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自卖自夸的述职报告,不公示也罢
www.fjnet.cn 2009-11-08 08:39  沈仰佑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广州网上公示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在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在考核自评中,徐志彪给自己这两年的工作成绩都打了98分,其中“除领导与管理”扣了2分外,“投入与保障”、“改革与发展”均打了满分。(11月6日《广州日报》)

  

人们对徐副市长的述职报告,有褒有贬。从政务公开的角度来看,这应该说是比较大胆的一步,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的意义;但就打98分的高分而言,倒是很值得研究的。

  

我曾有机会读过不少领导同志的述职报告,总的印象是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缺乏重点和个性,谈成绩洋洋洒洒,讲问题轻描淡写,大有“黄婆卖瓜”之嫌。出现这种情况,大致是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给群众特别是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政绩如何关系到自身的前途。

  

徐副市长这么自信,也许是个很不错的干部。不过,从他给自己打98分的高分推测,似乎还缺乏自知之明。众所周知,而今的教育从上到下尚存不少“潜规则”,至于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还在艰难地进行之中。在这样的情势下,徐副市长居然给自己的“改革与发展”打了满分,可信吗?为教育办几件事,开几个会,就算也是改革,那还得看其成果究竟如何。不仅如此,他还把问题推向了客观。说什么“我市虽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减少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但目前,仍有部分区、县级市尚未做到‘两相当’”。言下之意,我们是“积极”的,要说问题,主要是基层有困难、不配合。表面上他为自己减了2分,但这种“谦虚”,其实在客观上为自己增了分。

  

述职报告作为领导干部的“自我画像”,应该而且必须符合“实”、“真”、“像”的要求,实实在在,真实可信,像自己的样子。如果千人一面,百“报”一腔,个个跳在秤盘里自秤自夸,人人往自己脸上贴金抹粉,这样的述职报告,还是不要为好。

  

政务公开,包括述职报告的公示,目的是扩大百姓的知情权、监督权,以推进依法行政和干部的自律。常言道,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如果述职报告仅是述职,而不述廉,或者专拣好的说,对自己的问题和缺点遮遮掩掩,不敢亮“丑”,这不只对群众是一种敷衍和不尊重,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尽管领导的自评最终还得接受干部和群众的评判和检验,但这决不是允许虚浮述职报告存在的理由。更何况领导对待述职报告的态度,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一种思想作风的直接现实。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区别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既然要求和敢于公示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是件大好事,那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实实在在,注重实际效果,坚决不搞那些天桥把式和花拳绣腿。因为弄得不好,不仅会影响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说不定平头百姓还会“骂娘”的。


责任编辑:林张清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