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刘三石 > 正文
只许大学豪华,不许小学美丽一把?
www.fjnet.cn 2009-08-31 09:12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背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建筑风格……这不是高档的滨江山地别墅,而是一所普通移民孩子上的希望小学。昨天,这所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正式开学,531名移民小学生在这里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据了解,通常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是20万元,而这座漂亮的希望小学,总投入约350万元,这笔费用足够捐建17个希望小学。(8月27日《重庆晚报》)   

  乍一看,那确实是栋江边别墅,“美丽奢华”的让人不敢相信那是个小学校舍。笔者心想能在那么美丽的校舍读书的孩子是幸福的,那里一定是他们梦想的起点,长大后魂牵梦绕的地方。

  但孩子们也许不会想到,等到他们进入大学,走上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曾经魂牵梦绕的小学母校居然还不值一个大学的校门,甚至还不值中石化一个吊灯钱。据2006年现代教育报报道,中国高校的大门极尽奢华。山东聊城大学的校门在网络上被称为“中国高校中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有帖子称其造价达8000万元,网民们还自发地提供了自己知道的大学校门的造价:南昌大学校门据说花了2000万至3000万元,合肥工业大学校门据说花了500万元,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据说花了80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据说花了888万元……

  面对网友热议,成年的“小学生”也许会说:“哎,原来这世道,只许大学放火,不许小学点灯”。

  眼下民众对大学校舍奢华的新闻报道已渐渐习惯,但对“美丽的小学校舍”却独具新闻敏感。这皆源于民众对小学校舍的刻板成见,而形成刻板成见的恰恰是广为民众诟病的国家地方财政对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

  与大学相比,小学真的“差钱”,原因有二。

  一是,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已经免费。这直接杜绝了小学不能像大学一样搞教育产业化。而且小学生的消费能力跟大学生也是没法比的,这又间接杜绝了小学靠学生发展“第三产业”挣钱的可能。

  二是,小学自己不能挣钱,只能指望国家与地方财政拨款。但往往很不幸的是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对基层小学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有学者称,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有以下特点:高等教育占绝对大头,城市投入占绝对大头,越是偏远贫困的地区投入越不足,越是有钱的地方投入越充足。

  “差钱”导致小学校舍问题重重,老师的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2005年《南方周末》曾披露代课教师的艰难处境,但四年过去的今天,此问题仍很严重。就在笔者写作此文的同时,又看到新闻“汪洋亲自督办全省中小学教师“代转公”问题”。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亲自督办中小学教师遇到的困难,这好像说明了“代转公”问题已严重到下级不能解决的程度。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省尚且如此,恐怕其他省份更不乐观。

  不知道那些搬进“最美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有没有《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理感受,会不会发出刘姥姥的感慨:“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么体面起来”?但愿他们不会,但笔者却不敢相信。习惯了蹲在茅坑拉屎的孩子们,不对神奇的抽水马桶诧异才怪;习惯了风雨飘摇,四处漏风校舍的孩子们,不对坚若磐石,高高耸立江畔的新居所诧异才怪。一句话,应该对“美丽校舍”质疑的应该是孩子们,而不应该是广大网友,当然也包括笔者。

  孩子们应该反问,为什么,我们现在才住进“最美丽的校舍”?为什么你们“只许大学奢华,不许小学美丽一把”?更何况,与大学相比,我们的校舍资金来源充满了爱心而非父母的血汗钱国家的财政援助?(刘三石)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