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成为历史象征
“眷村”是历史产物。1949年撤退到台的120万国民党集团公职、军职及眷属迁徙人口,导致岛内住房需求暴增,管理式集中住宅“眷村”因应而生,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土地及房产权并非住户所有,但可无偿取得。更早在1945年,日本战败归还台湾时,已略有眷村雏型。
眷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型态的发展。早期眷户思乡情切,眷村呈现因陋就简的暂栖特色,剩余建材的粗糙组合低矮屋舍,竹篱笆用来作为比邻的隔间,后来人就“用竹篱笆下生活”来形容眷村外省族群的艰苦。
1956年起,台湾当局开始有目的地发动民间捐款并提出公家预算,大举兴建眷村,最有名的即是,由宋美龄所主导的妇女联合会,大规模协助募款筹建完成53838栋眷舍。
即便在当时看来是台湾军方主导的大型居住计划,却未能全数照顾在台的外省人,根据台军方的统计,1982年,全台兴建完成879个眷村,达到98535户,仅能容纳467316人。虽然统称眷村,但全台散落各地的眷村名称,皆隐含军种或省份意涵。例如,以“陆光”为名的眷村,全来自台湾陆军家庭,“宪光”为台军“宪兵”,“飞驼”是台军联勤单位,台湾空军则是“大鹏”。
眷村融合不同省份因素,发展出异于“台湾本土”的独特生活型态,举凡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甚至管教小孩方式各有特色,经常被拿来作为表演艺术或者文学发挥的最佳题材。眷村内紧密协助的团结精神,以及期盼下一代成龙成凤的殷切,是来自战乱失根的奋发意志。
位于台北县(改制后称新北市)板桥市的“妇联一村”,居民半数以上为失踪军人的无依军眷和遗眷。曾居住于此的杭云河,一岁多便在母亲襁褓中搭船赴台,抗战的父亲未能前往团聚,联系就此中断半世纪。
住进“妇联一村”前,他与母亲、弟弟三人经历长达八年左右、频繁搬迁的流离岁月,直到1957年才以军人遗眷身份获配居舍。
眷村内的家庭背后,隐藏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往往遭逢雷同的变故,以致竹篱笆内的每个生命体紧密相依,一户有难,众户驰援,是本省社会少见的特色。杭云河形容拆建前的老眷村,门口即无围墙,也没有加盖(违法建筑),一眼就能看穿大门到厨房,不过永远不担心被盗,只要一吆喝邻居关照,连赶不及做晚饭,都可以主动一并照料。
这股信赖相依的感情,延续到现在,杭云河仍然习惯尊称年长的邻居为“妈妈”,他自豪地说:“这是本省社会学不来的亲切感。”
- 2010-01-12台湾教授:国民党受李登辉“文化台独”毒害至深
- 2010-01-25学者警告:“偏安”与台独距离很近
- 2010-01-06马英九以“主权”论述让“台独”主张合法化
- 2010-01-06台独迷梦遭重击“独媒”曲解台主流民意
- 2010-01-01李扁20年不敢“台独”马英九只能坚持4年
- 2009-12-21民进党操弄台独口水也无力阻两岸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