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委检查组到市工商联检查,在情况汇报会上,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说,一些委员既不敢批评又不敢拿出措施,“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孔少琼随后也表示,希望工商界委员“不单是挣大钱,还要有水平”。(《广州日报》8月24日)
印象中,郭锡龄应该是个两会“炮手”。比如在2008年2月召开的广州政协小组讨论上,郭锡龄向铁道部发起连珠炮式的“控诉”:“本来农民工到火车站上不了车就回去了,可铁道部一声恢复运力,害得农民工又涌到广州火车站。”并直言“铁道部的人要撤职”。 不仅说出了民间普遍存在的疑问,更重要的是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批评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门缝。即至2009年、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之所不再奉行“多栽花,少栽刺”,不能说在一定程度上与郭锡龄的身体力行有关。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同样是一种批评,郭锡龄本次对广州老板委员的批评,显然没有保持过去批评铁道部的那么一种力度,那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我甚至认为如此批评,如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矫情。不是吗?为何不敢直言:“提拔‘不懂议政’老板委员的官员要撤职”?,最不济,应质问:“是谁将‘不懂参政’的老板拉进政协队伍的”?
事实上,说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实际上很多选民包括部分有票决权的政协委员不过是戏院里的看客,只有欣赏和鼓掌的份。换句话说,谁最终能当政协委员,还不是拥有票决权的大部分政协委员说了算甚至个别领导说了算。而现在反过头来批评一些老板政协委员“不懂议政”,这不是矫情是什么?莫非,即便到票决的那一刻,一些政协委员还对某名老板政协委员候选人是否具有议政能力还两眼一抹黑?莫非严肃的政协委员选举是在“逗你玩”?
不在事前严把政协委员“进入关”,却在事后发现一些老板缺乏议政能力并对其“不懂议政”提出批评,看起来是为了纯洁政协队伍,也是对一些“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的老板政协委员的提醒,甚至还可以看成是政协内部自揭家丑似的自我批评,但实则是哗众取宠,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盖因在此之前,对政协委员选举乱相以及把关不严的批评声音还少吗?现在的问题是,发现有“不懂议政”的老板委员,应迅速启动弹罢免机制,而不是重复过去的批评。只有这样,批评才触及了问题的实质,也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 2010-04-21一次由“特殊身份”引发的议政意外
- 2009-03-05由新闻发言人看两会的议政氛围
- 2008-03-10观点交锋回归议政本位
- 2008-01-21两会别光追星,请追议政的“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