不仅有点强人所难,甚至有悖法治精神。

  在我看来,蔡毅这种行为倒是值得提倡的真正的见义勇为。可惜,官方的定义却恰恰将其另当别论,似乎连表彰奖励的资格都没有了。显然,如此定义见义勇为,显得过于狭隘。我想,倘若蔡毅地下有知,他也许会后悔自己的作为。而如果他不去舍己救人,那么,这世上不过少了一个英雄,却多了11个冤魂。

  在见义勇为还是一种“稀缺资源”的时候,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见义勇为的定义还局限于上述几种行为,而将蔡毅式的行为排除在外,那显然无助于激励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符玉瑶)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