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高校“投入产出”应有明白账
www.fjnet.cn 2009-12-28 09:00  倪光辉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由教育部直属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完成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自半个多月前“出炉”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并成为年终岁末许多高校的热议话题。在对《报告》中提到的近半数高校过去3年“投入多,产出少”现状表示吃惊后,也有不少人在质疑:这个“排行榜”是否科学?究竟能“产出”什么?

这些技术性问题的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而在我看来,更应该关注另外两个问题:对高校还该不该投入?“产出”要不要考量?

有人说,既然高校“投入产出比”低,那国家就不要再投入了。这质疑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教育本来就是高投入、需要长期投入的特性。最近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48%,并没有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4%基础线。就整体看,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多了,而是很不够。

这些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各校教育经费、固定资产等不断增加。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是一些大学的楼越盖越豪华、越盖越高大,校内挖了湖、修了桥,铺了塑胶跑道。但大量的投入是否物有所值,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不是越来越让人们满意呢?不要说一些高校大兴土木,债台高筑;不要说一些高校高层管理人员频频落马;就是不断曝光的论文抄袭、学术造假事件,就让人对这种没有约束机制的投入产生怀疑。

“投入产出”,本是标准的商业语言。高校不是企业,简单套用投入产出比无益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就可以不计成本乱花钱。许多高校每年获得国家数以千万计甚至数以亿计的教育经费,这些钱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国家应该知道,百姓应该清楚。

高校评价绩效,也许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完善,但这种评估,重要的是对于“绩效”的促进。绩效评价最终要回归教育的本义。我们的大学最缺的“产出”不是各种学术论文和科研奖项,而是教育质量。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所言,“教育是一个公益事业,大学应该也讲投入和产出,你应该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学生。”什么时候大多数人对我们的教育满意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无愧于国家的投入。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