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国进民退”或不利经济结构性调整
www.fjnet.cn 2009-09-08 08:49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据《济南日报》9月7日报道,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6日在山东日照举行。这场重组大戏,在历经变数后,终于迎来尘埃落定的一刻。无论外界非议也好,称赞也罢,被外界戏称的“小鱼”吞掉“大鱼”,已毫无悬念可言。

  山东省政府无疑是这次重组最大的奔走者和受益者。而作为另一方,日钢却并无多少收益可言。作为国内民营钢铁龙头企业,日钢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实现了巨额盈利。重组并购可以说是日钢卖掉产蛋的鸡。这也难怪掌舵日钢的杜双华频频释放并购非自愿的信号。其中的政府行为无法揣测,但是,山东省“一区三带”从此一马平川。这是此次重组并购的最大现实意义。然而,事件的更深层影响并不止于此。

  巨无霸的国企能否圆大国梦,一直深为学界质疑。尤其是这些企业利用本身垄断资源,赢取巨额利润,而对民生层面福泽甚微。而民营企业这些年逐渐成为出口主体,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这使得民间不乏对日钢以及经历相似的民企抱以同情。相反,国企利用政治因素收购民企,或者享受超出民企的政策资源,却深为民间诟病。

  这还只是感性层面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促发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国进民退”或将引发更为严峻的连锁反应。一方面,政治的力挺会使国企忽视市场信号。不仅以往在管理和生产效率上爆发的痼疾难愈,还有可能催生更多“反市场”的行为。这在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大背景下是极不适宜的。另一方面,政策优势会导致政府经济转型的惰性,过多利用公权力拔高经济总值。这对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损害深远。

  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政策上的忽略业已经使得经营困难重重。政策性的压制出现,无疑令其雪上加霜。民营经济本身受外需不足影响,需要政策倾斜实现转型发展。这也是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步骤。无论在创造价值、解决就业还是提高民生水平,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主体部分。倘若政策加剧民营企业的生存难度,后果不堪设想。

  投资拉动内需虽然创造了经济恢复的奇迹,但是并不能作为常态存在。在美国,即使凯恩斯派的经济学家,也不会赞成美国金融机构长期国有。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同样是为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健康秩序。从政策上保护民营企业,优化其生存空间才是经济恢复最具有远见的策略。倘若为一时一地之发展便利,完全忽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恐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难以切实落实。(李新江)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