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发展慈善事业需加强慈善机构能力建设
www.fjnet.cn 2011-03-10 10:18  苏振华 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福建企业家曹德旺,去年向西部五省捐款2亿元。对这笔善款的使用,他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不超过善款的3%。

这个管理费比例,远低于当前我国《基金会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行政管理成本最高不超过捐款的10%的标准。对这笔善款的发放,曹德旺还组建了专业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承担这一项目的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6个月的艰难努力,善款的发放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这个案例可能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经典案例。按照目前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贫困标准,我国尚有贫困人口4007万,如果把标准提高到1500元,估计贫困人口数量会过亿,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非常艰巨。民众脱贫,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慈善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我国目前慈善事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2010年的《慈善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社会捐赠量为332亿元,占GDP的比例为0.01%,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2.2%,我国的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美国,也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我国民众的捐赠热情不高,相反,乐善好施、救困扶危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民间,先富起来的人自发修路修桥的善举不胜枚举。汶川大地震之后,国人的捐款就极为踊跃,甚至发生了多起乞丐捐款的感人事迹。

一方面是有大量的待帮助人口,一方面民众也有相当的慈善热情,为什么慈善事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呢?我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要求我联系几位真正困难的同学,他来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捐助。我建议他联系慈善机构来行此善举,但他告诉我,其一他不了解慈善机构的信息,其二他对后续的善款使用感觉很难进行有效跟踪。我国出现大量的富人也就是近20年的事,慈善事业发展缓慢有其历史原因,但正如我的这位朋友所担忧的那样,慈善机构自身的宣传不够,应该是很多人欲捐无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连带使得慈善机构自身的公信力尚未充分培育起来。

美国、英国乃至我国香港地区等慈善事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慈善机构自身的运作能力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和捐款人捐赠热情的重要因素。慈善机构既要积极寻找捐赠,更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最需要帮助的对象,所承担的工作相当艰巨。这一工作的性质要求,慈善机构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筹资能力、管理能力、运作能力、服务能力和宣传能力。这就需要慈善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打造一支具有极高专业素质的专业化团队。

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早就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大学里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为此类机构培养专门性人才。而在此类机构效力,工作受人尊重,薪酬也很有竞争力,因此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年轻人进入了这一领域,社会组织也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我国的慈善机构历史上是从政府机构中独立出来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和职业化素质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不仅仅是慈善机构,目前社会组织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其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比不上公务员和白领阶层,故而优秀人才并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工作,这大大制约了慈善机构自身能力的建设。

鉴于这一事实,政府加大对慈善机构的支持非常重要,这次曹德旺捐赠项目的良好运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这只是一方面,更关键还是需要慈善机构自身来做大做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解决,但要真正将这些专业人才吸引到慈善事业之中,还有赖于慈善机构自身能力的迅速提高。

慈善机构做大做强的前提是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方面要求国人的捐赠意识同步提升——对此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日前表示,无论是像陈光标这样的 “高调行善”,还是默默无闻的“低调行善”,都要大力鼓励和提倡;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在捐赠激励方面,可考虑尽快在税收体制上提高捐赠款的所得税免征比例,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呼吁了很多年,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最近对此做出的回应表明,管理部门正在着手研究有关的政策制定。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