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东阳市,有人专门提着塑料桶去学校收童子尿,用其煮好的鸡蛋,名曰童子蛋,据说能滋阴降火,乃春季进补的不二之选。并且童子蛋已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3月12日《北京晨报》)
在东阳,有人对这散发着“春天味道”的童子蛋偏爱有加,每天都要吃上几枚;而有人则对这种“想到就恶心”的东西掩鼻而过。人人都用自己的喜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东阳人钟情童子蛋,就像北方人生吃大蒜,南方人离不开米饭一样,皆是习俗,外人大可不必莫名惊诧,指指点点。
这童子蛋到底是大补之物,还是不卫生的糟粕,不光一般民众说不明白,就连熟稔药性药理的医生也是各执一词。中医认为童子尿的结晶是一种叫“人中白”的中药,可以滋阴降火、止血治淤。西医则说尿液是人体内排出的废物,基本上不含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因而不提倡吃童子蛋。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蛋,却在2008年堂而皇之的入选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不管从哪方面看,这童子蛋都好像与文化和遗产沾不上边。有人喜好就能成为“非遗”?照此逻辑,那茶叶蛋,咸鸡蛋,松花蛋岂不都是遗产,都是文化?
再者,为寻找所谓的“原材料”,纷纷提桶端盆跑到学校收“童子尿”,更是不雅!不该!欠考虑!下课铃一响,男生想小便不是去厕所,而是对着教室外的塑料桶“嘘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岂能让孩子从小就如此“随意”。老师此时应该做的不是提醒孩子们在感冒生病期间不能往塑料桶里尿尿,而是要制止这种行为——学校不光有男生,还有女生,让男孩从小就觉得自己比女孩优越,连尿都是宝贝,让女生避之不开,躲之不及,从小就认为“女不如男”,这是教育的本意吗?
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口味不同,比如有人视臭豆腐为人间极品,有人则闻其味而反胃,这都很正常。赞童子蛋“真香”,说童子蛋“好臭”都可理解,正是,好蛋臭蛋皆是蛋,偏爱厌恶皆源自口味。然而,为做童子蛋,盯上“童子”,特意到学校收尿则是在“捣蛋”,把褒贬不一的童子蛋整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有点“扯蛋”了!