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面目可疑的大学“国际化”
www.fjnet.cn 2010-01-03 09:52  熊丙奇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国际”越来越成为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中国大学自娱自乐的东西。本来,自娱自乐不要紧,但这自娱自乐,用的可是公帑,无论是政府课题,还是教育经费。 2004年到2009年这五年间,黑龙江大学的高山教授在一本名为《晶体学报E卷:结构报告网络版》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数量惊人的279篇论文。《人民日报》记者在调查后方知,论文作者并没有造假,之所以写出那么多论文,是因为“团队起早贪黑,培养的晶体多,再加上解析及时,投论文熟能生巧”。

没有造假,发表279篇“国际论文”,是不是就代表突出贡献与高水平呢?答案并非如此。有专家解释,在国际上有一类科技杂志,好比一本大字典,每篇论文代表一个新字。因此“在像《晶体学报》这样的科技杂志上短时期内刊登数篇、甚至数十篇论文的,并不是没可能”。这几乎就相当于在国内写学术报道,一个记者一年可以撰写几十上百篇。

原来如此!发“国际论文”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大家把国际期刊论文看得太神秘。

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一向有 “国际”与“论文”双情结,只要是“国际”的,就是“一流”的,或者至少更接近“一流”,现在依旧是国内高校评价一个人才及其学术贡献的尺度。比如,有的高校引进人才,一定要求应聘者有海外求学经历。几年前,丘成桐先生曾批评国内高校的人才“假引进”,这种人才“假引进”,就是“国际”人才观惹的事。有的高校组织学术会议,一定要求“国际化”,而那些国际化的会议,与会的两三百人中,往往只有三四个外国友人,几乎就是一个友人代表一个国家。有的高校搞课题论证,一定要求请国际专家,而据笔者所知,所谓的国际专家,有时就是来本校的访问学者,请他们做个“托”而已。

“国际”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大家其实心照不宣。有人说,这反映出国内学界的不自信,还想用“国际”装点门面。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么多年来,每所重点高校的海外人才比例已达30%甚至更高;一些高校每年的国际交往次数也以“百”为单位。也就是说,“国际”已经见得多了。但为何“国际”还成为无往不胜的通行证呢?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