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比如那些一到岁末年初就容易陷入讨薪困境的农民工,那些起早贪黑的弱势群体;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要么“坐着就能把钱挣了”,要么“站着就能把钱挣了”,比如那些拥有权贵背景的企业家。他们的生活和发展似乎越来越难以产生交集,仿佛是两条永不交叉的铁轨。有一个文绉绉的词能概括这种现象,即“双轨”——弱势群体和权贵,两个群体的身份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话语权孰多孰少殊多殊少,进而导致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
据考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比如“价格双轨制”指的就是指“对同一产品的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然而,我们在盘点上周新闻时发现,“双轨制”其实早已突破经济命题的范畴,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社会问题。
此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一席话广为媒体引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少数干部重物轻人,甚至为了短期经济增长不惜损害群众利益,出现了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却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的怪现象。”一边是官员眼中政绩与GDP齐飞的“牛市”,一边是部分百姓眼中“居不易”的“熊市”,差距产生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的权责生态出现了异化,让这些官员和百姓之间出现了“双轨”。
在一些地方官员的话语体系中,“对上负责”要比“对下负责”更重要,GDP指数要比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重要,所以为了创造漂亮的政绩,可以动用大量警力参与强拆工作,可以让严重威胁健康的“血铅企业”顺利拿到“准生证”,可以动辄“大手笔”建设一些豪奢的形象工程,可以一条路毁了建然后再毁再建……这些都直接创造了他们所关心的政绩,却完全忽略了百姓的福祉——有时候,在一些官员眼中觉得好的,未必是百姓所需要的。
这种错位,或许“双轨”最能解释,即某些官员和当地百姓实质上并非站在同一个轨道上,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没有多少交集,因此即便经常将“改善民生”挂在嘴上,做的也可能是“罔顾民生”的事,费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