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何以创下“书店神话”?
www.fjnet.cn 2010-10-19 17:49 来源:深圳商报 我来说两句
深圳报业集团驻台湾记者 赵 川 马 强 凡到台湾的游客,都会对这里的诚品书店留下深刻印象。 “到台北,逛诚品”已成了许多游客的一句口头禅。如果说101大楼是台北的建筑地标,那么诚品书店俨然台北的文化地标。 从1989年3月12日开张的一家普通书店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诚品在全台湾拥有39家分店,年营业额20亿元新台币,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在传统书店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诚品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 在台湾驻点采访两个多月,我们曾多次光临诚品书店,除了看书、买书,我们更关注的是“诚品现象”的背后。记者发现,诚品的秘诀全在“卖书之外”,换言之,它是在创新“卖书业态”。 几番周折,记者终于见到诚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吴旻洁。在诚品旗舰信义店六楼,她向记者娓娓道来。 “卖书22年,亏损了15年” 吴旻洁的父亲吴清友,是现任诚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年,从台北工专毕业后,他进入专卖观光饭店餐厨设备的城建公司做业务员,31岁时便收购了该公司的全部股权。此后,吴清友在机械、餐饮厨具领域的业务蒸蒸日上,成为台湾实业界的知名人士。 “书店刚创建的时候我才10岁。” 吴旻洁说,她父亲虽然在做机械和饭店厨具,但一直在阅读各种杂志和书籍,对建筑设计也很在行。开书店的直接起因是1988年、她父亲39岁时动的一次心脏手术。“劫后复生”的父亲决定做不一样的事。1989年,在台北敦化南路成立了第一家诚品书店,当时这家店不仅仅是作为书店来经营,还包括了画廊、艺文空间、咖啡馆、品牌家具、瓷器等复合商品。从一开始,诚品就不想重复普通书商的老路,希望开出一条新途。 吴旻洁称:“卖书22年,我们亏损了15年。从2004年起开始赢利,到现在,我们共收购了35家店,这些店都是比较独立、规模较小的书店。经验表明,仅仅做书这一块是不行的。”诚品的“复合经营”始于1996年。在敦南店,诚品开始有了展演空间。“因为纯粹的阅读是静态的,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展现的文化场域。”吴旻洁说。 “连锁”不是简单复制 1998年,诚品进驻地铁空间,2002年,诚品进入台大医院,2005年,成立了面积达45000平方米的信义旗舰店。诚品不断尝试、不断扩张。 “从前亏损主要是因为规模小,无法形成群聚效应。”吴旻洁表示,书店上规模的同时,还要形成书与非书的互动。“我们每年有3000场以上的主题企划和文化营销活动,总共邀请过400多位讲师,举办过2000场课程讲座,共有17万会员付费参加。” 诚品书店在全台湾共有39家店,仅在台北市和台北县就有19家。在书店密集的台北,诚品如此的规模又怎样避免重复投资、做到合理配置呢?吴旻洁给出的答案是:要连锁,不要复制。 说起经营秘诀,吴旻洁言简意赅:诚品经营的是“连锁”,而不是简单“复制”。我们力争每一家的诚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包括选书进书、空间布置都要针对所在地的主流人群来进行。同样在台北市,西门町和天母的诚品不一样,而信义和敦南的诚品也不一样。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实体书店倒闭:消失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 [ 11-01]纸媒书店能否像手表和绘画一样生存
- [ 11-01]若是附属品,民营书店倒掉不奇怪
- [ 10-31]盘活实体书店关键在于延伸书店新功能
- [ 10-31]纠结书店兴衰 不如关注阅读生态
- [ 10-28]《乔布斯传》从中国书店飞速消失
- [ 10-11]“雅座”加咖啡令公益书店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