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二年。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发布的调查显示,减薪裁员是金融危机最突出的影响。除了中小企首当其冲外,有高达四成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已经减薪或计划减薪。相比之下,党政机关最稳定,减薪、裁员单位不到一成,其中,“已经裁员”的甚至为零。(《广州日报》11月3日)
对于广大工薪阶层来说,没有人愿意看到“减薪裁员”局面的出现,但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这又是一件无可奈何、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面对和接受的事情。无论如何,减薪总比完全的失业、无薪要强,裁员也总比彻底破产关门要好。但是,如果“减薪裁员”本身,在不同单位部门之间的分布是如此悬殊——企业达到或超过四成,而党政机关却连一成都不到,我们还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和接受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因为这样一来,一方面,将意味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我们知道,多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基本分配格局,即使剔除私营企业职工,也一直都是:机关公务员最高、事业单位其次、企业最低。这种背景下,工资薪水原本就最低,却继续大规模“减薪裁员”,而工资薪水最高的反而能保持“最稳定”,两者既有的收入差距,势必扩大,造成一种雪上加霜式的马太效应。
另一方面,这种反行的“减薪裁员”分布态势,实际上也意味着对公职伦理的一种违背——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身为社会“公仆”的公职机关、公务员,在收入分配上却比直接创造财富的企业职工,享有更优先优越的地位。而这种局面下,社会正常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也会产生一种扭曲——优质的人力资源不是被吸引集中到生产和创造财富一线企业,而是机关衙门中,造成诸如“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之类的怪异社会现象。
事实上,正是为了彰显这种公职伦理、与民众共渡时艰,同时也是为了缩减政府开支、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许多国家都纷纷推出了大规模的公务员减薪裁员计划。如美国加州政府不久前宣布,继裁掉5000名政府雇员之后,保留岗位的政府雇员还将减薪至少10%——加上此前5%的减薪,该州政府雇员已累计减薪达15%。而在香港,今年6月也出台减薪方案——高级公务员减薪5.38%;中、低级公务员则实行冻薪。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捍卫公职伦理,还是维护分配公平正义,或者降低政府运行成本、节约财政资源来讲,面对仍在持续的金融危机,在“减薪裁员”这件事上,有必要争当表率,而不是躲在一旁独自“最稳定”。
- 2009-11-03为何七成网友认为公务员轻松安逸?
- 2009-10-31“滚出去”的为何不是玩游戏的公务员
- 2009-10-28“公务员热”并非是“社会倒退”
- 2009-10-28别误读了公务员考试“冷热不均”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